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的几种龟病的预防和治疗

常见的几种龟病的预防和治疗

常见的几种龟病的预防和治疗
1、白眼病病因眼部受伤或因水质不好,刺激眼部而使病龟用前肢擦眼部,感染细菌所致。

该病多见于红耳龟、乌龟、黄喉水龟、黄缘闭壳龟、眼斑水龟等,且以幼龟发病率较高。

发病季节是春季、秋季和越冬后的春季为流行盛期。

症状病龟的眼部发炎充血、眼睛肿大。

眼角膜和鼻粘膜因眼的炎症而糜烂,眼球的外部被白色的分泌物掩盖,眼睛内部存在炎症。

病龟常用前肢擦眼部,行动迟缓,不再摄食。

严重者时,病龟眼睛失明,最后龟体非常瘦弱而死。

有些病龟在发病初期仅有一眼患病,如不采取措施,很快另一眼也出现症状。

防治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越冬前和越冬后,开始摄食时,经常喂给动物肝脏(牛肝、羊肝、兔肝、鸡干等),加强营养,增强抗病能力。

2)养龟器皿消毒养龟的玻璃缸、水族箱等都用10%食盐水浸泡30分钟。

在用清水冲洗后再养龟。

3)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浸泡这既是预防措施,又可用作早期治疗。

稚龟用20毫克/升浓度,幼龟至成龟均用30毫克/升浓度,浸洗时间长短依水温高低而定。

必要时每天浸洗1次(40分钟),连续浸洗3--5天。

4)养龟水体消毒发病的土池或水泥池,将病龟、鳖捕出另行治疗。

池中未发病的龟或鳖,用漂白粉1.5-2.0克/立方米浓度全池遍洒。

5)链霉素(或卡那霉素)腹腔注射每千克龟体重腹腔注射20万单位。

注射后暂时隔离,观察5-6天,病情没有明显好转,用同样剂量进行第二次注射。

如果病龟是在越冬期间,已经停止进食。

每只患病幼龟加用0.5毫升注射葡萄糖溶液(医用,含糖50%)与链霉素一起注射。

效果非常显著。

6)利凡诺(Rivanoium)1%水溶液涂抹利凡诺又名雷佛耳,系外科用药品。

每次涂抹病眼40--60秒钟,每天1次,连续3--8天。

绿毛龟患病宜用此法,因为呋喃西林、呋喃唑酮浸洗对龟、鳖类毒性很小,但对绿毛龟的丝状绿藻毒性很大,浸洗会杀死丝状绿藻。

7)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1%水溶液涂抹方法与利凡诺溶液相同。

8)呋喃西林(或呋喃唑彤)溶液全池编洒浓度用1.2-1.5克/立方米作为预防;用2.0-2.5克/立方米用作治疗。

全池遍洒后,药效通常能维持10天左右。

若施药后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可以在第11天再用同样浓度全池遍洒一次。

严重的病例可以先用药物注射,再用药液涂抹或浸洗。

也可以先用药液涂抹或浸洗,再用药物全池遍洒,疗效更为显著。

9)红霉素1.5-2.0克/立方米全池遍洒治疗。

10)其他抗菌类治疗用麦迪素溶于饲养水肿,每口玻璃金鱼缸1片。

2、肺炎病因冬眠期,龟舍内湿度较大,温度低,且温度变化大;夏季,龟舍温度高,闷热,气温突然下降而引起。

症状患病龟的鼻部有鼻液流出,后期变脓稠,呼吸声大,龟的口边或水面有白色粘液,陆栖龟喜饮水,且量大。

防治方法冬季应保障龟舍内温度恒定,温差变化不大。

夏季注意通风。

环境温度突降时,及时增温。

对已患病的龟,先隔离饲养,肌肉注射庆大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等。

严重者无效。

3、烂甲病病因由于甲壳受磨损后,细菌侵入而导致甲壳溃烂。

症状甲壳的表面溃烂,严重者形成洞穴或见肌肉,绝食或少食。

防治方法将病龟的
病灶剔除,用双氧水擦洗患处,再用高锰酸钾结晶粉直接涂抹。

