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性染料染棉工艺设计

活性染料染棉工艺设计


染色处方
Sumifix supra红 E—XF
Sumifix supra蓝 E—XF 无水芒硝(无机盐) 纯碱 浴比 温度
0.03%
0.38% 10—50g/L 5—30g/L 1:11 。 60 C
工艺曲线

60 10min 5min

10min
5min
20min
5min
5min
30min(固色保温)
丝光
1
丝光原理 浓烧碱对纤维素的作用
不可逆的化学改性过程
浓烧碱:可渗透到无定形区,还可以渗透到晶区,使晶格发生改 变,将部分晶区转变为无定形区 只有到一定浓度时才会产生丝光作用
浓碱液处理能消除纤维中一些弱的结合点,使纤维受力均匀,减
少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的纤维断裂,提高了纤维强度
2 丝光工序
经过碱液浸轧后的色织布在喷淋区喷淋水去碱后,进入稳定区 水浸洗除碱,再进入水洗区内水洗去碱,从水洗区中排出的热 水经过管壳式换热器降温至55-60℃后送入稳定区水浸洗色织布 除碱,从稳定区排出的50-55℃的热水进入喷淋区作为喷淋水使 用,外界补水经过管壳式换热器换热升温后送入水洗区。 冷丝光(15℃—20℃) 热丝光(60℃—70℃)
具有耐褶皱性的浅色平纹衬衣面料
• 面料成形后,颜色柔 和逼真,常洗常新 • 平纹组织的风格,适 用于正式场合,显得 高档。 • 颜色较浅,选用染料 单一,节约成本,具 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方案工艺流程:
染纱—织布—前处理—半成品检验—后 整理—成品检验
一般工艺:
纱线—织布—坯布检验—前处理—半成品 检验—染色—后整理—成品检验
浆纱强伸度、耐磨性、毛羽指数和粗细节
浆纱刚度
落物、浆料粘着力和浆膜强度
极端纱出现的频率 浆液浸透率和被覆率
经纱织造断头率的预测方法
预测经纱断头率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实验方法、 统计方法和仪器方法。三类方法中,目前普遍采用的 是仪器方法。如CTA耐磨仪(Cyclic Tensile Abrade)、 Zweigle耐磨仪、Reatlinger Webtester耐磨仪等 因为影响浆纱可织性的因素繁多以及经纱断裂机理非 常复杂.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较为完善的评价浆纱 可织性的指标体系,正因如此,纵使采用神经网络等 较为先进的预测技术.也难于准确预测经纱织造断头 率。
筒子纱染色的生产工艺
工艺流程
络筒原纱—前处理(练漂)—染色—皂煮固色
前处理精炼配方
金属离子封锁剂600 渗透剂BK—57 氧漂稳定剂PH—900 NaOH 27%双氧水 0.35% 0.75g/L 1.0g/L 5.0g/L 10.0g/L
工艺曲线
加料 120 C

40min
20 C

高温排液
20min
毛细管效应
衡量织物被水润湿渗透效果的物理量, 织物的毛细管效应值大,织物吸水,透汗 性好,穿着舒服。
另外,经前处理之后,织物的毛细管效 应值应达到8cm/30min以上。
先染色后织布工艺优势
1》织物表面纤维不易脱落, 2》色牢度高,不易掉色
3》减少了工序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4》节约工作时间,降低生产劳动力
纱线染色设备
纱线所采用的机械设备种类很多,从最早的一缸两棒的手工染纱发展到目前的 筒子纱染色机,近年来工艺操作发展为半机械化、半自动化,并且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自动化的染纱机也将开始在纱线染色中应用。 纱线染色广泛用于毛线、绞丝线、棉纱线、涤纶丝和锦纶丝等。
6+2科技印染有限公司
成员简介:
设计总工程师—李金霞 染色工艺师—徐红 织造主管—郑小艳 前处理工艺师—李惠美 检验师(半成品)—贾兰 后整理工艺师—魏代军
检验师(成品)—李强
会计(成本核算)—何冬冬
纯棉织物的性能
• 较好的吸湿性 • 良好的保温性 • 很好的耐热性 • 良好的卫生性
纯棉色织布的特性:
LMA047型双层网带蒸箱联合机
复合酶退浆煮练后免水洗工序
为了降低前处理废水COD,并 节省新鲜水取水量和降低能耗, 将常规冷水洗1改为只进行冷 水洗(2道冷水洗)或者免水 洗工序。
水洗工序 COD COD含量下 降百分数 常规水洗 只冷水洗 59.00 — 45.41 23.01 免水洗 24.70 58.13
结论
影响复合酶纯棉织物煮练效果的主要因素是PH值、 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工艺参数,应根据酶的基本特 征以及煮练效果来确定。
PH值对酶的反应速度影响很大。PH为8.5—10.5时,织 物的效果最佳

