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应用于社会,而不是单纯掌握知识的多与少。
放眼当前小
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各种练习,各种辅导,显然成绩依然被放在了不可置否的位置,数学与
生活之间的距离被成绩拉扯得越来越远。
尤其是小学阶段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孩子以后
学习数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唯有开启一个好的开端,从小学阶段将其与生活无限靠近,
才能在以后的数学学科的教与学中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生活化。
一、生活化教学概述
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中运用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来辅助教学的开展与进行,在教学
中贴近生活,密切教学与生活的距离,真正实现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统一。
生活化教学的
提出可以追溯到伟大的学者杜威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他主张教学必然要在生活中汲取知识,唯有迎合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才能让教与学走得长远。
这一观点同当前的《数学新课标》中倡导要感知数学、应用数学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所以说,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教学的一种趋势,有着深远和
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渊源。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原因分析
1.小学生的学习现状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我们常常将学以致用挂在嘴边,但是在当前的教育现状面前我们真的达到学以致用的要
求了吗?很显然,我们的教学离学以致用还有很大的距离。
由于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和侧重点
都放在了成绩的高低上,自然就忽视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融合。
众所周知,纵然是小学生每
天也都担负着重大的学习压力,很多小学生甚至已经开始了漫长的熬夜做作业的旅程。
不可
置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解决
遇到的困难,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和发育特点,使得他们缺乏将自己掌握到的知
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中的能力。
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时要注重与日常生活的
联系,尽可能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联系,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单纯的知识。
由此可见,小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现行教材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在教学中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正所谓“万变不离宗”,教材凝聚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的
知识点,唯有依据教材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当前,我国的教材也在不断地革新,在教
材的编纂上也越发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特别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编订,更是融合了越来
越多的生活情节和元素,这有助于增加数学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降低数学学习的枯燥性。
这种新形势下的数学教材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在全面了解学生的
基础上,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
3.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有力举措,它倡导我们要实施全面发展的策略,在注重学生成绩
提升的同时不断地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以实现均衡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当前的小学
数学教学过于注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不论是课堂之上还是课堂之外都围绕着计算、公式
来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激发,使人才的培养越来越趋向于高分
低能。
因此,为了更好地迎合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运用生活化教学措施,在与生活融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
才的需求。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与策略
1.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所谓情境教学,主要是指在课堂中营造一个和教学相关的情境,从中对所要讲述的知识进行讲授。
调查显示,情境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保持听课的专注力。
作为小学生本身拥有着对外界的最原始的好奇心,但是由于生活经验的匮乏,很少有学生能够将教学与生活问题相结合,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生活化教学,而创设情境是较为有效的生活化手段之一。
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其没有体验过的场景,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这不仅能增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
2.结合生活实例,从中发现数学问题。
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对别人的经历很感兴趣,所以说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式之一就是从生活实例入手,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在适当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思维一起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进行讲授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一步,在知识点的讲授中作为教师应该随时可以将生活实例引入其中,提升小学生的理解程度,但是要注意的是在结合实例中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而不要过高或者过低地脱离学生的发展点。
3.注重体验,开设生活化数学实践课。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直观想象思维和动作思维阶段,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是最有效的获得知识的途径之一。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道路中,小学数学的教与学不应该只停留在单纯的理论教授和学习上,而应该切实地让学生走进生活、多种感官体验与感受,在此基础上成长与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要切实地让学生走到生活中去学习数学,将其同教学相结合,则就是要求教师要适当地开展数学实践课程,让小学生通过实践课来走进生活中的数学。
在数学实践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提高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关注度,提高他们自我动手和实践的能力,尽可能减少学生空洞的理论知识和片面的提升成绩的弊端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