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性污染及防护ppt

放射性污染及防护ppt


C
D
辐射防护 最优化
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辐射, 在考虑经济和社会条件下, 所有辐射都应保持在可合理 达到的水平。
放射性的防护
内照射防护
外照射防护
①时间防护 ②距离防护 ③屏蔽防护:α射线的屏蔽
β射线的屏蔽 x射线和γ射线的屏蔽 中子的屏蔽
注意: 上述屏蔽方法只针对单一射线的防护。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和措施是切断放射性物 质进入体内的各个途径
放射性评价方法
评价整体模式
确定整体模式的目的 绘制方框图
鉴别和确定位移参数 预示体系的响应 模式和参数的检验
03
放射性废物与防护标准
放射性废物
放射性废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
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所污染,其浓 度或比活度大于审管部门确定的 清洁解控水平,预期不会再被利 用的废弃物。
放射性废物的来源: 按使用方法分,放射性废物主要 有核设施、伴生矿和技术应用三 个来源。
按放射性核素半衰期长短分: 长半衰期(大于100天) 中半衰期(10~100天) 短半衰期(小于10天)
放射性污染防护的基本原则
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
实践之前,必须经过正当性 判断,确认这种实践具有正 当的理由,获得利益大于代
辐射实践限值对个人所受的照 射加以限量
个人剂的 量限值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固化技术
固化是指在放射性废物中添加固化剂,使其转变为 不易向环境扩散的固体的过程。
固化的一般技术: 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固化、玻璃固
化。
减容技术
固体废物减容的目的是减少体积,降低废物 包装、贮存、运输和处置的费用。 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
压缩或焚烧
放射性废液、废气处理技术
02 放射性污染的测量及评价
放射性监测的分类
现场监测: 对放射性物质生产或应用单 位内部工作区域所做的监测。
个人剂量监测: 对放射性专业工作人员或公 众做内照射和外照射的剂量监测。
环境监测: 对放射性生产和应用单位外部环境所 做的监测。
放射性监测
主要测定的放射性核素
①α 放 射 性 核 素 ②β放射性核素
对放射性核素监测的内容
放射源强度、半衰期、射 线种类及能量、环境和人 体受放射性物质含量、放 射性强度、空间照射量或 电离辐射剂量
放射性监测步骤
①样品的采集 ②样品预处理 ③样品的测定
放射性污染测量仪器
①电离型检测器 ②闪烁检测器 ③半导体检测器
放射性评价方法
评价辐射环 境的指标
关键居民组所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当量。 集体剂量当量。 剂量当量负荷和集体剂量当量负荷。 每基本单元作用的集体剂量当量。
不同辐射量照射的后果及不同场所所受的辐射量
辐射量 4.5~8.0 2.0~4.5 0.6~1.0
0.1 5*10^-2 7*10^-3 6*10^-4 1*10^-4 8*10^-5 1*10^-5
后果 30天内将进入垂死状态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6周内死亡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患癌症的可能性为1/130 每年工作所遭受的核辐射量 大脑扫描的核辐射量 人体内的辐射量 乘飞机时遭受的辐射量 建筑材料每年所产生的辐射量 腿部或手臂进行X射线检查时的辐射量
核事故发生时的防护措施
1
交通管制
2
临时疏散人员
3 掩蔽
4
做好个人防护和去污。
5
服用碘片
6
做好对食物和饮水的管理
04 放 射 性 废 物 处 理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原则
①放射性废物管理必须确保对人体健康的保护达到 可接受水平 ②放射性废物管理必须提供环境保护达到可接受水 平 ③放射性废物管理必须考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超 越国界可能的影响 ④放射性废物管理必须保证对后代预期的健康影响 不大于当今可接受的有关水平 ⑤不给后代造成不适当的负担 ⑥纳入国家法律框架 ⑦控制放射性废物的产生 ⑧兼顾放射性废物产生和管理各阶段间的相依性 ⑨保证废物管理设施安全
03 去污技术
化学去污技术 机械去污技术 其他去污技术 (电抛光去污技术等)
01 放射性去污
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除去沉积在核 设施结构、材料或设备内外表面上 的放射性物质。
2020
演示完毕,谢谢观看
放射性废物的特点:
长期危害 处理难度大 处理技术复杂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国家分类标准(《放 射线废物分类标准》 (GB133-1995)): 按比活度和半衰期将 放射性废物分为高放 长寿命、中放长寿命、 低放长寿命、中放短 寿命和低放短寿命五 类。
注:寿命长短的区分按半衰期30年为限。
其他分类方法:
2020
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
主讲人:xxx
目录
contents
01 放射性污染 02 放射性污染的测量及评价 03 放射性废物及防护标准 04 放射性废物处理
01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
环境放射性污染
指因人类的生产、生活排放的放 射性物质所产生的电离辐射超过 环境放射标准,产生放射性污染 而危害人类的一种现象(其中电 离辐射指的是可引起物质电离的 辐射,如宇宙射线,α射线、β 射线、γ射线、中子辐射、X射 线、氡等)
放射性废液
处理方法
絮凝沉淀、蒸发、离 子交换(或吸附)和 膜技术(电渗析、反
渗透、超滤)。
放射线废气
处理方法
可用活性炭、液体吸 收装置等
放射性粉尘
处理方法
干式除尘器、湿式除 尘装置、静电除尘器
放射性污染物去污技术
02 去污的目的
为运行管理和检修 为退役进行去污 为污染治理 为其他目的(如事故的处理等)
②地表水中的放射性;
③空气存在的放射性 ;
④人体内的放射性。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危害: 发生急性或慢性放射病, 引起恶性肿瘤、白血病, 或损害其他器官,如骨髓、生殖腺等。
(1)急性放射病: 由大剂量的急性照射所引起的, 多为意外核事故、核战争造成的。 (2)远期影响: 主要是慢性放射病和长期小剂量 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污染
来源
人工放射性污染源:
(1)核试验的沉降物; (2)核工业对环境的污染; (3)核事故对环境的污染; (4)其他放射性污染: ①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
②一般居民消费用品(如放射性发光表盘、夜光表及彩电等)。
天然放射性污染源:
(1)宇宙射线; (2)地球辐射:
①土壤中的天壤放射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