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近代史答案整理版

世界近代史答案整理版

1俾斯麦: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90)和德意志帝国宰相(1871~1890)。

容克地主出身。

保皇派,普鲁士容克贵族最反动的政治家,顽固地拥护君主主义。

1862年被任命为首相。

推行“铁血政策”,发动丹麦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

1871年,帮助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

担任德国宰相期间,执行为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政策,即对内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对外采用结盟政策,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八十年代,在非洲、大洋洲掠夺殖民地。

后因与威廉二世意见不合,于1890年3月去职。

2加里波第:意大利民族英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著名的军事家,是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

因受马志尼思想影响,参加“青年意大利党”,策动撒丁海军起义。

失败后出走南美,参加巴西共和主义者起义和维护乌拉圭独立战争。

1848年意大利革命爆发后回国,组织志愿武装对奥作战。

领导罗马共和国保卫战。

1860年组织“红衫军”,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

普法战争期间率军援助法国共和政府,后又支持巴黎公社革命。

1882年6月5日,加里波第在卡普雷拉岛因病去世。

而由于在南美洲及欧洲对军事冒险的贡献,他也赢得了“两个世界的英雄”的美称。

他为祖国的解放和统一,贡献了毕生精力。

3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法兰西第二帝国唯一一位皇帝,亦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和继承人。

他在1848年当选总统之后,在三年后发动了一次政变,获得成功。

他随即在次年,亦即拿破仑一世登基第48周年称帝。

1870年9月4日,他战败退位。

对外,他企图在欧洲范围内,重建法国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兰西殖民帝国。

在内政方面,拿破仑三世试图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取得平衡。

不过,他一直在稳步推进改革。

拿破仑三世在位期间,法国经济繁荣,产业开始现代化。

色当会战完结后三日,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

拿破仑三世被迫流亡英国。

1873年,他在英国病逝。

4林肯;美国政治家、思想家。

第16任美国总统,其任总统期间,美国爆发内战,史称南北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

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但南北战争之后北方有几个支持联邦政府的州却仍被林肯允许可继续保有奴隶制度。

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维护了美利坚联邦统一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

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遇刺身亡,是第一个遭遇刺杀的美国总统,也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

5克里米亚战争:亦称东方战争。

1853—1856年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联军之间的战争。

因主要战场在克里米亚而得名。

19世纪中叶,俄国力图慑服土耳其,染指近东和巴尔干半岛。

与英法发生冲突。

俄国以保护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居民的权利为由,于1853年7月进军土境,土则于10月向俄宣战。

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至1855年9月俄在克里米亚的海军基地要塞失陷,俄国战败。

次年3月签订了《巴黎和约》。

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其在近东的扩张受到严重打击,并加深了农奴制危机。

6密苏里妥协案(1820年妥协案):1820年美国国会为解决奴隶制存废问题和密苏里州以何种身份加入联邦问题所达成的妥协法案。

1817年,密苏里准州申请作为蓄奴州加入联邦。

由此引起美国国会内就奴隶制问题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论战。

亨利·克莱巧妙地谋求妥协,促成国会通过一项议案,批准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并同意密苏里成为蓄奴州,但在纬度36°30′以北的路易斯安那购地的其他地区禁止蓄奴。

该妥协案虽使南北之间的尖锐矛盾暂时缓和,但是北方工业制度和南方种植园制度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最终导致美国内战。

7美国南方重建: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又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通过战争,打垮了种植园奴隶主在美国南方的统治,废除了美国南方的奴隶制度。

1865—1877年,革命在南方进一步深入,其任务是用立法手段巩固和扩大内战的成果,重新建立南部各州政权,改造和发展南部经济,巩固联邦的统一。

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借助法律来根除那些曾用刀剑砍倒的东西,领导政治改革和社会复兴的艰巨工作”①,史称“重建时期”。

8铁血政策: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国的政策。

俾斯麦是代表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他竭力主张以强权和武力统一德国并进行统治。

1862年9月30日,他在议会上宣称声称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德意志的重大问题。

他不顾议会的反对强行扩充军备,发动对外战争,从而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并实现了普鲁士对德意志的统治,也扩大了容克在德国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发展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俾斯麦推行的这种政策称为“铁血政策”,后来它即成为战争政策的同义语。

一、宪章运动的纲领是什么?简述它的主要内容。

“人民宪章”的6点要求:(1)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目前因犯罪而坐牢者除外),都有选举权。

(2)无记名秘密投票。

以保障选民可充分自由地运用其投票权。

(3)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的限制。

(4)议员应支付薪金,以便使当选议员的人能离开原来的职务,用全部精力为国家利益服务。

(5)平均分配选举区。

按照各地区选民的人数分配代表名额。

(6)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二、试从指导思想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一)蒲鲁东主义1、蒲鲁东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始人是法国的蒲鲁东。

蒲鲁东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

2、主要思想:①蒲鲁东反对资本主义的占有制,但主张保存小私有制;②主张无政府主义,反对一切政党和国家,反对政治斗争,反对罢工,反对组织工会,反对暴力革命;③认为组织合作社和交换银行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根本途径,力图改变第一国际的宗旨,把它变为世界合作协会和交换银行。

