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尾矿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尾矿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尾矿库突发事故应急预案预案编号:四方山铁矿[2009-003](2011年修订)预案编制人:辛春生高同明孟相森尾矿库防汛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保证通化县四方山铁矿尾矿库安全运行,对其重大突发灾难性事故高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0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和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办函[2004]33号)《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尾矿设施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尾矿库安全管理规程》(AQ2007-2006)《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2006.4.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吉林省安全生产条例》《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四方山铁矿尾矿库突发安全事故灾难应对工作。

尾矿库应急预案主要适用以下事故范围:(1)库水位超警戒线,洪水漫顶;(2)排水设施堵塞、损毁;(3)坝坡深层滑动,坝体塌垮;(4)坝体渗水管涌、沼泽化;(5)坝体裂缝扩展;(6)地震等因素引起的事故。

本预案规定了四方山铁矿尾矿库发生重大事故(事件)后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挥事故应急救援行动的管理内容和要求,规定了日常应急管理工作中单位和部门的职责以及应做的工作。

1.4 预案体系本预案是四方山铁矿预案体系中的一个专项预案。

1.5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为保障员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将最大限度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和科学指挥。

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党的统一领导和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下,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尾矿库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处理工作,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实行企业内各级行政长官负责制。

有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依法规范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措施及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工作。

做到“平时有备、战时不慌,紧张而不乱”。

2 尾矿库概况2.1 尾矿库址通化县四方山铁矿尾矿库地址位于吉林省通化县大安镇湖上村西侧的苇塘沟内,距离沟口约1Km处,南距通化市约35Km,区域行政隶属于通化县大安镇管辖,其大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26°3′45″,北纬41°55′00″。

2.2 尾矿库现状尾矿库以完成二期扩建工程施工,现已通过上级有关部门验收。

尾矿库大坝坝顶高度为40.5米,坝宽为31米,大坝总长为490米;外坡比为1∶1.8,内坡比为1∶1.5,干滩长度夏季平均180米,冬季平均长度250米;最小安全超高(干滩至坝顶高)为5米;该尾矿库被定为四等库。

2008年5—10月份,投资300万元完成尾矿库排洪系统的施工(排水井、连接管、排水隧洞),其中,排水隧洞总长470米。

尾矿库初期坝及二期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均由有资质的单位承担。

2.3尾矿库周边情况(附件5库区及周边环境平面图)该尾矿库属山谷型尾矿库,山谷东西走向。

库区南侧50米以外的山坡上由西向东依次分布着小房子矿区630井口、矿油库、选矿厂及企业办公、生活区域;北侧为山坡,无居民及其它建筑设施;上游(西侧)距库区水面200米以外,为苇塘矿区690井口(已闭井);大坝下游(东侧)从350米开始至2500米内,有居民121户,其中:湖上村四组常住居民87户,外来务工人员暂住户34户;人口总数:436人,其中:常住人口340人,暂住人口96人。

另外,矿区属地湖上村委会办公楼也在该区域范围内。

2.4尾矿库安全度和存在问题分析及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2.4.1尾矿库安全性辨识尾矿库是矿山重大危险源之一,尾矿坝的失事是一种灾难严重的重大安全事故,它将给国家、企业、当地居民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甚至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

尾矿坝溃决多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①设计基础资料不完善,没有符合实际的工程地址资料,坝基处理不到位。

②设计考虑不周,缺乏详尽的计算,结构物设计不合理,结构强度不满足要求,导致构筑物破坏;坝体缺少必要的排渗设施,造成浸润线抬高形成管涌或坝体沼泽化,致使坝体塌滑;排水构筑物泄洪能力不足,泄洪不迭,酿成洪水漫顶,使坝体溃决。

③施工质量不佳,没有按设计要求施工,地基处理不好,结构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不履行相关技术规范规定,材质低劣,材料标号不符合设计要求,坝体堆筑边坡过陡,碾压不密实等都将酿成工程隐患。

④生产管理欠缺,无序放矿,不按标准筑坝,缺少必要的、经常性的检测和维护,缺少安全防范意识。

⑤超标降雨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等都将影响尾矿库的安全度。

每一方面不足都有可能酿成事故带来重大灾难。

2.4.2可能存在的问题(1)尾矿堆积坝堆积不规范,坝坡较陡,坑洼不平,坝面易积水,堆积坝表面未覆土压护,易扬尘污染环境,坝面无排水沟,暴雨易冲刷坝面形成拉沟造成尾砂流失。

(2)坝体外坡比较小,直接影响坝体的坚固程度。

(3)尾矿坝是两个矿集中放矿,造成尾矿排放不均匀,形成扇形坡、偏滩,或形成矿浆沿堆积坝根横向流动冲刷堆积坝根部,另外集中放矿会造成库区沉积滩尾砂粗细颗粒分布不均,影响坝体强度。

