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高考地理最新习题】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含解析

【2021高考地理最新习题】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含解析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021·福建泉州质检)钾盐是农业增产的主要肥料成分和重要化工原料。

老挝拥有大型内陆埋藏型钾盐矿。

中国企业在老挝投资建设的某钾盐项目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推动的矿产资源项目。

该项目突破了矿石开采、选矿加工、井下回填、尾矿利用等技术难关,实现了采矿、选矿、充填一体化生产。

下图示意该项目矿区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老挝未能独自实现钾盐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A. 市场需求小B. 科技水平低C. 交通条件差D. 劳动力不足2.该项目实现一体化生产对当地的主要有利影响是()A. 提升企业的知名度B. 避免矿区环境污染C. 加强企业分工协作D.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021·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亚马尔半岛及其近海是俄罗斯极地能源开发的主要地区,目前中国参建的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已成为该地最重要的能源开发项目。

下图为我国该能源项目LNG运输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亚马尔半岛周边海域海底地形()A.以海沟为主B.以大陆架为主C.以海岭为主D.以洋盆为主4.当地油气资源开采最佳时段在冬季,主要是因为该地此时段()A.气温低,有利于天然气液化B.能耗少,节约开采成本C.冻土稳定,有利于户外作业D.风速小,开采安全性高5.我国LNG运输船回国,航线选择及其理由应是()A.夏季甲航线,便于补给B.冬季甲航线,节约航程C.夏季乙航线,节约航程D.冬季乙航线,便于补给(2021·广东综合能力测试)2020 年5月,海港城市哥德堡郊外竖立了一座30 米高的瑞典首座木制风力发电塔,具有"与钢一样坚固"的结构。

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在胶合木工厂内完成加工,然后通过公共道路轻松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

读哥德堡位置示意图,回答6~8 题。

6.哥德堡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得益于()A.极地东风B.盛行西风C. 东南信风D.西北季风7.木制风力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成本()A.减少生产成本 B.方便回收利用 C.增强塔体坚固 D. 降低运输限制(2021·浙江北斗星盟联考)良诸古城位于杭州市北部山麓的低洼平原上,考古人员在其外围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大型水利系统遗址,其核心工程是具有不同功能的梯级水坝,充分体现了先民们的聪明才智。

下图为良诸古城水利工程示意图。

完成8~9题。

8. 此水利系统中高、低两级梯级水坝的主要功能分别是()A. 分蓄山洪,防治水患B. 增加落差,利用水能C. 拦截泥沙,灌溉梯田D. 扩大库区,发展渔业9. 考古发现,甲处水坝最低且其外侧之下有古河道遗迹,说明此处()A. 洪水频发,水坝时常被冲垮B. 兼具蓄水、泄洪双重功能C. 开挖运河,方便城内外运输D. 水稻种植,农业退水成河(2021·湖北名校联考)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泄洪排水系统采用的是直排式大坝设计,但是长江三峡在各个泄洪口都增加了一个三角形的导槽,洪水流出受阻,使水流喷向天空。

每年旅游旺季都会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前来观赏这个震撼的工程奇观。

下图为拍摄的三峡枢纽泄洪深孔泄洪景象。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与直排式大坝设计相比,长江三峡泄洪排水系统采用三角形导槽设计的最主要原因是()A.洪水下泄增加发电量B. 减少水流对大坝基面冲刷C. 减缓流速利于防洪D. 形成世界奇观发展旅游业11.三峡水库泄洪对大坝的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是()A.来沙增多水污染加重B. 来水增多淤积严重C. 减轻下游防洪压力D. 河床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2021·浙南联盟联考)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地形图。

完成12~13题。

12.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B. 温带气旋致冬春季降水多C. 下游降水比上游地区多D. 流域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13.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于甲地()A. 雨季防洪B. 开发水能C. 发展渔业D. 发展旅游14.(2021·重庆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11月1日,水利部发改委联合公布,三峡工程日前完成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三峡大坝采取“蓄清排浑”(水库为减少库区泥沙沉积,保证库容量并蓄水的一种措施)的运作方式,近几年来,库区年沉积泥沙量不断减少。

反调节水库一般位于较大水利枢纽工程的下游,对其上游水电站调峰发电的不稳定流进行再调节。

三峡工程下游38km处的葛洲坝,是其重要的的反调节水库。

图9示意长江上游主要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分布,图10示意三峡水库水位季节变化。

图9 图10(1)说出三峡水库“蓄清”、“排浑”的月份和目的。

(2)分析葛洲坝反调节的过程和作用。

(3)推测三峡库区年沉积泥沙量不断减少的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1.B2.D【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项目突破了矿石开采、选矿加工、井下回填、尾矿利用等技术难关,实现了采矿、选矿、充填一体化生产,说明老挝未能独自实现钾盐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B正确;钾盐是农业增产的主要肥料成分和重要化工原料,市场需求大,A错误;交通条件和劳动力的影响相对较小,CD错误;故选B。

