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公司2018年有限空间
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深化开展工贸
行业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暨有限空间
作业条件确认安全监管执法2018-2020年专项行动工作方
案的通知》(云安监管〔2018〕7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有
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XXXXXXX控安〔2018〕5号)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有
效预防和消除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公
司实际,制定如下有限空间工作实施方案。
一、成立有限空间作业领导机构
为有效预防和消除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成立有限空间作业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一)成立有限空间作业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各作业区(部室)责任围
XXXXXXX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
任由胡长福安全总监担任。
安全技术部:负责负责组织、协调、督促落实XXXXXXX
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各项安全工作,同时负责有限空间作业
现场监督检查。
值守综合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
办公室:负责协调、配合有限空间作业。
财务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工作中的相关经费保障。
二、工作容
通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一是摸清各作业区
有限空间作业的底数和安全管理现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实现全覆盖、从业人员全员培训,使所有作业人
员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和相关要求,提高安全素质,杜绝违规违章作业行为。
三是督促作业区建立健全有限空
间作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配齐配全必要的安
全设备设施,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单位本质安全水平。
四是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提升现场监管和服务水平。
五是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
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事故的发生。
从而进一步规有限空间作业行为和安全管理,巩固和
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有效防和遏制
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设备情况
我公司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设备是:3254格子型球磨机、3245溢流型球磨机、2736溢流型球磨机。
我公司目前
处于停产状态,所涉及的有限空间作业设备均为使用,只
做日常保养维护。
而且根据风险分级划分基本原则,我公
司所涉及的有限空间作业设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等级
按照危险程度分为3、4级,属于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四、工作步骤及措施要求
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长效实施”
的总体原则,继续加强停产值守期间有限空间作业设备的
保养维护工作,并按要求完成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工作。
(一)自查自改及摸底核实阶段(5月底前)
充分认识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积极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
事故隐患自检自查自改活动,并对照《工贸企业有限空间
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和《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
考目录》(安监总厅管四〔2015〕56号),对我公司所涉
及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全面排查核实,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
识和安全风险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二)强化宣教阶段(6月底前)
组织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防、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实战演练、应急处置以及
检测检验和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方面的专项教育培训。
(三)完成整改阶段(10月底前)
根据自检自查情况,积极完成存在的隐患,并接受政
府相关部门及上级单位的检查。
(四)巩固提高阶段(12月底前)
深刻认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的努力,要坚决彻底整治查出的问题和
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反复出现,巩固已取
得的专项整治成果,使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明显提高,安全
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操
作规程并严格落实。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
限空间。
凡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
应当实施作业审批,未经作业区负责人审批,任何人不得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现场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护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
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
目施救。
(二)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含检测人员)配备符合
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和设备。
呼吸防护用品应当为全
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符合相关规定等规定要求。
缺氧条件下,应当符合相关要求。
同时,要配备应急通讯报警器材、快速检测设备、大
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
全梯等防护用品。
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当妥
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
(三)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当处于安全环境,并
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
度等。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等。
要依据相关法规标准对
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当对作业场所中
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四)实施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当保持空气流通。
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六、考核标准
安全技术部加强对各部室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指导、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执行不力的部室,按照XXXXXXX公司相关管理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XXXXXXX公司
2018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