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学案(教师版)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学案(教师版)

语言表达连贯学案姓名张建军编辑时间审核人复习目标:1、明确高考对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具体要求。

2、注意选择鲜活的实例题进行分析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

复习构想:注重讲练结合,以学生练为主,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强调日常的积累,可以在长时间内作每日的常规性训练检查。

(一)、考点透视:考纲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次为D级,即‚表达应用‛。

近年高考中,语言连贯、得体,在试题中有客观题和主观题。

考查的内容主要有:语句的衔接、句序的排列、短语的排列,用语的场合、对象以及对赘余的语句语段进行判断、修改、删除,语言材料则选用那些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要点讲解:连贯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要求句子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文气流畅,音调和谐,紧凑严密,逻辑性强。

⒈话题要保持统一(表述角度要一致、主语一致)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统一,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畅达。

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

例1:今年是农历丁亥年,为我国传统的生肖年猪年。

猪在十二生肖中列最末位。

我们汉字的“家”,就是在“宀”下有“豕”,望文生义,只有住处养得起猪才称得上是有了家。

家猪温顺老实,野猪勇往直前。

分析:‚猪在十二生肖中列最末位‛中话题是‚猪‛,‚家猪温顺老实,野猪勇往直前‛中话题是‚猪‛,而原句中却插入了一个话题‚汉字的‘家’‛,使得文气不流畅。

改成‚‘猪’(豕)是‘家’的一个偏旁部首。

当然,有时上下句用了顶真的手法,虽然主语不一致,但也连贯。

例如:‚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那儿的景色真美!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帆影点点,碧波粼粼,江岸后..,江面上分析:‚江边‛、‚江面‛与‚江岸后面‛近似顶真,语句衔接恰当。

⒉表述角度要一致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包括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等。

一个复句或意思联系紧密的几个句子,表述的角度应该前后一致。

角度一致,语言才能连贯。

例如:‚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秦岭荒山里混过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也是享受。

‛(柳青《创业史》)前一句的三个分句都从时间角度来表述,前后两句又都以‚他‛为表述角度,语气连贯,语意畅达。

如果不注意语言表述的角度,一会儿以‚我‛为观察的主体,一会儿又以‚他‛为叙述的主体,或者一会儿说‚天‛,一会儿谈‚地‛,表述角度不断变换,就会影响语言的连贯。

试一试:填入文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B)雁门关在晋北崇山峻岭中。

它虽说早已只剩下颓墙断垣,但雄风不减当年。

___________,如血的残阳给它涂上了一抹无可言状的朦胧.A.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B.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C.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D.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⒊语境要和谐一致。

主要是指写景性的文字,要注意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等方面的特点。

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

这些必须和谐一致,句子才能连贯。

试一试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B)。

崖壁下有好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削瘦。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⒋保持合理的句序。

要使句序合理,条理清晰,句子间就必须讲究顺序。

常见的句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因到果,也可以倒过来)。

如:‚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该语段就是以时间顺序‚日暮——夜里(有人活动)——更深人静——第二天的早晨‛进行排序的。

再如:‚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适度的汲取西方人文精神的合理因素,发扬我国原有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才能培育出全新的人文精神。

‛分析:按照由主(人文精神→我国——西方)到次(相互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该句应调整为:‚必须发扬我国原有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适度的汲取西方人文精神的合理因素,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培育出全新的人文精神。

‛试一试: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世界屋脊”上的,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在成为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下列①——⑦是从文中画线处摘出来的词语,在文中它们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①晶莹的湖泊②大漠③奔腾的江河④雪岭⑤数不清的奇珍异兽⑥草原⑦冰峰A、②⑦⑥④①⑤③B、①③⑥②⑤④⑦C、⑦④②⑥③①⑤D、③①⑦②⑤④⑥答案:空间顺序:由高到底、由远到近 C试一试1.(09年辽宁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

,,,。

,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⑤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A.②⑥⑤④①③B.③⑥②⑤①④C.④③①⑥②⑤D.⑤③④⑥①②答案 D2. (09年浙江卷)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线处。

(只填序号)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答案:⑤①②④③解析:⑤句‚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提出核心问题,故排在首位,①句进一步阐述原因,又提出问题,②句回答,故②在①后,④句紧承②句‚价值‛,紧跟其后,③句进行小结,故在最后。

这是议论性的语段。

议论性的语段可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来分析(如本题⑤、①提出问题,③得出结论)⒌注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语音和谐,词语间能够衔接与呼应等,能使表达层次更明晰,句间关系更是紧密。

具体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语音和谐,即语音方面要衔接呼应要考虑一下两个因素:①上下句字数是否相同或大体相同。

如果是并列关系的词或短语,常将音节少的放在前面,音节多的放在后面。

②上下文是否押韵或平仄协调(一般原则是上下句平仄相对,尤其是句末一个字)。

试一试下面是南京名园瞻园的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阕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为: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正确语序: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2)词语的衔接与呼应比如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要在上文出现,所以代词指代句往往在后;表明话题的词句、提出大概念的词句往往在前;上下句有时有首尾衔接语,用了顶真或近乎用了顶真;还要注意关联词语的前后呼应。

试一试1.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建筑是凝固的诗:;。

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

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答案:②①③④2.(09年广东卷)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______。

_______。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

‛‚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________。

___________。

语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_________。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A.①④⑤②③B.①③④⑤②C.③①④⑤②D.③④⑤①②答案 C解析:解答时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确定首句,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

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③句中的‚后来‛,照应前文的‚本是‛,①是对③具体阐释,④⑤②是总分结构,⑤照应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现相反‛,也可用派出发,根据‚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⑤,AD两项排除,⑤句前是④;④句是总述句,后三句分别阐述‚追述的‛、‚预言的‛、‚悬想的‛,故②句应在⑤后。

④⑤②排列的有BC选项,也可排除AD选项。

(3)语意的呼应有时候,某一内容的表达方式会受到上下文某些语句意义的制约,如果不注意这些语意的制约关系,语言的连贯性就受到影响。

(4)句式的统一语言表达中,句式十分丰富,既有长短句,也有整散句等,句式统一,就能前呼后应,保持语脉的贯通,语势的畅达。

试一试填入文中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B)可是现在有些人采取一种盲目的态度,不加分析,不辨是非,把一切外来的文化都视为珍品,竟五体投地地顶礼膜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