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沟槽开挖技术交底

管道沟槽开挖技术交底

二、施工作业条件
浇筑前应先清理仓内杂物,并对钢筋模板进行自检,报监理工程师检查,若有特殊要求需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监督站等部门同时参加,合格后方可浇筑。
三、质量目标
钢筋砼底板及结构尺寸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移20mm,构筑物尺寸长宽±0.3%且不大于±50mm,垂直度15mm,蜂窝麻面面积1%。
四、施工工序工艺
技术交底记录
日期:2010年07月6日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雨、污水管道
分项工程名称
安管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工作
⑴、施工放样:放样定位后,开挖边线放线时,保证足够的工作宽度和安全的边坡率。
⑵、施工机具(吊装):轮式起重机一部,φ12钢丝绳15M,吊管搭钩两副。
⑶、材料:选择一合适的平坦场地堆放原材料,原材料应及时报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管材采用外购专业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企业生产资质、营业执照、产品质保证书齐全)。
四、质量通病的防治与处理
1.水泥砂浆接口,必须填缝密实并及时养护。如果出现裂缝应打掉重新填缝。
2.沥青油膏与管壁粘接不良,必须用喷灯烤干烤热,补填油膏。
3.管材不完全刷净烤干导致接口不密封而漏水。帮故操作过程中应认真对待。
4.对不合格的管材严禁使用,以免产生返工。
五、安全技术措施详见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人
2.按施工测量结果进行放样并指导施工。
二、施工作业条件
1.检查井基槽应与沟槽开挖同步进行,在井位处应开挖出足够的宽度以保证检查井施工后续工序有足够的
工作面。
2.检查井砌筑须在平基及安管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
三、质量目标
井底高程允许偏差为(D≤1000mm,±10 mm,D>1000mm,±15 mm)。
技术交底记录
日期:2010年07月6日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雨、污水管道
分项工程名称
钢筋砼底板浇筑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之前应详细阅读设计、施工文件,掌握砼结构的尺寸要求。根据砼设计要求提前10天委托试验室进行砼配合比设计,并取得相应的配合比设计报告,准备浇筑时应落实好电源及电路布设,检查好相应的施工机具。
(2)如果地下构筑物为纵向结构,并必须保持原状的,应该按施工管理人员的交底进行保护,待构筑物不影响开挖时方可继续施工。
交底人
交底对象
技术交底记录
日期:2010年07月6日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雨、污水管道
分项工程名称
沟槽开挖
交底内容
三、质量标准
1.严禁扰动槽底土壤,如发生超挖时严禁用土回填,必须按设计的垫层回填。
2.若有微小且数量较小的蜂窝或露石现象,可用1:2水泥砂浆抹平,较大面积的蜂窝或露石现象,应按
其全部深度凿去或个别突出骨料,再用比原砼强度等级提高级的细料砼填塞并仔细捣实。
3.防止外水入仓,仓内应及时排水,但不得带走灰浆。
4.浇筑时不得直站在模板或支撑架上操作,要在钢筋骨架上铺设木板以便分配砼和振捣人员操作,防止人
3.砼浇筑完后应开始养护,并经常向模板上浇水,起到补水养护作用确保在已浇筑砼强度达到1.2Mp前在
上面踩踏或作业,侧模的拆除应在2.5Mp以上,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拆除。严禁猛撬、硬砸等损坏表面的不规范行为。
五、质量通病的防治及处理
1.降雨时不宜露天浇筑砼,当需浇筑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工程的质量。
分部工程名称
雨、污水管道
分项工程名称
安管
交底内容
⑶、管道接口施工:
管径≤1000的缠绕管采用接口采用承插式连接(承口制作宜在粘合剂未固化前进行,插口端须用弹性密封填充材料处理);管径≥1000的缠绕管采用内衬外固连接。
1、安装圆管管节安装采用轮式起重机吊装。吊装前,计算钢丝绳合理长度,选择合适的搭钩,使圆管吊装定位能安全、顺当、到位;
交底对象
技术交底记录
日期:2010年07月6日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雨、污水管道
分项工程名称
回填砂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工作
1.回填前应清除回填区材料、草帘、塑料袋、纸片等杂物。
2.清理好运输通道和堆放场地。
二、施工作业条件
1.必须在构筑物结构验收合格及防水施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如遇特殊情况急需提前回填的,在征得监理单位书面认可后,由现场施工技术人员通知进行。
⒉根据给定的高程下返数值,在高程尺杆上量好尺寸,画上记号。
⒊安管时,将高程线绷紧,把高程尺杆下脚放进管内底部。当尺杆上的记号与高程线吻合时,即表示管高程正确。
⒋在安管管头上方所挂中心线上,挂垂球,使管径中心与垂线对正(小管用目估,大管可用标有中线的水平尺上的中心标记对准垂线)。
