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中语文第14课《平凡的世界》-做客教师用书《小说欣赏》

2020高中语文第14课《平凡的世界》-做客教师用书《小说欣赏》

第14课 《平凡的世界》——做客《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全书共三部。

作者在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特别是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人们仍有较大影响。

课文为《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三章,前两章主要介绍人物及故事的背景。

写主人公之一孙少平在1975年二三月间考上了高中,但因家庭贫困,每天都在受着饥饿的煎熬。

最让他痛苦的是贫穷给自尊心带来的伤害。

幸好,他有自己的发泄方式,他喜欢在城里漫无目的地转悠,以此获得前所未有的新奇印象。

同时,他还养成了阅读课外书的习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了他无尽的生活信心。

他的同学郝红梅也与他处境相似,同病相怜,他们逐渐走到了一起。

他有个哥哥孙少安与本村的润叶关系很好,润叶在县城教小学,润叶的弟弟润生和少平一班,这时润叶让润生给少平捎信让他去一趟。

课文就是从此开始的。

本文主要写少平到润叶二叔家中做客时的所见所闻,再现了人物内心的自尊自强以及人性的善良。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惊蛰.(zh é) 2.镢.头(ju é) 3.沟岔.(ch à) 4.一瞥.(pi ē) 5.瓮.声瓮气(w èng) 6.揶揄..(y é y ú) 7.抠.手指(k ōu) 8.烩.粉条(hu ì) 9.脸颊.(ji á) (二)多音字1.转⎩⎪⎨⎪⎧ 转.暖zhu ǎn 转.悠zhu àn 2.薄⎩⎪⎨⎪⎧ 薄.脆b áo 单薄.b ó3.为⎩⎪⎨⎪⎧ 为.难w éi 为.了w èi 4.磨⎩⎪⎨⎪⎧消磨.m ó磨.面m ò5.咽⎩⎪⎨⎪⎧ 咽.喉y ān 咽.气y àn 哽咽.y è6.塞⎩⎪⎨⎪⎧ 塞.进s āi 边塞.s ài 阻塞.s è 二、写准字形1.⎩⎪⎨⎪⎧ k āi 揩油和xi é谐2.⎩⎪⎨⎪⎧ 惊zh é蛰被蜂zh ē蜇3.⎩⎪⎨⎪⎧ ku ài 脍炙人口hu ì烩菜市ku ài 侩 4.⎩⎪⎨⎪⎧ 火li ǎo 燎l ǎo 潦水li áo 缭绕5.⎩⎪⎨⎪⎧ 开l ǎng 朗书声l áng 琅l áng 琅酝ni àng 酿6.⎩⎪⎨⎪⎧ w ǎn 碗筷w ǎn 惋惜委w ǎn 婉 三、辨析词语反应 反映例句目前我省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主要来自医疗机构,很少有企业主动向监管部门反映自己产品的不良情况。

辨析 反应:①由一件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②人或事物因为自身或外部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变化或反响。

反映:①把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

②把客观情况或别人的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四、成语释义1.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2.天昏地暗:形容刮大风时飞沙漫天的景象。

3.桃红柳绿:泛指春天的景色。

4.瓮声瓮气:形容说话的声音粗大而低沉。

5.心慌意乱:形容内心惊慌,思绪纷乱。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汉族,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

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

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

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

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

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

路遥因此荣获茅盾文学奖。

《平凡的世界》写的是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北方农村的变迁史,酝酿创作于1982年到1988年这6年间。

这6年应该说是农村发展的黄金时代,土地所有制改革刚刚实行,在饥饿线上挣扎了多年的农民有望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靠政治秩序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开始解体,民间伦理重新确立,勤劳者致富,懒惰者受穷,被农村户口束缚了多年的“能人”“精人”们也有了寻求别的生活机会的可能。

整部小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小说以陕北高原双水岭孙、田、金三个家族两代人的命运为中心,展现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

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既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对历史、对生活、对人生富有哲理性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节选部分,作者细致地描绘了孙少平内心的扰动,把他的敏感、自尊而又自卑的心理描绘得非常生动。

孙少平的这次做客经历,是一次精神的历练,既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又使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

赏情节1.选文以孙少平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写了哪些情节内容?[明确] 文章记叙了孙少平到田润叶二爸家做客的过程,按时间先后依次写了孙少平的贫困状况和受邀请、内心的矛盾与逃避、做客经过、接受润叶姐的嘱托等内容。

这几个方面紧密衔接,一步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本文的结构安排巧妙而严谨,试加以分析。

