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2018福州格致中学高一上期中试卷
2017-2018福州格致中学高一上期中试卷
15.甲、乙两车均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行驶.初始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s0=75m处.甲车始终以v1=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乙车作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经过多少时间t,乙车追上甲车?
(2)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sm;
(3)乙车一追上甲车,乙车就立即刹车,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a′=5m/s2,则再经过多少时间t′甲、乙两车再次相遇
二.填空题(每空3分,计21分)
11.某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所示.
(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福州格致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段
高一物理检测
命题题:林枝钦审核:王宇日期:2017.11.7
(完卷时间:7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其中1-6题为单项选择,7-10题为多项选择;多项选择选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14.质量为0.5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如图甲所示,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如图乙所示.求两次推力F1的大小和F2的大小(sin37°=0.6,cos37°=0.8,g=10N/kg)(要求:①必须画受力分析图;②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A. B. C. D.
10.如图所示,轻质光滑滑轮两侧用细绳连着两个物体A与B,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均静止.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m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 )
A.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0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mAgcosθ
C.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不可能为0
D.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mBg﹣mAgsinθ
A.物体下落的高度为5mB.物体下落的高度为25m
C.物体下落的高度为45mD.物体下落的高度为80m
4.一个光滑的圆球搁在光滑斜面和光滑的竖直挡板之间,如图.当竖直挡板由竖直逆时针转到由图示虚线位置至水平位置过程中,则圆球受到的弹力( )
A.斜面对圆球的弹力先变小后变大
B.斜面对圆球的弹力逐渐变大
8.如图所示GA=100N,GB=40N,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弹簧的弹力60N
B.弹簧的伸长量为8cm
C.地面对物体A的弹力为100N
D.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60N
9.如图甲所示,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压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上,F随时间t均匀减小,如图乙所示,物体与墙的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物体始终静止.设墙对物体的弹力为N、物体与墙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各力随时间变化的是( )
A.F1=mg、F2= mg
B.F1= mg、F2= mg
C.F1= mg、F2=mg
D.F1= mg、F2=mg
6.如图所示,重为G=5N的木块P在粗糙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F=10N的拉力作用,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则地面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和方0+14+15=39分)
13.如图,轻绳OA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线夹角37°,轻绳OB水平,一端系在墙上,O点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cos37°=0.8,sin37°=0.6)
(1)求AO、BO的拉力各为多大?
(2)若AO、BO、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N,
则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大?
C.挡板对圆球的弹力先变小后变大
D.挡板对圆球的弹力逐渐变小
5.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分别挂在支架上的B点(如图甲所示)和跨过滑轮的轻绳BC上(如图乙所示),图甲中轻杆AB可绕A点转动,图乙中水平轻杆一端A插在墙壁内,已知θ=30°,则图甲中轻杆AB受到绳子的作用力F1和图乙中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F2分别为( )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
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
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
C.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
2.下面几组力中,可能成为平衡力的有( )
A.3N、4N、8NB.2N、5N、9N
C.4N、6N、8N、12ND.7N、6N、12N、26N
3.一物体由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第1s内下降的高度是总高度的1/16,g=10m/s2,则( )
(4)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答:.
1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如图是在某次测定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选好0点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纸带上两个计数点中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依次取得1、2、3、4各点,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则打“3”这一点时的速度大小为m/s,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小数点后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B.5N,竖直向上
C. N,斜向左上方
D. N,斜向右上方
7.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两点,已知经过B点速度为36m/s,由A运动到B所用时间为4s,AB之间距离为108m,则( )
A.经过A点速度为18m/sB.经过A点速度为22m/s
C.汽车的加速度为9m/s2D.汽车的加速度为4.5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