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艾滋病人的预防很简单
1、洁身自爱,不性乱; 2、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3、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纹眉; 4、怀疑自己或对方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时坚持使用避孕套; 5、有毒瘾者暂未戒除前切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6、医疗时使用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及检查、治疗器械; 7、有必要输血时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合格的血。
不可以;因为现在有些传染病还没有疫苗。例如: 艾滋病。
预防3措施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区分:现代文明病、生活方式病(慢性、非传染病如癌症、高血压等) ---主要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
控制传染源的措施: 对象---患者
治疗、隔离患者;焚烧、掩埋病畜;封锁疫区等
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对象---环境、物品、媒介生物
环境卫生;个人(饮食)卫生;杀灭有害生物等
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 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被称之为 过敏原。
预防的主要措施: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 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
二、计划免疫
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 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
什么是艾滋病(AIDS)?
1982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以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为这种复杂 的疾病命名。1983年,从一名同性恋艾 滋病患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到了新的病毒, 研究证实这种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 体。1986年7月经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 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omImmuneDeficiencyVirus)”,即艾 滋病病毒,缩写HIV。
探究1
某人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而他后来并没有患麻疹, 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此人过去得过麻疹,病愈,产生抗体;
2、此人注射过麻疹疫苗,产生抗体;
3、此人被麻疹病毒侵袭,但抵抗力强,免疫系统将病 原消灭,没有症状,产生抗体。
探究2
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扩大计划免 疫项目的办法来预防吗?为什么?
抗原
病原体 疫苗 异物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某种
专一性抵抗某种
抗体
特殊
蛋白质
人体三道防线
组成:皮肤和黏膜

第一道防线 功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特 异
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性
第二道防线

功能:溶解、吞噬病菌

第三道防线 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特异性 功能: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免疫
抗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 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包括病原体等异物)。
清除体内衰 老、死亡和 损伤的细胞
免疫自稳
抵抗病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 产生
免疫防御
监视、识别 和清除体内 的异常细胞
免疫监视
免疫的异常功能:
1、排斥反应 2、过敏反应
练习:
免疫器官 抗原
特异性免疫 吞噬细胞 皮肤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A、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它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C、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 D、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E、出生后产生的,只能对某 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1.将感染禽流感的家禽扑杀、掩埋 2.接种甲肝疫苗 3.饭前便后洗手 4.加强体育锻炼 5.为教室消毒
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定义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 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
流行性、传染性(初期最强)

及 其
4种类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 血液传染病、 体表传染病
预 防
切 流流断 行行任 即3一 可环环终节节止,
1、传染源(患病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 3、易感人群(缺乏免疫力的人)
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对象---普通人群
少接触;勤锻炼;预防接种等
免疫:人体保护自身的生理功能
---识别“自己”,排除“非已”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针对多种病原体)
类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皮肤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 (后天性,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Nhomakorabea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