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汉语复习提纲&答案

古汉语复习提纲&答案

古汉语1、认为凡可互相解释的同义词都是转注的学者是【段玉裁】2、下列文字中属于六国文字的是【蝌蚪文】3、下列作品中用楷书写成的是【钟繇《宣示表》】4、陆法言的作品是【《切韵》】5、《广韵》体例中以双唇塞辅音[p]、舌尖塞辅音[t]和舌根塞辅音[k]收尾的韵叫做【入声韵】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无为在歧路”的诗句格式是【三拗四救】7、“归”字的本意是“女子出嫁”,由此引申出“回家”再引申出“终”的意思,这种引申形式是【综合式引申】8、“诞”字有“欺诈”和“诚实”的意义,这种引申方法是【反向引申】9、《尔雅·释诂》:“乔、嵩、崇,高也。

”这样的训诂方法叫做【同训】10、“畏”、“恐”、“惧”都是第二人称代词,这组同义词的区别在于【语法功能】11、“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中的名词“东”字的用法是【名词作状语】12、“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动词“战”字的用法是【一般用法】13、“君子正其衣冠”中形容词“正”字的用法是【使动用法】14、“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中的“倍蓰”是指【一倍五倍】15、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16、内容可说是汉唐诸家关于文字训诂的总汇的辞书是【《经籍纂诂》】17、下列辞书中按形体编制的是【《连绵字典》】18、下列典籍中不使用周历的是【《吕氏春秋》】19、三国时周瑜大破曹操水军的著名战场是现在的【湖北嘉鱼县东古赤壁】20、下列哪个是孔子弟子颜回的字【子渊】21、提出图画与语言中的词结合的契机是用作族名族徽的图形的学者是【裘锡圭】22、狭义的大篆不包括【蝌蚪文】23、下列作品中用狂草书写而成的是【张旭《肚痛帖》】24、陈彭年的作品是【《广韵》】25、《广韵》体例中以次要元音收尾或无韵尾的韵叫做【阴声韵】26、被当做古诗的特点,但律诗却要求避免的诗句格式是【三平调】27、“归”字的本意是“女子出嫁”,由此引申出“回家”和“归属”,再分别引申出“终”和“藏”的意思,这种引申形式是【综合式引申】28、“兵”字本意是“兵器”,后有“士兵”的意义,这种引申方法是【相关引申】29、《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这样的训诂方法叫做【互训】30、“子”、“若”、“汝”都是第二人称代词,这组同义词的区别在于【感情色彩】31、“起死人肉白骨”中的名词“肉”字的用法是【使动用法】32、“孟子将朝王”中动词“朝”字的用法是【一般用法】33、“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中形容词“小”字的用法是【意动用法】34、“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中的“百二”是指【百分之二】35、我国的第一部词典是【《尔雅》】36、为读者阅读古籍及古典文史研究者展开工作提供辅助的综合性词典是【《辞源》修订版】37、下列辞书中按声韵编制的是【《佩文韵府》】38、下列典籍中使用夏历的是【《吕氏春秋》】39、苏轼《前赤壁赋》所记夜游之地是现在的【湖北黄岗县外古赤壁】40、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百里孟明视【姓百里,字孟明,名視】(一) 齐晋鞌之战——选自《左传·成公二年》1、请解释“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

”中“御”和“右”的意思。

御,动词,驾车。

右,車的右邊。

2、齐侯所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反映出齐侯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是什么?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3、请解释“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的意思。

穿上盔甲,手执兵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伤痛还不至于死,您(还是)努力指挥战斗吧!”4、齐侯在兵败后是怎样逃脱被俘虏的结局的?丑父(充齐侯)命令齐侯下车,往华泉去取水来给自己喝。

郑周父驾著齐君的副车,宛茷担任副车的车右,载上齐侯使他脱身。

5、在这场战争中,双方人员都有哪些值得称道的举动?(二)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1、郑庄公的生母被称为武姜,是因为什么原因?(战国以前女子必须称姓,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

)武姜,郑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2、请解释这句话“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先王规定的制度,大的都城不能超过国都三分之一……)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3、《春秋》记载此事为“郑伯克段于鄢”,其中蕴藏着怎样的褒贬含义?(郑庄公不能教导好弟弟,反而促成其叛乱,并且最后追到遥远的鄢地杀死了自己的兄弟,所以用爵位称郑伯。

两个相当的势力争斗,所以称为克,共叔段没遵守做王弟的规矩,生出谋反叛国的心理,所以直接称段。

孔子对此事抱着批评的态度。

)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意为大哥),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4、请翻译这句话“尔有母遗,繄我独无!”(你有母亲可以赠送(东西给她),我独独没有。

