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2)2、工程地质、地质水文、潮汐、工程地质特征、海冰、气候等 (4)第二章钻孔桩施工安排 (6)第三章主要仪器、设备、材料、人员 (8)第四章施工方案 (11)1、钻孔桩施工测量 (11)2、钻孔平台打设 (11)3、钻孔桩施工方法 (11)4、钻孔桩施工技术要点 (15)5、钻孔桩施工风险对策 (16)6、冬季、雨季及台风期的施工安排 (17)第五章质保体系及工期质量保证措施 (19)1、质量保证体系 (19)2、工期质量保证措施 (20)第六章安保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26)1、安全保证体系 (26)2、安全保证措施 (26)第七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34)1、文明施工 (34)2、环境保护措施 (35)附件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2、钻孔平台图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1.1 地理位置青岛海湾大桥位于胶州湾北部,起于青岛侧胶州湾高速公路李村河大桥北200m处,设李村河互通与胶州湾高速相接,终于黄岛侧胶州湾高速东1km处,顺接在建的南济青线,中间设立红岛互通与拟建的红岛连接线相接,主线全长26.767km,其中跨海大桥25.880km,黄岛侧接线长0.827km,红岛连接线长1.3km。
其中第4合同段起点为红岛互通西终点,顺接红岛互通内主线非通航孔桥。
1.2 四合同段工程内容青岛海湾大桥土建工程第4合同段,起止桩号为:左幅K16+010~K19+130,长度为3120m;右幅K15+830~K19+130,长度为3300m。
主要施工内容为:此段标准跨度的主线非通航孔桥下部桩基、承台、墩身及支座垫石施工,墩号范围:左幅130~180号墩,右幅127~180号墩,不含本合同两端共用墩。
本合同段共用墩24个(左幅:12,右幅:12),连续墩81个(左幅39,右幅:42)。
本合同段桥墩采用群桩基础,一个承台下设4根直径为1.6m钻孔灌注桩,均为摩擦桩,桩长51.0~59.0m,桩底持力层为弱风化安山岩和弱风化角砾岩。
承台采用四边形圆倒角承台,顶标高全部为0.30,承台厚3.0m,平面尺寸为6.8m×6.8m;桥墩身均采用花瓶墩,连续墩的高度为6.778m,;横桥向墩顶6.1m范围内呈曲线变化,纵桥向墩身厚度在墩顶约6.1m范围内由2.4m直线渐变至3.6m和4.0m。
四合同段钻孔桩工程量表1.3 技术标准⑴道路功能:城市道路兼有公路功能;⑵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兼高速公路;⑶行车道数:双向八车道;⑷设计行车速度:主线80km/h;互通匝道:60km/h(定向匝道)、35km/h(环行匝道)。
⑸行车道宽度:2×(3×3.75+3.50)m ; ⑹设计荷载:城-A 级,公路-Ⅰ级; ⑺地震基本烈度:Ⅵ度;⑻抗风设计标准:运营阶段设计重现期100年,施工阶段设计重现期20年; ⑼设计洪水频率:通航孔桥、非通航孔桥1/300。
⑽设计水位: 见下表 (标中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设计水位一览表⑾船撞力:非通航孔桥横桥向1.2MN ,纵桥向0.6MN 。
⑿航空限高:桩号K16+800~K20+000范围:18m 。
⒀冲刷:非通航孔桥计算最大冲刷深度4.5m 。
⒁设计基准期:100年。
1.4 主要材料及性能⑴ 混凝土:各部件混凝土指标详见下表⑵普通钢筋采用R235钢筋(公称直径小于12mm)和HRB335钢筋(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2mm)两种,R235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3013-1991)的有关规定,HRB335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499-1998)的有关规定。
R235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235MPa,弹性模量Eg=2.1×105MPa。
HRB335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 SK=335MPa,弹性模量Eg=2.0×105MPa。
⑶钢筋连接器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机械连接方式,接头等级为Ⅰ级,其技术标准符合JGJ107-2003、JGJ108-96及JGJ163-2004的有关规定。
2、工程地质、地质水文、潮汐、工程地质特征、海冰、气候等2.1 地形地貌胶州湾是深入内陆的半封闭海湾,湾内水深域阔,湾口朝东南。
胶州湾海底地势总体上自北向南倾斜,腹大口小。
线路经过区域位于海湾中北部,因沉积物淤积,地势较平坦,在水深小于5—10m的区域,形成大片浅水滩,地形坡度小于13°。
本标段施工期平均水深6.2m左右。
2.2 地质水文桥位区地下水可分为三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
第4合同段位于海域,海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中等结晶类腐蚀,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长期浸水)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
2.3 潮汐特征胶州湾属半日潮类型,两次高潮的高度基本一致,但低潮有日不等现象,两次低潮的高度略有差异。
潮汐周期约为12小时25分,涨潮时间相对较短,落潮时间相对较长,两者相差1小时10分钟左右。
本标段位于红岛的平均海平面的标高为0.19m(潮位基准面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最高潮的海平面标高为2.69m,最低潮的海平面标高为-2.26m,平均高潮海平面的标高为1.72m,平均低潮位的海平面的标高为-1.37m,平均潮差为3.1m,最大潮差为4.68m。
2.4 工程地质特征桥位区揭露的前第四纪地层主要为中生界白垩系地层;第四纪地层由老至新可分为:大站组及潍北组,大站组岩性主要为粗砂、砾砂,局部夹亚粘土透镜体,底部常含直径30~100mm卵石,潍北组主要岩性为砂质淤泥、淤泥质亚粘土、淤泥质粉细砂组成,含较多贝壳碎片。