创伤病因在捕获、饲养过程中,龟的甲壳、皮肤、四肢、口等部位发生擦伤、损伤、压伤。

症状局部红肿,组织坏死,有脓汁。

防治方法对新鲜创伤应先止血,用纱布压迫,严重者敷云南白药,然后清洗创面,再用消毒药物(93%双氧水、0.5%高锰酸钾)擦洗,以防感染,大的创口应缝合、包扎。

对陈;日、化脓的创伤。

先将创口扩大,将创内的脓汁、坏死物质清除,使创伤形成新鲜创面。

再依新鲜创面的处理方法治疗。

4、龟溺水病因半水栖龟类长时间在水位过深的池内,因不能上岸,只能漂浮于水面,伸长颈脖呼吸,长时间后,龟体力不支而呛水;有时换水,突然增加水位,水面波动大也能导致龟溺水。

症状龟的颈部肥肿,四肢无力。

解剖后肺充水,腹腔内水较多。

防治方法发现病龟后,将龟头朝下,鼻孔内有水流出,并用指压迫龟的四肢窝,有规律的挤压。

轻度溺水的龟,放在通风处,使其慢慢恢复。

5、肠胃炎病因龟类动物喂食后,由于环境温度突然下降,投喂饵料不新鲜,水质败坏,均可引起龟患病。

症状轻度病龟的粪便中有少量粘液或粪便稀软,呈黄色、绿色或深绿色,龟少量进食。

严重的龟粪便呈水样或粘液状,呈酱色、血红色,用棉签攒少量,涂于白纸上,可见血,龟绝食。

解剖可见肠、胃壁上有出血点。

防治方法胃肠炎的治疗,着重对肠、胃的消炎、胃肠粘膜的保护、止泻、补液。

轻度病龟可服用痢特灵、黄连素、氯霉素等。

对严重者采取肌肉注射治疗,同时补充维生素。

6、疥疮病病因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常存在于水中、龟的皮肤、肠道等处。

水环境良好时,龟为带菌者,一旦环境污染,龟体受外伤,病菌大量繁殖,极易引起龟患病。

症状颈、四肢有一或数个黄豆大小的白色疥疮,用手挤压四周,有黄色、白色的豆渣状内容物。

病龟初期尚能进食,逐渐少食,严重者停食,反应迟钝。

一般2~3周内死亡。

防治方法首先将龟隔离饲养。

将病灶的内容物彻底挤出,用磺酒搽抹,敷上土霉素粉,再将棉球(棉球上有土霉素或金霉素眼药膏)塞人洞中。

若龟是水栖龟类,可将其放人浅水中。

对停食的龟应填喂食物,并在食物中埋人抗生素类药物。

7、阴茎脱出病因龟体内雄性激素过高。

症状正常的龟,性成熟的雄性阴茎,在繁殖季节交配时,阴茎外露与雌性交配,交配结束后,阴茎缩人泄殖腔内。

有些雄龟的阴茎偶尔外露,立即又能缩回。

不正常的雄龟,阴茎外露后,不能及时缩回,外露时间较长,被其他龟咬伤或被异物擦伤,也有因外露的时间过长组织坏死,引起感染,并发其他疾病导致死亡防治方法经常巡视、检查。

发现病龟后及时处理。

将外露的阴茎用碘酒消毒后,送回泄殖腔内,将泄殖腔处缝1-2针、以免阴茎再次脱出。

严重的龟应采取切除手术,首先用生理盐水冲洗表面,用医用缝合线将位于泄殖腔孔处的阴茎扎紧,再用手术刀切除扎线以外的部分,对创口消毒连续缝合粘膜,然后松开扎紧的线,再用碘酒消毒,剩余部分缩回体内。

手术后的龟不宜放在水中,宜干放。

对进食的龟应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药物,连续投喂3-4天。

停食的龟肌肉注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以防止感染。

给药的方法
8、腐皮病病因由单孢杆菌感染引起的。

因饲养密度较大,龟互相撕咬,病菌侵入后,引起受伤部位皮肤组织坏死。

水质污染也易引起龟患病。

症状肉眼可见病龟的患部溃烂,表皮发白。

防治方法首先清除患处的病灶,用金霉素眼膏涂抹,每天1次。

若龟自己进食,可在食物中填加土霉素粉;若龟已停食,
可用金霉素涂抹然后将病龟隔离喂养。

切忌放水饲养,以免加重病情。

龟恢复后再人池饲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