)5、看完全文后,你对郑庄公的行为如何评价?(优柔寡断或者心机深沉都可以作为评价。

)1.合音词与兼词兼詞: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

合音詞:合兩字之音。

比如“诸”字,书面上的文言词语,相当于“之于”或“ 之乎”的和音。

2、古音与今音古音:广义的古音包括上古音的声、韵、调,狭义的古音指以《诗经》、《楚辞》押韵为中心的先秦两汉韵,等于古韵。

今音:①现代的语音。

②指以《切韵》、《广韵》等的韵书为代表的隋唐音,跟以《诗经》押韵、《说文》谐声等为代表的“古音”(周秦音)区别。

3、叠音词叠音词,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造的词,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

通过叠音词的使用,能够传神地描写出人和物的音、形、情、态,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

文学作品中使用叠音词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4、综合式引申是鏈條式引申和輻射式引申兩種引申形式的交叉綜合。

5、词类活用古代漢語的實詞在一定的語境里往往可以臨時改變它的語法性質,既臨時改變它的基本語法功能。

7、声紐就是聲母,又稱聲和紐。

是指漢語音節中輔音開頭構建的分類。

8、连绵词兩個音節不同的單純複音詞10、大篆 31廣義大篆指小篆以前所有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古文等,狹義大篆指東周時期通行於秦國的文字,包括石鼓文,詛楚文,籀文。

四、应用题(一)十五年春,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

晋侯欲救之。

伯宗曰:“不可。

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天方授楚,未可与争。

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

’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君其待之。

”乃止。

使解扬如宋,使无降楚,曰:“晋师悉起,将至矣。

”(1)虽鞭之长,不及马腹:鞭雖長,達不到馬肚子。

(2)方:正在(3)授楚:保佑楚國(4)高下在心:遇事能屈能伸,全在心中有數(5)川泽:流水為川,聚水窪地。

(6)山薮: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澤。

(7)疾:疾害,毒蟲猛獸(8)含垢:含恥忍辱。

(9)如宋:到宋國。

(10)悉起:已全部出發3、请将上文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

宋国人派乐婴去晋国告急求援,晋景公想援救宋国。

伯宗说:“不行,古人说过:…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上天正在保硝楚国,不能同它争斗。

晋国虽然强盛,怎么能违背天意?俗话说:…高下在心。

‟河流湖泊能容纳污秽,山林草莽隐藏著毒虫猛兽,美玉隐匿著瑕疵,国君也可以含耻忍辱,也是上天的常规。

君王还是等一等吧。

”晋景公便停止了出兵。

晋国派解扬到宋国去,叫宋国不要向楚国投降,并说:“晋国军队已全部出发,快要到宋国了。

”(二)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1)受射:熟習射箭法(2)大入:大舉侵入(3)良家子:家世清白人家的子弟(4)用:因為,由於(5)杀首虏多:殺掉敵人的首級多(6)中郎:屬中郎令(7)从弟:堂弟(8)秩八百石:官階達到八百石待遇的地位(9)尝从行:經常跟隨文帝出行(10)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在衝鋒陷陣,抵禦防守以及格殺猛獸等方面表現出他的勇力。

3、请将上文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杀敌斩首和虏获多,做了汉朝的中郎。

李广的堂弟李蔡,也作了郎官,他们都是武骑常侍,俸禄八百石。

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五、问答题1、清代说文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解字注》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试论古今词义的异同并加以举例说明3、试论《说文解字》此书的作者、写作目的、编写体例及主要功绩303漢許慎,宋徐鉉等校訂。

目的:在於探討字源,講明字體的結構和本義,是我國最早的有系統的文字學著作,也是第一部字典。

全書十四卷,合序目一卷,為十五卷,共收9353字。

排列從一部到亥部。

其他部首大致是聚形繁聯,共540個部首功績:創立部首,開始有了系統的分類,排列和檢索的方法。

以小篆為據,確立六書體系,有了六書理論,開始建立起文字學保存篆文的寫法系統,可以作為研究商周古文的參考保存漢以前的古訓古音,為漢語的詞源學和古音學提供參考資料4、试论古人姓、氏、名、字、号的区别与联系,并加以举例说明。

328姓是一種族號,氏是族裡各分支的名稱。

如周人姓姬,其分支有孟氏,季氏,孫氏,游氏。

齊人姓姜,其分支有中氏,呂氏,許氏等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

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

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飞”是名,“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

又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