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学教学内容

房屋建筑学教学内容

房屋建筑学第一章1、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技术手段,在科学规律域内学法则的支配下人为创造的生活环境,建筑物是指人一般不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如水塔、烟囱、堤坝等。

2、建筑的构成要素:第一:建筑功能(目的--实用)。

第二:建筑技术(手段--牢固)。

第三:建筑形象(综合表现--美观)第一是功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第二是物质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但是技术对功能又有约束和促进的作用;第三是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术的反应,但如果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主观作用,在一定功能和技术条件下,可以把建筑设计的更加美观。

3、建筑物按照它的使用性质,通常可分为生产性建筑:即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即民用建筑。

4、按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居住建筑:住宅、集体宿舍;公共建筑: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演出性建筑、体育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交通建筑、通讯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按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分类:分为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

按民用建筑层数分类:(居住建筑):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

(公共建筑)普通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实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构建的燃烧性能):不燃烧体、燃烧体、难燃烧体。

5、p8表1--16、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7、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位M,即1M=100mm8、扩大模数、分模数9、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分为方案设计、设计初步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10、气象条件:建设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是建筑设计的重要依据。

11、玫瑰图上的风向是指由外吹向地区中心,比如由北吹向中心的风称为北风。

玫瑰图是依据该地区多年来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的平均日数的百分数按比例绘制而成,一般用16个罗盘方位表示12、地震烈度表示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烈度在6度以下时,地震对建筑物影响较小,一般可不考虑抗震措施。

9度以上地区,地震破坏力很大,一般应尽量避免在该地区建造房屋。

因此,地震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地区均需设计抗震设计。

第二章13、从视听的功能考虑,教室的平面尺寸应满足以下的要求:①、为防止第一排座位距黑板太近,垂直视角太小而造成学生近视,因此,第一排的座位距黑板的距离必须不小于2.00m,以保证垂直视角大于45°②、为防止最后一排座位距黑板太远,影响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后排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0m③、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水平视角(即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的视线夹角)应小于30°1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一般民用建筑常采用墙体承重的梁板式结构和框架结构体系。

房间的开间、进深尺寸应尽量使构件标准化,同时使梁板构件符合经济跨度要求,所以较经济的开间尺寸是不大于4.00m,钢筋混凝土梁较经济的跨度是不大于9.00m,对于由多个开间组成的大房间,如教室、会议室、餐厅等,应尽量统一开间尺寸,减少构件类型。

15、门的宽度及数量:房间中门的最小宽度是由人体尺寸、通过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的大小决定的。

一般单股人流通行最小宽度取550mm,一个人侧身通行需要300mm宽。

住宅中卧室、厨房、阳台的门应考虑一人携带物品通行,卧室常取900mm,厨房可取800mm。

16、门的数量和宽度应按每100人600mm宽计算,并结合人流通行方便分别设双扇外开门于通道外,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400m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0m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17、门窗的开启方向一般有外开和内开。

18、浴室、盥洗室、厨房:厨房的布置形式有单排、双排、L形、U形等几种。

19、一般民用建筑常用走道宽度如下:当走道两侧布置房间时,学校为2.10~~3.00m,门诊部为2.40~~3.00m,办公楼为2.10~~2.40m,旅店为1.50~~2.10m,当走道一侧布置房间时,其走道的宽度应相对减小。

20、民用建筑楼梯的位置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等21、门厅:门厅作为交通枢纽,其主要作用是接纳、分配人流,室内外空间过渡及各方面交通(过道、楼梯等)的衔接22、P37图2-32第三章23、视线升高值C的确定与人眼到头顶的高度和视觉标准有关。

当错位排列(即后排人的视线擦过前面隔一排人的头顶而过)时,C值取60mm;当对位排列(即后排人的视线擦过前排人的头顶而过)时,C值取120mm。

以上两种座位排列法均可保证视线无遮挡。

24、一般情况下,当地面坡度大于1:6时,应做成台阶形25、房间的净高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距离。

26、房间净高应不低于2.20m。

27、室外踏步的级数常以不超过四级,即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大于600mm为好,室内外地面高差以不超过300mm为宜。

第五章28、基础:基础是房屋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结构,它的作用是把房屋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因此,基础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

墙和柱:墙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楼板层和地平层、楼梯和电梯、屋顶、门窗第六章29、墙体按所处位置可分为外墙和内墙。

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故又称为外围护墙。

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

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

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外墙俗称山墙。

按受力情况可以将墙体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两种。

承重墙直接承受楼板及屋顶传下来的荷载按照构造方式墙体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

按施工方法墙体可以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30、结构布置方式主要指承重结构的布置。