第2题,该项目突破了矿石开采、选矿加工、井下回填、尾矿利用等技术难关,实现采矿、选矿、充填一体化生产,尾矿得以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D正确;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加强企业分工协作不是对当地的影响,A错误;可以缓解但不能避免矿区环境污染,B错误;故选D。

3.B4.C5.C【解析】第3题,煤、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浅海大陆架海区,据此推断亚马尔半岛周边海域海底地形以大陆架为主。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第4题,开采天然气的最佳时段是冬季,冬季气温低,冻土稳定,有利于户外作业,C正确。

地表的气温对于天然气没影响,A错误。

冬季气温低,能耗增加,B错误。

冬季风速大,D错误。

故选C。

第5题,夏季乙航线,浮冰少,航道安全,距离短,节约能源,C正确。

甲航线由于距离远,时间长,能耗多。

冬季乙航线由于海面封冻,不利于航行,ABD 错误。

故选C。

6.B【解析】读图可知哥德堡市位于北纬40-60°的欧洲西岸,这里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因此风能资源丰富】7.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通过公共道路轻松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可知,发电塔的构件采用模块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减低运输限制。

】8. A 9.B【解析】第8题,浙北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梅雨、台风等,此地又位于大面积山区的外缘低地,易爆发山洪,故该水利工程最主要的功能为防洪和蓄水。

采用高、低两级梯级水坝,可以分散山洪对单一坝体的冲击,提高防洪能力,故A正确。

在平原修建低坝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能利用水能,B错误。

山麓地区地形平坦,可以直接发展平原种植,C项错误。

上游地区受地形约束,水坝扩大库区的作用较小,D错误。

第9题,该地采用多级水坝拦水,防洪能力强,且有完整的水坝遗迹留存至今,体现了先民的聪明才智,说明水坝坚固,不易垮塌,A错。

水坝较低且下游有河道痕迹,说明当水库水位到一定高度时,可以漫过坝体流到水坝下游,避免洪水破坝,淹没古城,因此该水坝兼具蓄水、泄洪双重功能,B对。

如果要水运,不必筑坝即可,C错误。

农业退水量小、分散,很难形成河流并保存遗址,D错。

10.B【解析】根据材料“洪水流出受阻,使水流喷向天空”,分析结果是泄洪后的水不会对大坝下的基面造成冲刷而减少大坝的寿命。

11.D【解析】泄洪后,现有河段来水来沙量增多,流速加快,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沉积物的颗粒物砾径增大。

A 项,含沙量增大,不影响水污染。

C项,来水量增大,加大了下游的防洪压力。

12. B 13.A【解析】第12题,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田纳西河流域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丰富,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但由于受温带气旋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且上游多地形雨,故B正确,ACD错。

故选B。

第13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势低流速减慢,洪水期时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于甲地雨季防洪,而是于开发水能,故A正确,B错,发展渔业和旅游业不是综合开发的主要目的,排除CD。

故选A。

14.【答案】(1)“排浑”:7—9月份(或6—10月),汛期入库水量大,含沙量大,水库水位保持低水位(或145米)运行,排出含沙量较大的洪水,减少库区泥沙淤积;“蓄清”:10—11月份(或9—10月),汛后入库水量减少,含沙量小,水库蓄水至高水位(或175米),提高冬季发电与航运等综合效益。

(2)三峡大坝泄水量大时,葛洲坝加大蓄水量,减少进入下游水量;三峡大坝泄水量小时,葛洲坝加大泄水量,保证下游通航和用水的需求,并增加其发电量,减少弃水。

(3)上游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保持提高;上游大量水电站的修建,拦截泥沙;上游地区工程建设采挖河沙。

【解析】(1)“排浑”即是排除库区泥沙,三峡水库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处于汛期,7—9月份(或6—10月),流域降水多,入库水量和含沙量大,结合图2信息可知,此时水库保持低水位运行,排出含沙量较大的洪水,目的在于减少库区泥沙淤积,保证库容量;“蓄清”即是蓄积清水,读图可知,9-10月(或10—11月),汛期过去,入库水量减少,且河流的含沙量小,水库蓄水至高水位运行,目的在于提高冬季发电量,同时保证大坝上游地区枯水期的水位高度,保障航运能力。

(2)注意材料信息“反调节水库一般位于较大水利枢纽工程的下游,对其上游水电站调峰发电的不稳定流进行再调节”。

由于三峡大坝兼备防洪与发电的任务,为了防洪就要限制水库水位,增加下泄量,此时位于三峡大坝下游的葛洲坝就加大蓄水量,从而减少进入下游水量,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当三峡大坝蓄水导致大坝泄水量小时,此时葛洲坝加大泄水量,保证下游航行所需的水位,保证下游通航和用水需求,同时,还能增加其发电量,减少弃水。

(3)本题重在思考泥沙的来源。

首先,随着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保持林的建设,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轻,泥沙来源减少;其次,读图可知,长江上游大量水电站的修建拦截了泥沙,使得三峡库区的泥沙减少;最后,三峡库区年沉积泥沙量不断减少可能还与长江上游流域工程建设导致采挖河沙现象减少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