桥位区基岩岩性沿桥轴线有较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二凹二凸”,即测线西端和中部红岛以南基岩埋深小,其余部分为两个埋深较大的凹陷。
第4合同段岩性类别为沉积岩,主要岩性为泥岩、泥质砂岩、角砾岩,局部夹玄武岩。
2.4气候特征青岛地处胶州湾畔,濒临黄海,属季风气候区,气候季节变化较明显。
冬半年呈大陆性气候特点,气候干燥、温度低;夏半年受东南季风影响,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呈现海洋性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12.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14.3℃。
年平均降水量662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
平均年雾日50天,年平均雷暴日20天。
历年最大风速32m/s,7、8、9月易受台风影响。
2.5工程海冰特征胶州湾一般年份12月下旬开始结冰,2月中旬消失,冰期60天左右,固定冰多出现在1~2月份,一般在等深线2m(海图水深)内分布;堆积冰出现在胶州湾北岸的石河桥、白沙河、大沽河一带,堆积高度在50~100cm;浮冰一般年份在5m等深线内分布。
2.6 地震根据《基础资料》,青岛海湾大桥工程场址附近有沧口断裂、即墨-流亭断裂、青岛山断裂、后韩山-西黄埠断裂、百尺河断裂、小涧断裂、红石崖断裂,结合区域地震构造特点及对上述断裂的断裂构造特点、地质年代学、地球物理勘探特点等进行分析和综合判断,确定上述断裂均是第四纪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断裂,不构成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构造条件。
2.7 航运状况青岛海湾大桥跨越整个胶州湾,桥位方向基本上是东西走向,通过桥位的航道从东到西有沧口航道、红岛航道和大沽口航道三个航道,预留的红岛航道为青岛港至红岛的客船和渔船的主航道。
本标段除了小型的渔民船经过外,基本没有其他大型船只通航。
2.8 渔业养殖状况根据《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用海征用海域位置图》,本合同段范围内没有渔业养殖区。
第二章钻孔桩施工安排1、钻孔桩施工安排1.1、总体施工安排按设计要求及桥址区施工条件,本标工程的总体施工布署为:1、临时栈桥:本合同段范围内将栈桥全部贯通,栈桥的宽度为5m,每隔300m设一个避车台,避车台的长度为30m,宽度为7.4m。
栈桥施工采用两种方案施工,一种是利用既有栈桥采用“钓鱼法”,另一种是采用海上浮吊法施工,争取在3个月内贯通栈桥。
2、拌合站:拌合站的设置在岸上场地内,拌合站的总占地面积为11375m2其中堆料区的面积为6845m2,材料冲洗区的面积为1000m2,拌合好的混凝土用罐车运送的施工所需的位置。
3、栈桥材料及钢筋加工场地:设置在岸上的加工场地内,通过汽车运送的施工现场。
4、施工安排:第一阶段设置27个钻孔平台(同一的墩位的两个承台为一个平台),前面的18个墩的钻孔桩先施工,每个平台上安排两台钻孔设备,施工结束后转移到后面的9个平台上,拆除前面的平台进行承台和墩身的施工,依次进行循环施工作业。
1.2、钻孔桩工程的施工顺序本标段工程的桥梁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搭建栈桥等海上临时设施→搭设钻孔作业平台→桩基施工在施工期间,将根据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工期、顺序安排下部结构顺序完工,确保不影响总工期。
前提是127~144#墩栈桥修好后先具备施工条件,等栈桥全部贯通后再从180#墩开始向145#墩施工(逆向施工),等墩身结构施工结束后,可以把相对应段的栈桥拆除,。
下部桩基施工自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分批进行,共6批,每批9个墩,同时一个承台下的四个桩基由同一台钻机顺序施工,以避免施工对临桩的干扰。
2、工期安排及施工网络计划2.1 工期目标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合同段的总工期为28个月,施工时间为2007年6月~2009年9月。
同时要求2007年钻孔桩完成50%。
2008年我合同段计划完成50%的钻孔桩。
2.2 主要施工工序的进度指标(1)钻孔灌注桩的进度指标单个钻孔桩的平均施工循环时间安排见下表:每个墩的桩基的工期计算:考虑钻机对临孔的影响,钻孔灌注桩的循环间隔时间1天,计算4根桩基的桥墩,每个墩孔为64天,考虑1.2的天气影响系数,单个承台下的钻孔灌注桩的工期为75日历天。
2.3 施工进度计划及图表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青岛海湾大桥工程第4合同段钻孔桩施工计划横道图”。
2.4 施工用水用电规划⑴施工用水建设方在红岛侧栈桥附近已设置φ300mm自来水管接口,并已铺设φ150mm水管至已建栈桥的终点位置。
本合同桥位现场施工用水拟用φ150mm水管自栈桥终点处水管接引;陆上施工驻地内用水拟自φ300mm自来水管接口处接引,均在接口附近设置水表进行计量。
⑵施工用电本合同段桥位现场的施工用电拟使用3台800KVA的变压器由附近高压电网接入,3台变压器分别布设在135号墩、153号墩、171号墩附近,特别搭设30m2固定平台作为变压器的平台,并通过电缆接至各墩位工点供电,同时配备3台70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桥位现场水上电缆通过栈桥进行铺设,并与各个墩台进行连接。
陆上钢结构加工厂内设1台315KVA变压器供电,并配备1台200KW发电机作备用电源。
第三章投入主要设备、材料、人员1、投入钻孔桩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测试仪器设备根据本合同段工程内容和工程特点,针对海中桥梁基础的施工要求,我单位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及测量、试验设备配备详见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