[明确] 选文的结构安排是巧妙的。

整篇文章以孙少平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

赏人物1.文章中的润叶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明确]写作手法内容人物性格特点作用侧面描写对润叶家庭情况的介绍以及村里人对润叶的评价品德高尚、充满爱心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和写作技巧,真实生动地塑造了润叶这一典型形象,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震撼对比衬托润叶和“村里人”对“户族傻瓜一家”的行为态度的对比心地善良神态描写润叶等少平回来时,坐在他宿舍的炕边沿上,望着他发笑和蔼可亲细节描写少平吃猪肉烩粉条时,润叶借故回避,免得少平尴尬善解人意[明确] 从最初的惶恐,到后来的紧张,再到最后的心情舒畅,其中既有物质的富足带来的威压,又有超越地位阶层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作者细致地描绘了孙少平内心的扰动,把他敏感、自尊而又自卑的心理描绘得非常生动。

孙少平的这次做客经历,是一次精神的历练,既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又使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

赏环境1.文章是如何写孙少平到县革委会所见到的景象的?有何特点?[明确] 作者写县革委会的情况有三个方面:一是看到县革委会一层层的窑洞,觉得这些地方给人一种“非常壮观的景象”“像一座宏伟的大厦”;二是打量田福军的院子,主要是一瞥之下对于院子格局的描绘;三是打量田家吃饭的窑洞,发现这窑洞没有盘炕,意识到这是专门吃饭的地方。

这些描写有两个特点:一是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写孙少平的感受;二是充满地域的特点,窑洞、盘炕都是黄土高原所特有的居住风貌。

2.文章开头和结尾处的两次景物描写,作用是什么?[明确] 开头写春天的迹象,气候转暖,交代了时令,烘托了人物的心情,少平的心情因气候转暖、不冷不热而开朗了许多。

结尾处写灯火闪闪烁烁,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泥土和青草的新鲜味道,表现了少平的内心愉悦,是少平思想萌动的象征。

赏语言赏析下面句子语言描写的精妙之处。

现在,润叶姐把他送到了学校的大门口。

她站定,说:“你快回去……”说完这话后,便从自己的衣袋里摸出个什么东西,一把塞进他的衣袋,旋即就转过身走了。

走了几步她才又回过头说:“那点粮票你去换点细粮吧……”[明确] 作者通过润叶在孙少平离去前塞给他一把换细粮的粮票这一细节来表现润叶的美好品质。

这些都是很平凡的事情,都是人物日常化的举动。

然而,正是这样的平淡描写,使得看似平凡的人物和生活显出不平凡来。

1.文学评论家评《平凡的世界》作为“现实主义畅销书”的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的文学史价值不仅在于它恪守了现实主义的原则,更在于它发展了现实主义,在向“经典现实主义回归”的道路上达到了其他当代文学作品未曾达到的高度。

虽然经过现代派大规模的冲击、洗礼,面对剧烈变化的社会结构,现实主义完全地回到经典的道路上已不可能。

与在20世纪整个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现实主义由经典向现代的转变一样,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也逐步从经典形态向现代形态发生转化,在吸收了大量现代主义技巧和文学观念后形成的“现代现实主义”,理应成为未来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主要形态和发展方向。

但是对于现实主义的发展在另一个方向上探索的意义和价值,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如果不做出适当的评估和肯定,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是有缺憾的。

虽说一部作品主要凭借自身的魅力在一两代人之间“默默流传”,这本身就是一种光荣和伟大,但不借助文学史的力量,这样的光荣与伟大迟早会被历史长河淹没得不留痕迹,这对于路遥这样的作家来说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当我们想到,在那个文坛“一窝蜂”地乘坐“火箭”飞离公众的时代,他甘遭“遗弃”,忠心耿耿地为“读者上帝”写作,他以青春和生命写下的作品曾激励了那么多的处于逆境中的读者,而且还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温暖人心。

(选自邵燕君《〈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现实主义畅销书”生产模式分析》,《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2.文艺座谈会上文艺评论家评《平凡的世界》雷达:《平凡的世界》一直火到今天,不光是因为作品中反映了1975年至1985年中国社会基层结构的变化,更主要的是,作品描写了那种外在贫穷、内心高傲的人,描写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和理想化的东西。

“现在很多作家不是不聪明,但是没有和读者站在一个高度上。

”白烨:现在很多长篇小说的创作,是血里对水,而路遥的作品是真正的心血之作,甚至是拿生命换来的,“他写作时,因为写的时间太长,手都硬了,只能拿热水泡。

这种事情,说出来很多年轻人不相信”。

李建军:现在很多人写作就是在电脑上敲字,不过心也不过脑,而路遥是将自己的心点燃起来,用自己的心写。

白描:研究路遥,除了研究他的作品本身,应该注重对作家本人的解读,尤其在当下的社会中,研究路遥那种咬定青松不放松的创作态度,研究他的人格。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1.孙少平孙少平是一个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青年。

生在农村,学习相当艰苦,忍饥挨冻,始终不放弃,反而更加勤奋。

小说勾画他的求学、成长、奋斗、成熟的经历,通过对其周遭社会环境的描写,以史笔的要求记录了一个时代。

从这一点上来看,一沙一世界,一个人即是一个环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