(4)坝顶缺少照明设施,不利于尾矿坝夜间巡视和监护。

(5)尾矿库管理人员和库工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持证上岗作业。

2.4.3安全技术措施(1)放缓堆积坝外坡坡度,达到设计要求;(2)平整堆积坝表面及时覆土,种草植树,同时增设纵横排水沟;(3)采取上游放矿法,人工堆筑堆积坝;(4)增加放矿口,促使尾砂均匀沉积,粗颗粒沉积于坝前,细颗粒沉积库内,增强堆积坝稳定性;(5)堆积坝外坡设置浸润线观测孔,随时监测坝体浸润线的变化,平时每周或半月监测一次,雨季每天监测一次,做好记录;(6)在初期坝轴线两端,人畜触及不到的山岩上设固定标桩,在坝体上设检查标桩,用以监测坝体位移。

位移观测每季或半年观测一次;(7)排水井、排水隧洞及库区导流管(槽)必须认真检查,是否有淤堵和泄流不畅现象;(8)设置坝上照明和通讯设施,配备专职看坝、护坝工,并持证上岗;(19)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10)在排水井井体上设置明显水位标尺(以红白两色显示为宜)以观测库区水位变化;(11)险情难以控制时经请示批准可在库区适当位置开口放水,确保坝体安全。

2.5险情预测、预防、治理和抢护2.5.1尾矿库的最大危险尾矿库的最大危险为洪水,做好洪水的预测和预防尤为重要应同当地水文、气象部门保持联系,尤其雨季应经常沟通,捕捉水文、气象信息,预测雨量的大小和洪水涨的可能性,准确判定对尾矿库安全的危险程度,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2.5.2经常检测经常检测坝体浸润线的变化,浸润线过高时及时采取排渗措施。

2.5.3尾矿坝的安全抢护(1)洪水漫顶洪水漫顶易造成坝体溃决,是尾矿库最大的灾难性事故,将冲毁村庄等公用设施,淹毁农田,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①以土石或尾砂装袋临时加高坝体,阻挡洪水从坝顶下泄;②经请示上级批准,可在库区单薄、低短的山坳炸开缺口或在全部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在远离堆积坝主坝处推开缺口泄洪,确保主坝安全。

(2)坝体渗水、管涌及沼泽化坝体渗水、管涌及沼泽化主要是因为库区水位过高,库内水压过大,坝体排渗不佳,致使浸润线抬高,导致浸润线从坝坡逸出造成的。

可采取降低库水位,延长干滩长度,减小水头;采取适当排渗措施,增设水平排渗管,打竖向排渗井,机械降水,或以土工布或砂石料覆盖以块石压坡,阻砂导流。

(3)坝体塌滑采取放缓边坡防止继续滑动,并采取后戗加固坝体,后戗应以石料堆筑,增大抗滑阻力,降低坝体浸润线,减少滑动高度。

(4)地震危害地震危害属自然灾害,可采取堆积坝削坡,使坝体边坡放缓,对堆积坝外坡坡脚增设土、石料压坡配重,或对坝体采取加密处理,或降低库内水位增设排渗设施,降低坝体浸润线。

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机构及职责四方山铁矿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专家咨询组、现场应急指挥部及各单位应急组织机构等组成(见图3—1)。

(图3—1)3.2 应急指挥部构成及职责(1)人员组成四方山铁矿成立由矿领导、机关部室负责人、部分机关部室分管业务领导、相关单位主要领导、技术专家、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为四方山铁矿应急工作最高领导组织。

总指挥:矿长、书记副总指挥:副矿长、工会主席、副书记、安全保卫科科长指挥部成员:安全保卫科、采矿车间、选矿车间、车队、采矿车间技术科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四方山铁矿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联系电话(见附件1)(2)职责:①研究确定四方山铁矿应对突发事故的重大决策;②负责组织指挥四方山铁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包括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物资救援等);③审定重特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发布等事宜;④批准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调整和终止。

3.3 应急办公室的构成及职责(1)组成应急办公室是四方山铁矿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在四方山铁矿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四方山铁矿应急办公室设在四方山铁矿安全保卫科,主任由(工会主席、书记)担任,(值班电话:0435-)。

(2)职责:①传达落实四方山铁矿应急指挥部有关应急工作指示;②统一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四方山铁矿突发事故应急工作;③收集有关应急工作情况,发生突发事件时接受报告、传递信息、组织联络应急状态下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及协调,协调企业外部应急救援力量;④组织、协调应急预案制定、修订、审定和培训。

3.4 专家咨询组(1)组成专家咨询组由地质、测量、财会、机械、采矿、电气、选矿、爆破等专业的专家组成。

专家咨询组人员名单见(附件2)。

(2)职责:①参及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查和抢险方案的制定实施;②为现场应急处置、救援工作提出科学可行方案或建议;③对重大突发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救灾方案、处置方法、灾害损失和恢复方案等进行研究、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