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同步检测及答案解析一、语用小题夯基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B.批大卻,导大竅,因其固然导:引导C.族庖月更刀,折也族:众D.谦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其印为予群从所得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苛政猛于虎也C.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常以身翼蔽沛公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视为止,行为迟B.虽然,每至于族C.依乎天理,批大卻D.未尝见全牛也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良庖岁更刀,割也A.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B.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C.足之所履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A.良庖岁更刀,割也B.技经肯綮之未尝C.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D.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B.“庖丁解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生动直观,使抽象的“道境”形象化。
C.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二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三为“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
D.文章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以此表明主旨。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7.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
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
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答:8.仿照下面关于孔子的一段话,写一段关于庄子的话。
(略)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不一定要与例二、类文阅读拓展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
”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
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
吾王所见,唯剑士也。
”庄子曰:“诺。
周善为剑。
”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
”庄子曰:“请治剑服。
”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
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愿得试之。
”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
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
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
”庄子曰:“望之久矣。
”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
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
”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
”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日:“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
宰人上食,王三环之。
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庄子·说剑》,有删节)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B.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C.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D.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子:又称王储、皇储或储君,是中国古代王朝中王位或皇位继承人的称谓。
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太后,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B.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
秦以后,除奴婢外,无官、爵及秩品者均泛称庶人。
C.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等。
D.宰人:周代冢宰的属官,后泛指官员。
也指掌管膳食之官。
文中指厨师。
11.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译文:(2)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译文:三、仿真高考提能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
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蒼无背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
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
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
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节选自《庄子集释》,有删改)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B.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C.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D.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皆/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竖子,意为小子,对人的蔑称。
B.明日,意为第二天,与“旦日”意思相近。
C.神农,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神农大帝”等。
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D.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
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山中大木因“不材”得以保全,而雁因不能鸣却被杀,庄子认为只有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才能免于累。
B.山木和雁的命运,给人的启示就是:人生于世,凶险太多,有很多时候我们也很难判断出怎么做才能避免危险。
C.庄子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彻底摆脱现实社会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D.人类与万物又有所不同,比如说贤能就可能受到谋算,无能又会受到欺侮,所以说不可能“得而必”'。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译文:(2)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译文:参考答案l.选B B项,导:顺着、循着,这里指引刀而入。
2.选D D项,介词,用。
A项,介词,替/介词,被。
B项,介词,从/介词,比。
C项,转折连词,可是/表示修饰的连词,可译为“地”。
3.选D A项,古义: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B项,古义:虽然是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C项,古义:指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
4.选A A项和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B项,名词的使动用法,让……做王。
C项,名词作动词,踩。
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5.选A A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
B项,宾语前置句,即“未尝技经肯綮”。
C项,省略句,“怵然为(之),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D项,宾语前置句,“是以”即“以是”;状语后置句,“发于硎”是“于硎发”只有前两种对比,“‘庖丁解牛’与文6.选C 惠君治国对比”属无中生有。
7.解析:寓意表达题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透过现象提取带有普遍性的哲理,二是揭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讽刺意义。
参考答案:没得到的总比已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的。
8.解析:仿写时注意句式结构和内容,句式结构不要求完全相同,但也是越接近越好;同时内容要体现庄子的特点并且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庄子是一首悠扬的歌,从人的心灵深处唱起,响彻九万里的山山水水,恣情挥洒,浩荡奇警,教我们感慨世人之数数然,赞叹圣人之游无穷。
9.选C“一旦”的古义和今义相同,都是表假设的连词,不会单独成句,由此断定B、D两项错误;“头”“鬓”“冠”皆与须发相关,宜为一个整体,故断定A项错误。
正确的断句应为: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
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10.选AA项,“其地位仅次于皇太后”错,应该为“其地位仅次于皇帝”。
11.选BA项,原文第三段“臣之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说的是庄子的剑。
C项,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庶人之剑。
D项,主旨是劝说赵文王要在其位谋其政,做君主应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