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脚手架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脚手架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脚手架工程安装与拆除施工方案根据该工程的结构特点,地下室及门头处采用落地式双排扣件钢管外脚手架,其余部位全部采用电动整体爬升架。

楼板支撑采用满堂红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填充墙砌筑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扣件脚手架。

钢管采用外径48mm ,壁厚3.5mm 的焊接钢管,钢管材质使用力学性能适中的Q240钢,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的相应规定。

钢管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的钢管。

使用普通焊管时,应内外涂刷防锈层并定期复涂以保持其完好。

使用与钢管管径相配合的、符合我国现行标准的可锻铸铁扣件。

严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锈蚀和有裂纹的扣件。

6.12.1 脚手架搭设6.12.1.1外脚手架直接搭设在地下室顶板或地面上。

6.12.1.2落地式外脚手架立杆纵距1500mm ,立杆横距为900mm ,步距为1800mm 。

立杆顶端高出建筑物上皮高度1500mm ,里排立杆离墙面300mm ,小横杆伸出立杆外边150~200mm ,距地200mm 处设扫地杆。

脚手架设地托,下垫脚手板。

如下图所示:6.12.1.3外脚手架每隔二步三跨,用留设连墙杆(如图所示),遇到柱子进行环抱柱子连接,并在同一水平处里外排立杆间设置水平斜撑,拉撑连杆采用钢管,每隔两立杆间距垂直方向每两步设一拉撑点,拉撑钢管与脚手架成垂直,拉撑在立杆与横杆交接处。

注立杆纵距为,图中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排水明沟脚手板落地架地 下 室6.12.1.4外檐电动爬架根椐工程结构情况,爬架采取分体电动升降,1#﹑4#各布置26个升降机位,分2个升降单元;2#楼布置29个升降机位,分2个升降单元;3#﹑5#共布置31个升降机位,分2个升降单元;6#﹑7#、8#各布置26个升降机位,分2个升降单元。

从第一层底部搭设安装平台,搭设底部桁架,开始安装主框架下节及中节,调试架体并根据主框架中心线,预留螺栓孔或预埋件。

第二层结构砼强度标号达到10MPa时,即可安装主框架支座并搭设架体,第三标准层施工时就可用爬架进行主体施工,第三标准层结构砼强度标号达到10MPa以上时,即可安装防倾支座,第四标准层结构砼强度标号达到10MPa时,既可对架体进行提升,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爬架体以主框架为骨架采用扣件钢管搭设,架体高度=楼层高×4+1.5m,宽度0.9米。

根据示意图搭设剪刀撑和架体水平梁架等机构,所有钢管必须按规范搭设,扣件必须按规定拧紧,扭紧力矩40~50N.m。

×8),螺母拧紧后应保证螺栓伸出螺母端面至少3个丝扣或15mm。

(1)爬架的安装和搭设安装流程图搭设安装平台主框架整体组装主框架安装调试架体、底部桁架搭设铺设脚手板、安全网封闭安装提升装置、防坠器检查、验收投入使用进行升降循环1)爬架安装搭设前,核验工程结构施工时留设的预留螺栓孔或预埋件的平面位置、标高和预留螺栓孔的孔径、垂直度等,还要核实预留螺栓孔或预埋件处砼的强度等级。

