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话题作文4篇
中国人,怕是最崇尚古代文化了。
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的取舍,确是个值得探讨的
问题。
清朝书法家翁方纲和刘墉,一个对古人书法刻意求似,一个却博采众长,自成一体。
翁问刘:“哪一笔是学古人的?”刘反问翁:“哪一笔是自己的?”这在文坛的记录中留下
了诙谐而又富于哲理的一笔。
人们总是喜欢以古为师,但只有在“师古”的基础上,求不同,求发展,才会有独特
的风格,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翁方纲师古而形似神似,固然值得称道;但刘墉师古而不泥古,在古人字体的神韵中,加入自己的风格,则尤为可贵。
因为只有这样,书法才会发展,才有前途。
事实上,翁方纲所崇尚的欧体也正是当年欧阳洵融各家笔意而成的。
因此,世上没有靠描摹而成的风格,没有因刻意求似而成的大作。
梵高,正因他狂放不羁的用色和汪洋恣肆的激情,结合着他古典绘画的功底,才做出
了万世流芳的《向日葵》;毕加索,凭着自己敏锐的感知,才步出传统油画的道路,而成
为不朽的印象派大师。
当音乐学府的老教授们面对电声乐器,大叹“世风日下”的时候,
理查德·克莱德曼大胆地把所学的巴赫和肖邦用新乐器结合,才有了如此深邃宜人的《星空》。
古文化,是历史沉淀出的精华,是一个学者、艺术家必备的素养和基础;而创新,
不泥于古的精神,则是他们的灵魂。
曾听说,有伪造名画的画师,他们的作品可以假乱真,令人难辨真伪,技艺也该是叫人叹服的了。
但他们不是大师,因为,那作品是“人家的”。
创新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了。
艺术上是这样,在生活、社会各个方面,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历史车轮不断向前,正是因为有了吸收和舍弃,才有了新
事物。
工业大革命时,人们不局限于仅用手工劳作,才去发明机器;人们不局限于仅在地上
行走,才去研制飞机;人们不局限于仅用煤作能源,才去探索电力的奥秘……如今,人类
已可以遨游太空,而无数科学家却仍在努力地探索着,在研究、发展新的、更科学、更普
遍的规律,让人类社会不断向前。
我们不能没有历史,但也不能忘记,那仅仅是古人的业绩。
君不见“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只有师古而不泥古,推陈出新,才有存在和发
展的可能。
我们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不拘一格”,敢于质疑,敢于放开思路,敢于创新。
一味拘泥于书本和公式,只会变得头脑僵化,不适应日新月异变化的大世界。
有人说,学会创新才能立足于世界不败之林,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开拓。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
文学上需要创新,产业上也要创新。
只有学会创新,才能不被潮流落下,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钱钟书先生曾在《论中国诗》一文中提到“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
这仅仅是因为中国诗一蹴就达顶峰,而后来的诗人多是沿用前人的套路来吟诗作赋,很少
有人能够突破前人的束缚而学会创新,所以后来的很多诗也就失去了其意义所在,让人觉
得空洞、乏味。
文学也是如此,一旦有什么掀起了浪潮,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去争先恐后
的追逐。
而这其中更多的是忘却了其本身的价值,盲目追随。
事实证明,这些套用别人的
东西,不自主创新的东西往往经不过时间的冲刷,就被遗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见天日。
要学会创新,来提高作品的内涵,使之不落于俗套之中。
在中国的动漫市场也可见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
很
显然,上个世纪的动漫也早已不再适用于这个时代的需求。
我们不仅要在历史中寻找素材,更要立足于生活,从实践中学会创新。
只有那样,才能与外来动漫有底气竞争。
如果没有
创新,我们的动漫产业必然会在世界的浪潮中被淘汰,跟不上前进的步伐。
所以,学会创新,是竞争的必备条件。
在产业中,因为不断创新而取得辉煌成就的企业不在少数。
而也有许多企业因固守传统,不懂得去创新,依靠自己原来的东西,完全适应不了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
也许曾经
辉煌过、灿烂过,但是逐渐走向衰亡是必然的。
而国内的很多自主创新企业,如海尔、奇瑞,它们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如此迅速,超过更多的企业,是因为懂得创新的意义所在。
所
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对一个来说,创新很重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新也很重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只有不断创新,自力更生,不依靠别国,才能立足于世界不败之林!
