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下列指数中属于“静态指数”的是(C.空间价格指数)
A.工业生产指数
B.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空间价格指数
D.股价指数
2.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2013年为10
3.5%,2014年为104%,2016年为105%,2016年对于2012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15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A.103%)
A.103%;
B.101%;
C.104.5%;
D.113%
3.对于包含四个构成因素(T、S、C、I)的时间序列,以原数列各项数值除以移动平均值(其平均项数与季节周期长度相等)后所得比率(C.消除了趋势和循环因素)
A.只包含趋势因素;
B.只包含不规则因素;
C.消除了趋势和循环因素;
D.消除了趋势和不规则因素
4.用最小二乘法作回归分析时提出了各种基本假定,这是为了(B.得到总体回归系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A.使回归方程更简化;
B.得到总体回归系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C.使自变量更容易控制
D.使因变量更容易控制
5.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D.质量指标)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综合指标
D.质量指标
6.用原始资料平均法求季节比率,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平均数,是为了消除(D.不规则变动)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
7.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成年松树的高度。
该研究需要随机抽取250颗成年松树并丈量他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该研究所感兴趣的变量是(D.森林公园中树木的种类)
A.森林公园中松树的年龄
B.森林公园中松树的高度
C.森林公园中松树的数量
D.森林公园中树木的种类
8.对数据对称性的测度是(A.偏态系数)
A.偏态系数
B.峰度系数
C.变异系数
D.标准差
9.以下关于指数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反映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
A.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和程度
B.反映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
C.综合反映现象发展的相对规模水平
D.可通过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10.某商场计算期销售总额为基期的104.5%,价格平均下降了5%,则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应为(D.10%)
A.4.5%;
B.0.5%;
C.9.5%;
D.10%
11.某地区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则可推断该地区的物价指数为(D.108.1%)
A.9%;
B.8.1%;
C.109%;
D.108.1%
12.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C.7.1%)。
A.3%
B.10%
C.7.1%
D.107.1%
13.某机场近几年春节所在的一季度旅客运输的季节比率为150%,上年全年发送旅客300万人,预计今年将比上年增加20%,预计今年一季度将发送旅客万人。
(B.135)
A.112.5;
B.135;
C.215;
D.340
14.计算数量综合指数时,通常是
A.把多种产品的数量乘以基期相应的价格,然后进行对比
B.把多种产品的数量乘以报告期相应的价格,然后进行对比
C.把多种产品的价格乘以基期相应的数量,然后进行对比
D.把多种产品的价格乘以报告期相应的数量,然后进行对比
15.在时间序列构成因素的乘法模型中,季节变动成分是(D.与时间序列原始数据计量单位不同的相对量)
A.与时间序列原始数据计量单位相同的绝对量;
B.与时间序列长期趋势计量单位相同的绝对量;
C.与时间序列循环变动计量单位相同的绝对量;
D.与时间序列原始数据计量单位不同的相对量;
16.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原始数据的信息。
(B.保留了)
A.没保留
B.保留了
C.掩盖了
D.浪费了
17.若两个变量存在负相关关系,则对二者建立的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的取值为(B.(0,1))
A.(-1,0);
B.(0,1);
C.小于-1;
D.无法确定
18.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回归直线,要求满足因变量的(D.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A.平均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B.实际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C.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为0;
D.实际值与其估计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19.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B.季节性)
A.趋势
B.季节性
C.周期性
D.随机性
20.下列现象中,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是(C.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业贷款)
A.降雨量与农作物产量;
B.单位产品成本与劳动生产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业贷款;
D.存款利率与存款期限;
二、简答题
1.假设检验的思想是什么?
答:假设检验的思想是带有概率性质的反证法。
一,假设检验与反证法论证的逻辑相似,研究者力图收集证据以证实原假设不成立;二是根据小概率事件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在一次试验中,如果小概率事件发生,则有理由怀疑原假设的正确性。
2.在应用平均指标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应用平均指标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同质性,这是应用平均指标的前提。
(2)平均指标与分组法相结合。
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3)将平均水平与标志变异指标相结合。
(4)平均指标和典型分析相结合。
3.时点指标时间序列有哪些特点?
答:时点序列的特点如下第一,时点序列的各个数据为时点指标(存量),反映现象在各个时点上所处的状态和所达到的水平。
第二,时点序列中不同时点上的数据不能相加,即它们相加的结果没有意义。
第三,时点序列中各时点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
第四,时点序列中数据通常不可能也不必要连续登记,只要了解现象在若干代表性时点上的水平,就足以了解现象的变化过程和趋势。
三、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的三种不同产品的产量以及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计算有关指数并对企业总成本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研究表明,某地区机电行业的销售额与该地区汽车产量及建筑业的产值关系十分密切,搜集1996~2012年共17年的相关资料,利用Excel得到下面的回归结果(显著性水平为):
(1)将方差分析表中的所缺数值补齐。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2)写出该地区机电行业的销售额(单位:万元)与该地区汽车产量及建筑业的产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各回归系数的意义。
(3)检验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4)检验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