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做行测片段阅读和篇章阅读题目的时候,一定遇到过下面这两种让人抓狂情况。
第一种:四个选项,很容易排除了两个,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纠结,选定一个选项之后,正确答案往往是另一个。
第二种:第一感觉选定了一个选项,但是因为在选项中多看了另一个选项一眼,就无法忘记它的“容颜”,从而对之前选定的选项产生了怀疑,纠结一段时候过后,改成另一个选项,正确答案却往往是改之前那个。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本原因是复习不到位,练习不充分,考试能力不足,言语水平不够等等。
客观原因是文科性质的题目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1+1必然等于2的理科题目不同,文科材料从不一样的角度理解,心中的答案也会存在差异。
想要摆脱这种困境,系统的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加强相关题目的练习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如果你现在正紧紧的抱着佛脚,很快就要上“战场”的话,下面的技巧可能会“救你一命”。
1、正确选项是积极向上的。
公考是为了选拔优秀并且适合于在政府工作的人才,拥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态度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考查的方式就是看考生对于某些问题是否有积极向上的观点和看法,没有任何一家单位会接受心态存在问题的员工,也没有任何一种正常的考试会否定积极乐观这类品质的重要性,所以正确答案往往是积极向上、振奋人心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的不选。
公考是选拔性质的考试,不是“视力”测试,如果答案完全存在于题干之中的话就失去了考查选拔人才的能力,考试也就失去了意义。
除非是其它选项你能百分百确认不选,不然文中原话的选项不能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公考行测考试中,“常识判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的日常知识积累也是公务员考试十分看重的特性。
所以违反客观常识的选项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错误选项,当然大家要留意题干是不是让选择错误的,避免落入陷阱。
4、选项如违反国家政策、法律、道德、社会共识不选。
国家大政方针、战略规划、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社会的道德规范,约定俗成的共识等在公考中和客观常识类似,属于生活类常识,违反的选项不可选。
5、推断、总结、概括类题目,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这类题目往往需要考生根据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在文字内容上直接给出。
6、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作为标题,首先要有极强的概括性,让人们看一眼就知道全文的大概,通常来说,标题文字越少越笼统,越能涵盖更多的内容。
比如本篇文章所述技巧的范围是“公考行政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片段阅读和篇章阅读”,用“行测阅读”就可以概括。
在考场上纠结的时候,上述技巧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但是,技巧终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认真准备、好好复习是提升成绩的根本方法,华指公考祝大家能够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