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3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3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来源:山西中公教育网一、假如你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对“给定资料1~2”反映的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20分)要求:问题全面准确,对策建议具体可行,不超过400字。

【中公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审清题意阅读题目,首先可以确定作答任务是归纳“新时代工人面临的种种问题”,并需要“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其次,确定作答范围,本题的归纳问题的作答范围是要根据“给定资料1~2”,提出对策建议的作答范围是“给定资料6~7”;最后,要注意作答要求,本题要求答案要问题“全面准确”,对策建议“具体可行”,字数不能超过400字。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给定资料1主要讲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人内涵的变化。

在本条资料的结尾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本题中的归纳问题主要来自于给定资料2。

给定资料2第二段的“由于植被稀少,工业园区被巨大而又沉闷的灰色笼罩”指出了新工人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

给定资料2第四段的李姓男员工和小王两个人的话,“我们四周是高高的围墙,还有铁丝网”“有时我会想,我们是不是和电影中的夏尔洛很像?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我们!”“对自由、个人尊重越来越重视”指出了新工人面临的问题:一是工作环境不自由;二是缺少关心。

给定资料2第五段的“中国工人获得了美国时代周刊的认同,却没有在中国获得普遍的认同”“中国的工人,现在基本成了流水线操作者的代名词”“中国的工人,需要时代的认同,需要社会的尊重,还需要有发自内心的骄傲”。

这说明,新工人面临职业技能低和社会地位低的问题。

给定资料6借助德国的克里斯蒂安的故事,向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启示。

给定资料6第二段的“德国制造业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另外,企业还提供实习场所”“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荣誉,当然企业也会享受到国家的经费补贴”“职业培训中心也应运而生”。

这启示我们:一是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要鼓励企业提供实习场所,以及发展职业培训中心。

给定资料6第三段的“无论是联邦政府、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工商协会,各司其职,目的只有一个:培养技术型人才,保持德国竞争力”这告诉我们:要建立政府、企业、工商协会协同合作的职业培训制度。

给定资料7的两段分别介绍了老梁的自主创新和宝钢集团的依靠职工实现利润的事例,这启示我们:要树立企业职工自身的积极性,建立创新激励体系。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对以上进行合并、加工,梳理作答逻辑,即可得到答案。

考生要注意答案既要有对问题的概括,又要明确提出对策,要主要问题与对策的一一对应,同时注意作答字数。

【参考答案】问题:一是技能不高。

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教育,基本是流水线操作者。

二是工作环境缺少自由。

工业园区内围墙及铁丝网,戒备森严,使工人感受不到自由。

三是社会地位低。

在一些人眼中,工人是不需要多高技术的作业者,得不到普遍认同和尊重,工人缺少尊严。

对策如下:一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发展职业技术学校,扩大职业教育覆盖面,缩减技能培训费用,引导人们参加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提高技术工人待遇,使其赢得社会尊重。

二是建立职业培训制度。

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督促企业不断更新培训岗位,对提供培训场所的企业给予荣誉和补贴,由工商协会监管企业。

政府、企业、工商协会各司其职,培养技术型人才。

三是引导企业建设人性化管理制度。

丰富员工文体活动,加强内部交流,引导企业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四是调动企业职工自身的积极性,建立创新激励体系。

加大企业职工自主创新奖励额度,逐步形成深入的创新体系和协同创新机制。

二、“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

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

(15分)【中公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审清题意根据题干根据给定资料3—4,对“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说明此题属于归纳概括题型。

题目要求全面准确,所以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成因,解决措施都应该加以说明,并强调答案逻辑性要强,答题结构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材料三,列举一家知名企业“盛昌”由盛转衰,并指出企业现在面临着极大困境:用工成本很高,加薪是找死,不加薪是等死。

通过这一个例,引出了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和困境,继而分析:我国曾是“世界工厂”,这些制造企业靠的仅是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但随着劳动力优势的逐渐丧失,一度曾把为世界品牌代工视为骄傲的工厂,现在不得不面临疲于维持的状态,甚至破产。

最后得出结论:靠廉价劳动力优势支撑起来的国家经济发展,如同竭泽而渔。

材料同时列举A市制造业探索转型升级的例子,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指出了解决制造业困局的方法: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塑造起自己的品牌。

由材料三可以找到“人口诅咒”问题出现的原因:由于我国现在劳动力短缺,仅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在国际竞争中失去了竞争优势;影响:继续靠廉价劳动力优势支撑起来的国家经济发展难以维持,甚至破产,继续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将竭泽而渔。