换一种思维方式,你将收获更多。
————题记
青蛙蹲在井底,它看到的永远是一成不变的那一片蓝天,乌鸦投石溢水,它得到的永
远是不停投石的劳累。
如果青蛙跳出井底,它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如果乌鸦用一根吸管,它将立刻喝到瓶内的水,一次蹦跳,一根吸管,就能改变它们的生活。
小时候,我喜欢玩一种游戏,就是在一个四方的盒子里,把纸团沿着一条直线吹过盒
子的四周,这是一个很无聊的却也很困难的游戏,纸团比较轻,如果从盒子的一边吹向另
一边,吹的力度大了就会偏离边线,吹的力度小了,他就纹丝不动,因此,要想让纸团从
盒子的一角滚向另一角是非常困难的。
那时候玩性比较大,也很有耐心,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吹着,有时因为纸团照正确路线
滚动了一点点,便能高兴的蹦起来,但始终无法掌控力度的大小,纸团如果想滚遍四周几
乎是不可能的。
那天父亲走到我的身边,看到了我一遍遍不停的吹着却无法成功,父亲问我:“你有没有想过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方法让纸团可以沿着四周走?”我大惑不解,
这时父亲从口袋里拿出了两块磁铁,把其中的一块包在纸团里,然后放进盒子的一角,另
一块磁铁放在盒子底部与磁铁相对应的部位,手顺着盒子的边角轻轻滑动底部的磁铁,然
后盒子里的纸团也跟着从盒子的一边滚向另一边,我兴奋的忘乎所以的玩起来,后来想想,
如果我一直按照原来的套路用嘴吹纸团,可能永远不会成功,但两块磁铁便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换一种方式,换一种思维,很多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如果你仍按旧套路出牌,那么终有一天你将会被这个社
会所淘汰,学会创新,学会换一种思维方式,就像乌鸦口渴用一根吸管就能喝到水,而不是投石等待水溢出来。
换一种思维方式,你将收获更多,学会创新,敢于突发奇想,敢于尝试,你将收获更多,敢于不按套路出牌,你将收获更多,那么,学会创新吧!以翱翔的姿态,以创新的思维,去找寻属于你的那一片蓝天!
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叫我们读《西游记》,我似懂非懂的读,现在我反复读到几乎能背的程度,发现《西游记》并不是十分完美。
当然,优点是远远大于缺点的,首先,它的人物刻画是很成功的,另外想像丰富,夸张也恰到好处,但是如果比起四大名着中其他三部却略显单调。
八十一难的每一难都似乎只是唐僧被掳走,妖怪大多数都是某个神仙的坐骑,最后都请神仙摆平救出唐僧。
千篇一律,似乎没有什么新颖的局面形成,因为另外优点的突出遮盖了这一瑕疵,但如果加一些新颖的构思或许也能为《西游记》平添亮点。
如:沙僧也可以当作妖怪的人质,比如妖怪中有善有恶,时而放上一个帮助他们的妖怪,诸如此类。
如果当时的吴承思想到创新这一点的话,或许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游记》将会是新的面貌。
但是他又是会创新的,创新出了孙悟空,唐僧等形象,这在四大名着中是很明显的优点,不可否认,《西游记》是有它独特的魅力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要学会创新,学会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或许会有新的见解与收获。
记得小学时有一篇《乌鸦喝水》文章,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它讲的是小乌鸦记得前人在瓶子里放石子可以喝水的教训,也在井里放石子,妄想也可以喝到水。
当时也记不起究竟是怎么想到用吸管喝的这个办法,在我写完后交上去,并在讲台上读得津津有味那天,我才知道几乎是同时,在报刊上的一篇《新编乌鸦喝水》和我的构思是惊人的吻合!
我尽管在一夜之间被冠以抄袭的罪名,但仍然在心头时刻涌起莫名的欣喜,只因为有这样一个创新,并且被报社认可,虽然那不是我的名字。
但我在心里相信我就是它的原创!第一次知道了创新这个词的含义。
事隔多年,现在想起还是意味深长的,可能有很多人想到,只是有人抢先了而已。
但是创新的思维却是大家所共有的,用另一种思维,换另一种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通常会有世界真奇妙的想法。
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思维,你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就是创新!
小时候做风车,没有铁丝,我们用牙签代替,电视里用鸡蛋壳代替烛台等等,看着那个摇曳在风中的烛火,你会有很多词语都不能形容的心情,因为烛火里有创新这种抽象的东西,而它却和你的思想擦出小却无比明亮的火花。
创新能让你更了解事物,也让事物更了解你。
这是我读《西游记》后获得的最大感受。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