当织物上浆料一定时,改变复合酶浓度,织物上 的浆料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酶浓度增加而减少,但当复合酶浓 度超过一定量时,退浆率不再提高,这时复合酶 浓度达到最佳退浆效果
复合酶用量对退浆效果的影响
输入文字输入文字
输入 输入
输入文字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输入文字 输入文字
不同退浆煮练水洗工序新鲜水用量 比较
退浆煮练 常规水洗 冷水洗工 水洗 工序 序 1000 单击输入标题 400 用水量/ml
节约水量 百分比
织物缩水率
1、织物缩水率的大小决定于纤维本身的吸水溶胀能 力、织缩率及加工过程中的张力。 2、 纤维本身吸水后,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胀。吸 水能力越强,溶胀越剧烈,缩水率越高,织物的 尺寸稳定性越差。 3、为了降低织物的缩水率,常采用预缩整理的方式 来加大纬密,预先提高缩值率,从而降低织物的 缩水率 。 织缩率=(纱线长度—织物长度)/织物长度
1/3
金 属 离 子 封 锁 剂
染 料
无 水 芒 硝
2/3 无 水 芒 硝
1/10
2/10
7/10
排液、水洗
纯 碱
纯 碱
纯 碱
皂煮固色
染色经纱水洗至清后加皂洗剂,在90C温度下皂洗10min。

工艺说明
1、染浓色时,纯碱全部加入后保温40min。
2、染色机泵始终保持正转5min,再反转5min,循环运转。 。 。 。 3、对于某些染料用量较多,颜色较深的产品,还需要加固色剂,在60C温度下
外在质量指标
1.织物经过练漂处理后,所含的杂质基本除去,其 外观性状与原胚布相比有很大的的变化。 2.练漂半制品的外观质量包括光洁程度、光泽度、 白度以及外观疵点等几个方面。 3.合格的练漂半制品外观应是光洁、亮泽、洁白、 匀净的
烧毛质量要求
白度要求
手感要求
光泽的要求
外观疵点
内在质量指标
纺织品的内在质量一般是指其物理机械性 能及相关的加工性能,它包括: (1)织物的润湿渗透性指标,如毛细管效应 值 (2)织物的物理指标,如幅宽、密度、质量、 缩水率 (3)机械性能指标,如断裂强力、纤维聚合 度等。
前处理工序
目前传统的棉织物退浆煮练一步法工艺大 多为强碱处理,其产生的废水不仅碱性强、 色度高、COD高,而且水耗和能耗大。 纯棉进行退浆煮练一步法处理,不使用 高浓度强碱,以复合生物酶为退浆煮练剂, 可充分降解棉织物上的淀粉等杂质
复合酶退煮一步法前处理工艺
纯棉坯布二浸二轧工作液(配制含有复合酶HD—100和增效剂 HD—101的工作液)→60℃保温1h→水洗1(沸水煮洗2道,80℃ 水洗2道,冷水洗1道)→烘干
当复合酶浓度为24g/L时,不同PH值 时的退浆效果图如下所示
添加文字
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 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 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 字说明文字
经纱织造断裂机理

• • • •
纤维滑移和断裂引起的经纱断裂
纱线中薄弱环节引起断裂 疲劳引起断裂 起球引起断裂 纱疵与接头引起断裂
浆纱可织性的影响因素
• 浆料质量对浆纱可织性的影响 • 浆膜性能对浆纱可织性的影响
• 原纱质量对经纱可织性的影响
• 浆纱工艺参数对浆纱可织性的影响
浆纱可织性的评价指标
处理15min进行固色处理。 4、染料上染速率高的区域要适当保温10—15min,以保证各部分上色均匀。 5、由于棉纱在水中极易水解,特别是高温,所以在染色过程中为了提高染后纱 的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尽量缩短纱在染缸里的间。
浆纱可织性及 经纱织造断头率预测方法
在织造过程中,经纱需承受由经纱张力和各种摩擦力引起 的复合应力。 经纱能够承受这些复合应力的能力称为经纱可织性 .研究经纱 可织性也就是研究浆纱可织性。经纱可织性的优劣一般用 “经纱织造断头率”这一指标来表征。 经纱织造断头率不仅取决于经纱张力和所承受的循环应 力.而且与织物组织、经纱质量、织造速度、开口形状及工 作环境有关。较高的经纱织造断头率不仅降低织造效率、增 加挡车工的劳动强度,而且直接影响织物质量。 为此.纺织企业非常重视控制经纱织造断头率,并通过提高 浆纱的可织性来降低经纱断头率。
对织机上落下的 织物坯料进行检 验、定等直到包 装的工艺过程。
• • • • •
布坯检验 刷布 烘布 折布 分等复查
检测内容
布匹的检验方法常见 的是“四分制评分 法”。
在这个"四分制评分法 "中,对于任何单一疵 点的最高评分为四分。
• • • • • • • • 布匹宽度; 色差评定; 卷长度; 接合部分; 弓纬; 歪斜; 布匹气味; 手感.
• (1)采用100%优质棉纱,具有天然棉纤维的透 气、吸湿性,弹性好,手感糯滑。 • (2)绿色环保型活性染料,不含甲醛,对人体无 刺激无伤害 • (3)色牢度高,水洗色牢度和日晒色牢度均达国 家标准。 • (4)经丝光处理,明亮、色泽鲜艳,紧密柔软, 富有光泽 • (5)国际整经、浆纱技术,织纹清晰,织物表面 光洁、强力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