材料四,主要讲了某大学陈博士提出的“资源诅咒”、“石油诅咒”,从侧面对题干中“人口诅咒”的定义进行说明,材料还指出:劳动力短缺会促使我们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综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可提出的解决“人口诅咒”的对策主要是:对企业来说,应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养,注重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品牌;对整个行业还说,制造业应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对企业职工来说,应增强自身技术水平。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按照“人口诅咒”的定义——问题分析及影响——对策的思路组织【参考答案】人口诅咒”是指我国制造业过分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久而久之失去了创新能力,在人口红利枯竭时陷入发展困境。

我国一度是“世界工厂”,制造业仅是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

当下劳动力短缺,制造业成本上升,“人口红利”优势逐渐丧失。

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已使企业难以发展,继续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将竭泽而渔。

对此,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强员工技术能力,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塑造自己的品牌。

三、假设你是某企业的一名工会干部,在学习了“给定资料7”后,请你写一份倡议书,号召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创新。

(25分)要求:定位准确,语言生动,具有号召力,不超过500字。

【中公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审清题意本题要求以某企业工会干部的名义,写一份号召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创新的倡议书。

作答时注意题目的作答要求,即定位准确,语言生动并且有号召力,这与题干中所给出的内容是相符合的。

这里的定位是指倡议书的对象是某企业的职工,所以倡议书的语言不能太官方、太生硬,要吸引人,要生动。

不过既然是倡议书,所以一定要注意有号召性,号召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创新。

此外,还要注意字数的要求是不超过500字,不要在字数上面丢分。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从题干中我们得知答案的要点集中在给定材料7中,所以我们重点梳理材料7的有关内容。

材料7的第一段主要是讲述一个案例,浙江Z公司的组长老梁,在工作实践中发挥工人的自主创新作用,为企业节省了生产成本。

而且,从老梁身上我们能看出来新时代工人的价值观的变化,他们不再把自己当成生产工具,二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个体,在价值观的带动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新时期工人的新定位。

材料7的第二段就是讲宝钢集团的“蓝领创新”,工人在生产一线中,进行发明创造,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利润。

并且,工人之间能够发挥传、帮、带的精神,将“蓝领创新”能够得以推广。

而且,企业也能够给工人提供创新的平台,建立激励体系,激发工作创新的积极性和潜能,最好的诠释了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如何依靠职工得到更好的发展。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将上述要点进行整合,突出重点,同时做到内容全面和条理清楚,倡议书的用语要有号召性,语言生动准确。

【参考答案】致全厂工人的一封信全厂的工友,你们好!爱岗敬业、自主创新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能使我们自身摆脱“流水线生产工具”的身份,最大化实现个人价值。

目前我厂面临转型升级的考验,亟需高技术水平的人才。

在此号召全厂工友,要爱岗敬业,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共同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爱岗敬业、自主创新需要工友转变价值观,将自主创新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对自我的重新定位。

爱岗敬业、自主创新需要工友不断在岗位中学习,在一线中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不断开拓创新,为企业创造效益。

爱岗敬业、自主创新需要工友带头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发挥团体的跨岗位、跨区域、跨专业的协同机制。

爱岗敬业、自主创新需要全厂上下尊重工友的主体地位,尊重工友的首创精神。

为此,我们会努力不断完善体制,鼓励大家积极创新,将创新融入到我们的企业文化之中。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职工是创新的灵魂,岗位是创新的源泉。

广大工友要爱岗敬业,不断发挥自主创新的潜能;企业领导会切实完善工友自主创新机制,尊重大家的首创精神,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迎接企业发展新篇章而共同努力!。

XX市总工会XX年XX月XX日四、请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40分)要求:(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3)语言流畅,1000~1200【中公写作思路】本次考试的文章写作要求考生以“新时代的工人力量”为题进行论述,从题干要求来看,本题属于命题作文,考生在写作之前通过阅读给定资料,可以得知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而与此同时如何加强人才建设和培养新时代工人成为关键任务。

给定资料中提供了许多国外在发展制造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考生要吃透给定资料的内容,可以选取切合“新时代工人力量”的相关部分进行写作思路拓展和相关借用。

这里提供一种写作角度,考生可以根据已给题目,把文章写作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建国之初的旋律引入话题,其次阐明展现新时代工人力量的背景和意义,再次从“搭建合理的政策框架体系”、“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以及“构建全方位创新体制”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最后通过展望进行收尾。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作答要求,中心明确,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有说服力及语言流畅,另外字数要控制在1000~1200字。

【参考例文】新时代的工人力量“咱们工人有力量!”上世纪50年代,一首铿锵有力的歌,唱响了新中国工人的光辉形象。

在如今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大时代,工人也应与时俱进,在变革的经济大潮之中呈现别样动人的精神风貌。

随着时代更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仅靠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中国制造”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职工是创新的灵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