②用边线法控制安管中心位置,用坡度板或高程桩法控制管内底高程。
5.检查井支管处砌筑时满卧砂浆,当砌体已包满支管时应及时将管口周围用砂浆抹严、抹平,不能有缝隙。
6.检查井的流槽应在井壁尚未砌到管顶开始砌筑,且砌体表面应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
7.砖砌园形检查井,应随时检测直径尺寸,当需收口时,如为四面收进应不超过30 mm,如为三面收进,
则每次收进不大于50 mm。
2.槽底不得受水浸泡。
3.槽底高程不得超高设计高程且不得超深设计高程3cm,槽底中线每侧宽度及沟槽边坡不得小于设计规定。
四、施工工艺及质量通病的防治与处理
1.在施工准备条件成熟后,根据测量放样并复核后确认有效,按施工布置方案进行开挖。一般按以下游往
上游开挖,先深后浅的原则。
2.采取边开挖边测量槽底高程及槽底宽度,保证符合设计要求。
1.砼入模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润湿,但模底不得积水。砼垂直卸落高度不宜超过2m,当超过时应通过串筒、溜槽的方法,使砼缓慢下降,砼浇筑前应按顺序分层进行,一般厚度控制在35~40cm,先浇筑下部砼,使砼饱满并流出墙趾后及时振捣,再从下游沿纵向施工,横向进度应尽量齐头并进,并在砼初凝前浇筑其上层砼。
2.当上下层前后同时浇筑时,上下层前后浇筑距离不应小于1.5m振捣器振捣上层砼时,应在下层砼初凝前进行,且应插入下层砼深度5~10cm使其更紧密地连接。
3. 当采用机械开挖时,施工工人应在指挥人员(机械指挥人员或施工管理人员)的控制下配合机械进行修整。保证断面尺寸(高程、宽度)防止超挖。且在机械旋转工作半径内严禁站人。采用水泵抽水时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听从电工的安全交底。
4. 在基槽边坡无法满足设计和自身稳定性要求时,施工工人应严格按照施工管理人员所布置的防护措施(打桩、垒砂袋)等进行实施。及时在开挖后的边坡临边进行安全防护并设明显标志,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交底记录
日期:2010年07月6日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雨、污水管道
分项工程名称
沟槽开挖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工作
1. 必须明确工程概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了解基槽土质,地下水位,基槽开挖尺寸、边坡等情况。
2. 明确基槽区的地下构筑物的埋设地点、类型尺寸、埋深等情况,如影响施工的应等施工人员协调处理后方可施工。
⒋对管壁偏薄的管节,可用卵石或碎石在管下两侧下、卡牢的同时,将管体垫高至适宜高程。
⒌对于管壁超厚3mm的管节,应事先挑出且做上标志,然后将这部分管节集中起来,安装在预先复测发现的高程略低段的平基上,以避免管内底高程和错口两项的超差。
交底人
交底对象
技术交底记录
日期:2010年07月6日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员踩空受伤。
六、安全技术措施见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人
交底对象
技术交底记录
3.回填沟槽应考虑排水方向,尽量减少因回填而造成沟槽积水。
4.井盖的回填砂应四周同时进行。
5.回填砂时,应按每20cm一层摊铺灌水,夯实,人工夯实时,应做到夯夯相连,不得漏夯。采用振动打
夯机时,机具重叠宽度至少在20cm以上。
6.每层按要求夯实完毕,并无明显痕迹后,经取样检验合格后才进行下一层的回填。
五、质量通病的防治与处理
回填砂夯实前应灌水饱满,夯实遍数需足够,以控制砂的相对密度达到技术需求。
六、安全技术措施详见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人
交底对象
技术交底记录
日期:2010年07月6日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雨、污水管道
分项工程名称
检查井、雨水口砌筑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工作1.熟悉图纸,了ຫໍສະໝຸດ 并确定检查井结构类型及所用材料情况。
3.在下砂基前应对沟槽进行详细检查,并作可行性处理。
(1)槽底是否有杂物,有应清理干净。
(2)槽底宽度应保证管道结构每侧工作宽度,高程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不合格应进行修整。
(3)边坡有裂缝及坍塌危险的应采取加固措施。
(4)槽边的堆土或杂物应清理至符合安全要求。
五、安全技术措施详见安全技术交底
交底人
交底对象
2.回填砂应在模板拆除后方可进行。
3.回填砂应在管座质量检验合格后,砼强度达到5Mpa以上方可开始。
4.回填砂应在检查井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三、质量目标
用环刀法检查每层回填砂的相对密度≥70%。
四、施工工序工艺
1.回填砂中不得含有鹅卵石、贝壳等杂物。
2.回填砂时不得全部倾卸而下,以免冲坏构筑物。
四、施工工序工艺
1.砌体砂浆拌制时所用材料计量要准确,且拌出的砂浆要均匀,稠度应符合要求,现场应设置砂浆配合比
牌。
2.砖在砌筑前应充分湿润。
3.砌筑时,砌体、各砖层间上下应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均匀一致,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