大量性民用建筑的结构布置方式通常可以采用墙承重和骨架承重两种方式。

常用的骨架承重方式为框架承重结构。

31、墙承重方式的墙体承重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32、结构抗震要求:①、强度要求:强度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②、刚度要求:墙体作为承重构件,应满足一定的刚度要求33、在地震烈度为7~9度的地区内,应设置防震缝。

在此区域内,当建筑物高差在6m以上,或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差较大,或者构造形式不同,承重结构的材料不同时,一般在水平方向会有不同的刚度,因此这些建筑物在受地震的影响下,有不同的振幅和振动周期,假如房屋的部分相互连接在一起则会产生裂缝、断裂等现象,因此应设防震缝,将建筑物分为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34、墙体作为围护构件应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

同时还应具有隔声、防火、防潮等功能要求。

35、防火要求:在较大的建筑中应设置防火墙,把建筑分成若干区段,以防止火灾蔓延。

根据防火规范,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最大间距为150M,三级为100m,四级为60m。

36、常用的实心砖规格为240*115*53(mm)37、砌块系列中主规格的高度大于115mm而小于380mm的称作小型砌块,高度为380~980mm的称为中型砌块,高度大于980mm的称为大型砌块。

使用中以中小型砌块居多。

38、一般情况下,1000mm以内的洞口尺度采用基本模数100mm的倍数,大于1000mm的洞口尺度采用扩大模数300mm的倍数39、墙段尺寸是指窗间墙、转角墙等部位墙体的长度。

墙段由块材和灰缝组成。

40、墙脚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内外墙都有墙角,外墙的墙脚又称勒角。

41、墙身防潮:当室内地面垫层为混凝土等密实材料时,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高于室外地面150mm,防止雨水溅湿墙面。

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时(如炉渣、碎石等),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60mm 处。

当内墙两侧地面出现高差时,应在墙身内设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并在土壤一侧设垂直防潮层。

42、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此种做法构造简单。

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3跟ф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

第三、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但有油毡隔离,削弱了砖墙的整体性,不应再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43、如果墙角采用不透水的材料(如条石和混凝土等),或设有钢筋混凝土地圈梁时,可以不设防潮层。

44、①、勒脚表面抹灰:可采用20厚1:3水泥砂浆抹面,1:2水泥白石子浆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

此法多用于一般建筑。

②、勒脚贴面:可用天然石材或人工石材贴面,如花岗石、水磨石板等。

贴面勒脚耐久性、装饰效果好,用于高标准建筑。

、勒脚用坚固材料:采用条石、混凝土等坚固耐久的材料代替砖勒脚。

45、散水应设不小于3%的排水坡。

散水宽度为0.6~1.0m。

46、图6——24的三个图的画法。

47、图6——26的散水图48、常见的过梁有钢筋混凝土过梁、钢筋砖过梁、平拱砖过梁、砖砌过梁等形式。

49、过梁宽度一般同墙厚,高度按结构计算确定,但应配合块材的规格,如60mm、120mm、180mm、240mm。

过梁两端伸进墙内的支承长度不小于240mm。

50、钢筋直径6mm,间距小于120mm,钢筋伸入两端墙内不小于240mm。

仅用于2m宽以内的洞口。

51、图6——31的钢筋砖过梁。

52、窗台可以用砖砌挑出,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

砖砌挑窗台施工简单,应用广泛。

根据设计要求可分为:60mm厚平砌挑砖窗台及120mm厚侧砌挑砖窗台。

53、墙身加固措施:①、在墙体上开设门洞一般应设门垛,特别是在墙体转折处或丁字墙处,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框安装。

门垛宽度同墙厚,门垛长度一般为120mm或240mm(不计灰缝),过长会影响室内使用②、当墙体收到集中荷载或墙体过长(如240mm厚,宽度超过6m)时应增设壁柱(又叫扶壁柱),使之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

通常壁柱突出墙面半砖或一砖,考虑到灰缝的错缝要求,丁字形墙段的短边伸出尺度一般为130mm或250mm,壁柱宽370或490mm(含灰缝)。

、圈梁是沿墙体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卧梁,圈梁设在房屋四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像箍一样把墙箍住。

块材墙应按楼层每层加设圈梁,以加强块材墙的整体性。

3层以下设1道,4层以上根据横墙数量及地基情况,隔1层或2层设1道。

在抗震设防区内,外墙及内纵墙屋顶处都应设圈梁,当地震强度为6度、7度时,楼板处隔层设1道,8度、9度时,每层楼板设一道。

而对于内横墙:6度、7度时,屋顶处间距不大于7m,楼板处间距不大于15m,构造柱对应部位都应设置圈梁;8度、9度时,各层所有横墙全部设圈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