预留孔应垂直于结构外表面。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合理可行的补救措施。

2)用垫木把主框架下节、标准节垫平,穿好螺栓(M16×50、M16×90),垫圈,并紧固所有螺栓。

拼接时要把每两节之间的导轨找正对齐。

3)把导向装置组装好安装在相应位置。

4)把支座(附着支承结构)固定在主框架相应连接位置上,并紧固。

5)当结构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把支座与结构进行可靠连接。

爬架主框架、支座的连接如右图所示:6)主框架拼接、组装完毕后,用塔吊把拼接好的主框架吊起,吊点设在上部1/3位置上。

7)把主框架临时固定在建筑结构上。

安装底部桁架,并搭设架体。

8)架体构架立杆纵距≤1500mm,立杆轴向最大偏差应小于20mm,相邻立杆接头不应在同一步架内。

大横杆步距1800mm上下横杆接头应布置在不同立杆纵距内。

最下层大横杆搭设时应起拱30~50mm。

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

外侧伸出立杆100mm,内侧伸出立杆100~200mm。

内侧悬臂端可铺脚手板或翻板,使架体底部与建筑物封闭。

9)架体外侧必须沿全高设置剪刀撑,剪刀撑跨度不得小于4跨且不小于6000mm,其水平夹角为45~60°,并应将竖向主框架、架体水平梁架和架体构架连成一体。

10)脚手板铺设四层,最下层脚手板距离外墙不超过100mm 并用翻板封闭。

11)架体底层的脚手板必须铺设严密,用大眼网(平网)和密目网双层网进行兜底。

设置架体升降时底层脚手板可折起的翻板构造,保持架体底层脚手板与建筑物表面在升降和正常使用中的间隙,防止物料坠落;架体外侧应用密目网进行封闭式围护,围护时要保证横平竖直,应有尽可能多的点与架体进行连接。

整个升降架外侧满挂安全网,安全网应上,下绷紧,每处均用16#铁丝绑牢,组与组之间应搭接好,不能留有空隙,转角处用Ф10-Ф16钢筋压角,与立杆绑扎牢固。

相邻安全网搭接长度不少于200mm,底部密封板、翻板处在条件许可时将架子提升约1500mm后在其底部兜挂安全网,在翻板处上翻钉牢。

12)脚手板应设置在大横杆和填心杆上,脚手板应对接平铺满,不允许有探头板,相接处高低错位应小于30mm,四个角应与横杆用18#铅丝绑扎牢,每块绑扎不少于6处。

在每一作业层架体外侧必须设置上、下两道防护栏杆(上杆高度1.2m,下杆高度0.5m)和踢脚板(高180mm),外表面按规定间距刷黄、黑两色油漆。

踢脚板紧贴脚手板和靠紧外立杆装在安全网外,用16#铁丝与脚手板和大横杆、立杆绑扎牢固,安装时应注意高低一致和水平一条线。

13)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架体水平梁架与竖向主框架的安装偏差。

架体水平梁架相邻二吊点处的高差应小于20mm;相邻两榀竖向主框架的水平高差应小于20mm;竖向主框架和防倾导向装置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5‰和60mm。

14)安装过程中架体与工程结构间应采取可靠的临时水平拉撑措施,确保架体稳定。

15)扣件螺栓螺母的预紧力矩应控制在40~50N.m范围内。

16)脚手杆端头扣件以外的长度应不小于100mm,架体外侧小横杆的端头外露长度应不小于100mm。

17)底层密封板、翻板制作:先将底部行架的内挑横杆按离墙约120mm搭设好,再在大横杆上按间距200-500mm用16#铁丝将100×50×1200的木枋绑扎好,再将厚10-15mm厚的模板制作的密封板用铁钉钉牢在木方上,密封板应拼缝严密,间隙控制在1mm内,然后根据离墙距离制作翻板,翻板要求做成定型的,不得采用临时性可移动翻板,且翻板顶面高度均应在同一水平面内,翻板在密封板上搭接长度约50mm,在密封板里端向外移约50mm位置处安装合页,使之与翻板和密封连接,要求合页确保翻板正常翻动;翻板与建筑结构应搭接良好,转角处根据转角形状制作,翻盖应吻合良好,吻合间隙少于5mm。

翻板搭在建筑结构上与墙面的夹角控制在30-45度之间。

(2)调试验收架体搭设完毕后,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会同爬架单位对下列项目进行调试与检验,调试与检验情况应作详细的书面记录:1)架体结构中采用扣件式脚手杆件搭设的部分,应对扣件拧紧质量按50%的比例进行抽查,合格率应达到95%以上;2)对所有螺纹连接处进行全数检查;3)进行架体提升试验,检查升降机具设备是否正常运行;4)对架体整个防护情况进行检查;5)其他必须的检验调试项目。

