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组织体系
中美法院组织体系的宏观比较与思考
美国法院组织由两大部分构成:联邦法院系统和州法院 系统。联邦法院系统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联邦上诉法院和 联邦地区法院组成。联邦最高法院由合众国宪法设立,下级 法院由国会法律设立。联邦一审法院由设在各州的美国地区 法院构成,称地区法院。地区上一层为“美国上诉法院”, 上诉法院目前设有11个。上诉法院的管辖地区称为“巡回 区”,一个巡回区可能管辖几个州的地区法院的上诉管辖。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由合众国宪法设立,是终审的上诉审法院。 此外,美国国会还设立了一些专门法院来处理特殊案件:联 邦索赔法院(华盛顿)、联邦关税法院(纽约)、联邦关税 和专利上诉法院、联邦军事上诉法院。关于州法院,美国所 有各州均有一个各自完整的司法组织系统,大多数州的法院 由三级法院构成,也有的州仅为两级。一审法院有称为地区 法院、巡回法院、高级法院,有的州如纽约州就称最高法院。 设三级法院的州中间层次为中级法院,就是上诉审法庭,有 的称上诉法院。州的司法终审法院是州最高法院,但名称并 不一致。
第二十四条 中级人民法院审判下列案件: (一)法律、法令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 件; (二)基层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 (三)对基层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 件和抗诉案件; (四)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 抗诉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对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 件,认为案情重大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 时候,可以请求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
专门人民法院
1、军事法院 2、海事法院 3、森林法院 4、铁路运输法院
军事法院是基于军队的体制和作战任务的特殊性而设立的。 其具体任务是通过审判危害国家与损害国防力量的犯罪分 子,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法制和军队秩序,巩固部队 战斗力,维护军人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打击敌人,惩 治犯罪和保护人民,宣传社会主义法制是军事法院的基本 职能。 军事法院分设三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各大军区、 军兵种级单位的军事法院;兵团和军级单位的军事法院。 军事法院设院长1人,副院长1人;两个审判庭,各设庭长1 人、副庭长1人,审判员和书记员若干。大军区、军兵种级 单位军事法院和兵团、军级单位的法院,均设院长1人和审 判员、书记员若干人。 各级军事法院均设立审判委员会。其任务是讨论研究重大 或疑难案件及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审判委员会会议 由院长主持,本级军事检察院检察长亦可列席会议。 军事法院的管辖范围,仅限于受理特定的刑事案件,即: 现役军人的刑事案;军队在编职工的刑事案;最高人民法 院授权审判的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的职责权限
⑴审判下列案件:法律、法令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和它认为 应当由自己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对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 判决、裁定不服的上诉和抗诉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 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⑵核准死刑。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各高级人 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依法判决和裁定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 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十条 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 审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 基层人民法院对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认 为案情重大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可以请 求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 第二十一条 基层人民法院除审判案件外,并且 办理下列事项: (一)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 事案件; (二)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三)高级人民法院二十五条 高级人民法院包括: (一)省高级人民法院; (二)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三)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 第二十六条 高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 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 高级人民法院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 经济审判庭,根据需要可以设其他审判庭。
中国的法院组织根据宪法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 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宪法第124条)。 除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唯一的终审上诉审 法院外,分为地方法院和专门法院两套系统。地方法院分为 三级,分别称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 院。地方法院的设置以相对应的政府行政权的管理区域为基 础。基层法院指设在县、自治区,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法 院;中级人民法院设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较大的市和自 治州。高级法院设在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一级。专门人民法 院是中国法院系统中一个组成部分。“专门”这一概念专指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需要加以解释而决定设立的特殊管辖 法院。目前的专门法院有下列四种:军事法院、海事法院、 铁路运输法院、森林法院。军事法院分为三级。海事法院的 审级相当于地方中级法院,作为一审法院,其上诉法院为地 方高级人民法院;铁路运输法院设有二级:铁路运输基层法 院和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其中级法院的上诉审法院为地方高 级人民法院。
一、中国司法体系的组织架构
我国司法机关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审 判系统(即法院系统),一个是检察系统 (即检察院系统)。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 管理机关即司法局是典型的行政执法机 关,我们可以称这两个机关是政法机关, 但不能称这两个机关是司法机关。
中国的人民法院的组织体 系分为四级,即设基层、中 级、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 并设军事、铁路、水运等专 门人民法院。
(二)中级人民法院
第二十二条 中级人民法院包括: (一)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 民法院; (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 (三)省、自治区辖市的中级人民法院; (四)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第二十三条 中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 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 中级人民法院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 经济审判庭,根据需要可以设其他审判庭。
⑶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⑷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发现确 有错误,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
⑸对于在法院审判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 释。
最高人民法院的机构设置
立案庭 刑事审判第一庭 刑事审判第二庭 民事审判第一庭 民事审判第二庭 民事审判第三庭 民事审判第四庭 行政审判庭 审判监督庭 执行工作办公室 研究室
森林法院的任务是保护森林,审理破坏森 林资源案件、严重责任事故案件及涉外案 件。 基层森林法院一般设置在某些特定林区的 一些林业局(包括木材水运局)的所在地; 在地区(盟)林业管理局所在地或国有森 林集中连片地区设立森林中级法院。
铁路运输法院分设两级,即铁路管理局中级铁 路运输法院和铁路管理分局基层铁路运输法院。 中级铁路运输法院的审判活动受所在地高级人 民法院监督。 铁路运输法院院长由所在地人大常委会主任提 请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免,副院长、庭长、副庭 长、审判员由院长提请所在地人大常委会任免。 铁路法院内设刑事法庭、经济法庭和民事法庭。 其管辖范围为:第一,发生在铁路运输线上的 民事、刑事案件;第二,铁路局在编职工的民 事、刑事案件;第三,与铁路运输部门有直接 关系的经济纠纷案。
第二十七条 高级人民法院审判下列案件: (一)法律、法令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 件; (二)下级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 (三)对下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 件和抗诉案件; (四)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 抗诉案件。
(四)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于1949年10 月22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相关规定,最高 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 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院长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 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
(一)基层人民法院
第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包括: (一)县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 (二)自治县人民法院; (三)市辖区人民法院。 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和审 判员若干人组成。 基层人民法院可以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和经 济审判庭,庭设庭长、副庭长。 第十九条 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 况可以设立若干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 组成部分,它的判决和裁定就是基层人民法院的判决和 裁定。
海事法院管辖第一审海事案件和海商案件, 不受理刑事案件和其他民事案件。各海事法 院判决或裁定的上诉案件,由所在地高级人 民法院受理。 海事法院下设海事审判庭、海商审判庭及研 究室和办公机构。海事法院设院长1人,副 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海事法 院院长由所在地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提请本 级人大常委会任免;副院长、庭长、副庭长、 审判员和审判委员会委员,由海事法院院长 提请所在地的市人大常委会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