(二)布朗基主义(1)“无神论”。

它认为,为了使人类永远摆脱过去灾难的幽灵,摆脱人类现今灾难的原因,一切宗教宣传和宗教组织都应遭到禁止。

(2)“共产主义”。

它认为,共产主义是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在其经过了若干交替的剥削形式之后,现在已经日益“趋近于共产制度”。

它确信日内“干起来”,夺得政权,后天“就会实行共产主义”。

(3)“革命”和“专政”。

它认为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人民的愚昧是通往共产主义的两大障碍,扫除愚昧靠教育。

扫除资产阶级国家机器靠革命和专政。

但这种革命和专政并不是无产阶级的阶级革命和阶级专政,而是靠少数革命家的密谋去实现革命和专政。

布朗基主要是一个政治革命家,他只是在感情上,即在同情人民的痛苦这一点上,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但他既没有完备的社会主义理论,也没有关于改造社会的确定的实际的方案。

三、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影响各是什么?(一)、原因1.俄国农奴制面临的外来压力政治上:农奴制与资本主义制度比较落后。

俄国采用封建专制制度,而英法则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

经济上:生产效率及产量明显存在差距。

俄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本是手工工场形式。

而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法国、德国、美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

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失败(1853—1856年)。

直接反映是俄国军事上落后,实际上更反映出俄国政治、经济制度上的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直接促使沙皇思虑改变现实局面。

2.俄国农奴制面临的国内压力农奴制度面临的危机。

商品经济发展已经破坏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奴制度。

手工工场向工厂的过渡。

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走到大机器生产的门槛。

阶级矛盾的激化。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导致农奴制度出现危机,农奴制度危机又进一步激化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3、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官僚阶层、俄国知识分子基于道德原因希望废除农奴制。

(二)、内容1、永远取缔对农奴的束缚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

2、农民获得过去份地的一半,地主的损失由农民支付款与政府债券共同补偿。

3、解放的农民归村社集体管理。

(三)、影响积极影响:1、大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解放了2100万农奴,结束了农奴对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农奴解放的道德价值是非常巨大且不可估量的。

2、这是一次以改革取代革命,并未导致流血结果的伟大尝试,其意义甚至比美国《解放宣言》更为重大。

3、改革使农奴获得了土地,也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消极影响:1、改革对于农民的双重剥夺:既剥夺了农民对地主的宗法依赖关系及其最低限度的保障;又通过赎买把农民的资源剥夺殆尽。

2、改革把农民从地主的超经济强制中解脱出来,又放到村社这种泛化的集体强制之中。

四、克里米亚战争给英法俄各国带来了哪些影响?(一)、对于英国的影响1战后,英国无力干预欧洲大陆的事务,造成权力真空,为德、意创造条件2英国军队走向现代化(二)、对于法国的影响法国国际地位提高了,欧洲的外交中心从彼得堡转到巴黎(三)、对于土耳其的影响让土耳其的崩溃推迟了一个世纪(四)、对于俄国的影响1尼古拉一世死了2国际地位下降,丧失欧洲乐队第一小提琴手的作用3使农奴制成为众矢之的4重新质疑俄国的军事实力五、美国内战的起因有哪些?1.领土扩张与对外侵略为美国资本主义便利条件.2.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是其根本原因.3.资本主义与奴隶制的矛盾发展必然导致内战爆发.4.美国人民反对黑人奴隶制的斗争是内战爆发的重要原因.六、美国内战的影响是什么?1、政治上:内战付出了巨大代价(62.5万人战死)才明确了共和国的单一性质(美利坚合众国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拒绝了州权主义和分离主义,摧毁了奴隶制,修改了宪法,赋予了自由公民以投票权和公民权,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将权力重心由南部种植园手中转移到北部资本家手中,为现代美国奠定了基础。

2、经济上:开发了西部,加速了北部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废除了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加强了铁路一体化(统一铁轨宽度为4英尺8.5英寸),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3、文化上:内战加深了人民对于民主自由的认识,争取美洲黑人人权的废奴主义运动胜过了美洲人民对于财产权的传统尊重。

4、局限:经过内战和重建,黑人和印第安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他们仍受到极其严重的种族歧视和迫害,他们争取真正解放的斗争还要继续下去。

七、意大利统一的主要过程是什么?1、对奥战争:1859联合法国对奥作战,1860年基本完成了北部意大利的统一。

2、加里波第远征:l860年加里波第组成“红衫军”,远征南部两西西里王国,成功后交出政权,两西西里王国合并于撒丁王国。

3、意大利王国成立:1861年意大利北部、南部基本统一,意大利王国宣告成立。

4、作为1866年援助普鲁士的回报,威尼斯回归意大利;5、借1870年普法战争之机,收回了罗马,并迁都于此。

八、德国统一的主要过程是什么?三次王朝战争1、没有子嗣的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病故,紧接着1864年爆发普丹战争;2、意大利统一运动提供了出兵的借口,1866年普意联手攻打奥地利,史称普奥战争;3、西班牙欲引入德意志的霍亨索伦家族,封为西班牙国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