6)架体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投入使用的手续。

(3)爬架的使用1)爬架的提升:上插防坠销,将防倾支座提升至上一层并固定,将防坠支座上的顶撑拆开,并将防坠支座、导向架延导轨提至上层并固定,调整电动升降设备并预紧,拔下承重支座承重销、松开防坠器。

提升架体,支座上部插防坠销,承重支座安装好承重销,防坠支座安装好调节顶撑,锁紧防坠器。

2)爬架提升前的准备与检查:由安全技术负责人对爬架提升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位,并记录和签字。

按分工清除架体上的活荷载、杂物与建筑的连接物、障碍物,安装液压升降装置,接通电源,空载试验,检查防坠器,准备操作工具,专用扳手、手锤、千斤顶、撬棍等。

3)导向及防倾措施一般的防倾装置采用型钢导轨和轨套。

轨套与架体或建筑物连接固定,型钢导轨则相应与建筑物或架体相连。

由于导轨需要穿在轨套内运行,每次运行的行程至少一个层高,所以导轨与建筑物或架体的连接间距至少也是一个层高。

为了减小导轨在轨套内运行的摩擦,一般在轨套内安装有导轮。

防倾装置使架体在升降时沿着轨套的导轮或导轨限定的方向保持与建筑物均等距离运行,因此,导轨和轨套装置沿架体高度方向设置两处。

导向架导向架由[8、∟75×8、—75×75×12、导向轮组成。

除了在爬架升降过程中导向,它还起到防止架体倾覆的作用。

为了确保架体在升降时处于稳定状态,避免晃动和倾覆,支座与导向架,导向架与架体分别用Φ20mm与Φ28mm的销子连接。

分体液压升降爬架的防倾装置必须与竖向主框架、附着支承结构或工程结构可靠连接,并遵守以下规定:○1防倾装置应用螺栓同竖向主框架或附着支承结构连接,不得采用钢管扣件或碗扣方式;○2在升降和使用两种工况下,位于在同一竖向平面的防倾装置均不得少于二处,并且其最上和最下一个防倾覆支承点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架体全高的1/3;○3防倾装置的导向间隙应小于5mm。

4)施工流程图:提升防倾支座并固定提升防坠支座并固定调整防坠装置提升承重支座并固定调整升降装置提升架体到位后穿架体销轴紧固调节顶撑锁紧防坠器重复下一个循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提升方案,按照施工流程图提升施工。

○1架体操作的人员组织:以若干个单片提升作为一个作业组,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下设组长1名,负责全面指挥;操作人员1名,负责液压装置管理、操作、调试、保养的全部责任;在一个工程中,根据工期要求,可组织几个作业组各自同时对架体进行提升。

○2升降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升降进行检查,彻底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方能继续升降。

每一次异常情况均应作详细的书面记录。

○3邻近塔吊、施工电梯的单片式液压爬架进行升降作业时,塔吊、施工电梯等设备应暂停使用。

○4升降到位后,爬架必须及时予以固定。

在没有完成固定工作且未办妥交付使用前,爬架操作人员不得交班或下班。

○5爬架升降后的检查验收:检查拆装后的螺栓螺母是否真正按扭矩拧到位,检查是否有该装的螺栓没有装上;架体上拆除的临时脚手杆及与建筑的连接杆要按规定搭接的,检查脚手杆、安全网是否按规定围护好。

○6架体提升后,要由爬架施工负责人组织对架体各部位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每跨架体都要有检查记录,存在问题必须立即整改。

检查合格达到使用要求后由爬架施工负责人填写《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检查验收表》,双方签字盖章后方可投入下一步使用。

下降操作过程为上升过程的逆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