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新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新版

①看图说说样子;
②简介有关知识;
③看图说特点;
④读儿歌,理解意思.
要求学生按这个过程,自学其余内容.
2、学习“梧桐”及第二行儿歌.
(1)看“梧桐”图,说说它的树干、枝叶的颜色、形状.
(2)揭示第二行儿歌“梧桐叶子像手掌”,并与图对照,加深对树叶形状的认识,读准字音.让学生说出这句儿歌主要意思是什么.
(2)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
(3)学生照样子书写.
(4)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和结构美.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
4、(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2、感受美景,导入数量词.
(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师:这些东西美吗?我们再次来欣赏.师口中念念有词: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
(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数量词).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
3、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
(2)问:“榕”字是什么结构?左边是什么偏旁?右边是什么字?小结:“榕”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字旁,与树木有关,有表义作用;右边是“容”字,是声旁,有表音作用.像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3)用这样的方法识记其他字.
(二)学习其他生字:壮、装、耐、守、疆、银、化、按下列步骤进行: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观察生字特点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杨”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木”字旁写得瘦长,右边部分要写得紧凑些,匀称些.教师对照田字格,边分析,边指导,边范写.其余以此类推.也可以先从“木”字旁的字入手.(本课会写字中木字旁有“杨、桐、枫、松、柏、棉、杉、桂”8个.)再写其他字.(另有“壮、化”2个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单元
教材
分析
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语文园地二》.第二单元的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告诉了我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是这一单元的主题.
单元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了解拟人手法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教师示范,学生观察书空.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6.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五、作业练习
1.填空:“壮”字共____画,笔顺是_________
2.按儿歌内容填空:
(1)树叶形状像手掌的是_____树.
(2)四季披绿装的是_____和_____树.
(3)_____树喜暖_____树耐寒.
3.读一读,记一记.泡桐云杉翠柏白桦松子枫叶白果桂花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单元
课时
安排
《场景歌 》 2课时
《树之歌 》 2课时
《拍手歌 》 2课时
《田家四季歌》 3课时
语文园地二 3课时
单元(章)
名称、课题
《场景歌》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课时
2课时
1、学习“杨树、榕树”.
(1)看“杨树、榕树”图片,说说杨树、榕树是什么样子?
(2)结合图,简介杨树、榕树.
(3)引导学生比较“杨树、榕树”的图,说说杨树、榕树有什么特点.
(4)揭示第一句儿歌“杨树高、榕树壮”,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结合看榕树图,理解什么叫“榕树壮”.(指榕树又粗又大)
(5)自由读、指名读这行儿歌.归纳学习“杨树、榕树”这两个词的过程:
(出示:“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高兴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师: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
五、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下面请看作业: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
课后
反思
单元(章)
名称、课题
<<树之歌>>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课时
2课时
总备课
15--16课时
备课内容




1、认识“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板:(海边、乡村、公园)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1、学习第四小节:
(1)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2)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
4.读一读,想相它们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课后
反思
单元(章)
名称、课题
<< 拍手歌>>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课时
2课时
总备课
17--18课时
备课内容
四、作业练习
1、把本节课学的几种树名按儿歌中的顺序写下来.
2、读一读儿歌,说一说每种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课后
反思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总备课数
16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内容
一、检查复习.
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2)预设学路2:
①师: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师:(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这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考考你.通过了,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
(3)预设学路3:
①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你看到了什么?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评价)
3、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
师: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美景,尽情地读一读.(齐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课后
反思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总备课数
14课时
教学
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3)一、二行儿歌连读,说明这两行介绍了三种树.
3、学习“枫树”、“松树”、“柏树”及三、四行儿歌.
(1)逐一看“枫树、松树、柏树”图,说说它们的样子及主要特点.简介枫树.枫树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2)揭示第三行儿歌.“枫树秋天叶儿红.”读准“枫”的后鼻音,说明把“叶子”说成“叶儿”,对叶子带有喜爱的感情.
(2)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的?如:壮:“榕树壮”的“壮”字,在句子中形容榕树长得墩墩实实的.是健壮、结实的意思.左边笔顺是“丶、冫、丬”,右边是“士”字,不是“土”字.
三、巩固生字.
1.读出本课哪些生字是“木”字旁?这些字主要特点是什么?
2.用“树”字扩词,各说一句话.如:树(大树)(枫树)路边有许多大树.春天,我们要多栽树.秋天,枫树的叶儿红.四、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会写字.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2、指名认读,用生字口头组词.
②师: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出示图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
同学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那那些认识的生字宝宝,你能认的出吗(开火车认读,玩摘苹果游戏,检查生字)
四、诵读全文
1、师: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快来读读吧.翻到课本第16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内容
一、导入新课
1、启发学生说说在公园或其他地方看到过哪几种树?什么样子?
2、今天,我们还要从课本中再认识几种树的名称,还要学习写这几种树的一首儿歌.
3、现在请同学们静听老师朗读(最好背诵)这首儿歌,大家仔细听,然后说说这首儿歌介绍几种树?
二、看图学词、学儿歌
按儿歌中树木顺序,看图学词、学儿歌.
2、正确、流利地பைடு நூலகம்诵课文.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内容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词,认读词语.
2、出示课文,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二、创境学文,培养语感
1、出示图片,感受美景.教师不由自主状随着学生一起说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小溪,石桥,飞鸟.
(1)预设学路1:①师:(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②小朋友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卡片:海、鸥、滩、军、舰、帆)
③师: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出示图片: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