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202 年学期教学计划绪论课后记: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及工作原理课后记: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性能指标及编号规则燃油系统起动系统 起动发动机点火系统适时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进气增压装置,电控发动机控制系统二.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动力性指标(有效转矩、有效功率及发动机转速)和经济性指标(有效燃油消耗率)以及环境指标等。
1.有效转矩发动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用M e 表示,单位为N ·m 。
2.有效功率发动机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用P e 表示,单位为kW 。
它等于有效转矩与角速度的乘积。
有效转矩Me 和曲轴转速n 可用测功器和转速计测定,然后用以下的公式计算出发动机有效功率:3.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回转数称为发动机转速,用n 表示,单位为r/min 。
4.有效燃油消耗率发动机在l h 内持续发出l kW 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也称有效比油耗或有效耗油率,用ge 表示,单位是g /(kW ·h)。
讲授法三. 发动机型号编制规则(1)EQ 6100—1型汽油机:表示二汽生产、六缸、四冲程、缸径100mm 、水冷、通用型、第一种变型产品。
(2)6120 Q 柴油机:表示6缸、四冲程、缸径120mm 、水冷、车用。
(3)12V135Z 柴油机:表示12缸、V 形、四冲程、缸径135mm 、水冷、增压。
案例教学法 四. 观看视频:双人快修操作规范演示法课后记:曲柄连杆机构概述和机体组课后记: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课后记:气缸体的修理课后记:气缸盖、活塞和活塞环的修理课后记:活塞销和连杆的修理课后记: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现象课后记:配气机构基础题:P107 (1,2,3)选做题:描述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
板书设计:课后记:气门间隙和配气定时所属科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时间:第6周周三(1班)周三(2班)教学目标 1.了解气门间隙2.了解配气定时及可变配气定时机构教学重点配气定时教学难点配气定时教具粉笔,塞尺课型理论教程:教师学生一.气门间隙定义:凸轮基圆面到气门杆端面之间留有供机件热膨胀用的间隙,以确保气门关闭严密。
通常,进气门间隙为0.25-0.30mm,排气门间隙为0.30-0.35mm。
气门间隙可用塞尺测量。
调整螺钉和调整垫块(引导学生读懂P78图3-14)液力挺柱二.配气定时定义: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的持续时间。
目的:为了进气充足,排气干净,发动机都采用气门早开迟闭。
1.进气门的配气定时进气提前角α=0°-30°进气迟后角β=30°-80°2.排气门的配气定时排气提前角γ=40°-80°做好笔记认真看P78图3-14,读懂这3副图并指出它们的区别做好笔记认真理解课后记: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课后记:发动机冷却系概述课后记:水冷系主要部件的构造课后记:润滑系课后记:润滑系主要部件教师学生1.机油泵作用:将一定流量和压力的机油通过油道送往各润滑点。
分类:齿轮式(外啮合式,内啮合式),转子式。
工作原理:利用泵腔容积的增大将油吸入机油泵,再利用泵腔容积的减小将油压出。
(1)转子式机油泵工作原理:主动的内转子有四个凸齿,从动的外转子有五个内齿,外转子在泵壳内可自由转动,内外转子间有一定的偏心距。
当内转子旋转时,带动外转子一起旋转,无论转子转到任何角度,内外转子每个齿的齿形轮廓上总有接触点,内外转子间便形成了四个工作腔。
由于内外转子的速比大于1,外转子总是慢于内转子,且由于偏心距的存在,使工作腔的容积不断变化。
当某一工作腔从进油腔转过时,腔内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吸力,机油便经进油口被吸入。
当该工作腔与出油腔连通时,腔内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机油便经出油口压出去。
(2)内啮合式齿轮泵主要是由内齿圈、机油泵盖、小齿轮和限压阀等组成。
一般用曲轴驱动,安装在曲轴的前端。
(3)外啮合式齿轮泵吸油:机油泵进油腔齿轮的轮齿脱开啮合,其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吸力,机油便经进油口被吸入进油腔。
压油:机油泵齿轮的轮齿将机油带入到出油腔,出油腔齿轮的轮齿进入啮合,其容积减小,油压增大,机油便经出油口被压送到发动机油道中。
2.机油滤清器分类:集滤器、粗滤器和细滤器。
(1)集滤器作用:防止粒度大的杂志进入机油泵。
分类:浮式,固定式(2)机油粗滤器作用:用来过滤润滑油中颗粒较大(直径为0.05-0.1mm以上)的杂质。
与主油道的连接关系:串联于机油泵与主油道之间,属于全流式滤清器,因其对润滑油的流动阻力较小。
构造:壳体、纸质滤芯、旁通阀、进油口和出油口等。
工作原理:做好笔记观看动画并做好笔记观看动画做好笔记课后记:汽油机电喷系统课后记:电喷汽油机各系统二.进气系统怠速空气调节器的工作原理三.电控系统1.发动机进气量检测装置(1)空气流量计①翼片式②热线式③热膜式(类似于热线式)(2)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3.氧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1)绕线电阻式(2)热敏电阻式5.曲轴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曲轴转角、转速和活塞上止点位置。
6.电脑(1)燃油喷射控制功能(2)点火控制功能(3)怠速控制(4)废气再循环控制(5)自诊断功能(6)备用系统小结:作业十六:基础题:P200(5,8)选做题:P200(4,6)板书设计:课后记:柴油机燃油系统课后记:燃油系辅助装置2.油水分离器与滤清器安装在一起,其内装有水位报警器。
更换时要注意,水位报警开关与壳体为螺纹连接,可以重复使用,但应更换密封圈,否则容易造成渗漏。
之后还得进行放气,发动机启动后还得检漏排漏。
3.输油泵作用:将柴油从油箱中吸出,并以一定的压力及足够的数量向喷油泵输送柴油。
工作原理:(1)吸油和压油行程偏心轮转过,活塞上行,下腔容积增大,产生真空,进油阀开启,柴油经进油口进入下泵腔。
同时,上泵腔容积缩小,压力增大,出油阀关闭,上泵腔中的柴油经出油口压出。
(2)准备压油行程偏心轮推动滚轮、挺杆和活塞向下运动,下泵腔油压增高,进油阀关闭,出油阀开启,柴油从下腔流入上腔。
(3)输油量的自动调节输油泵供油量大于喷油泵需要量时,上泵腔油压增高,与活塞弹簧弹力相平衡时,活塞便停止泵油。
(4)手油泵工作用手油泵上下运动来泵油清除燃油系统内的空气。
观察输油泵的安装位置能画出工作原理图小结:柴油滤清器和油水分离器及输油泵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作业十八:基础题:画出输油泵的工作原理图选做题:描述输油泵的工作原理板书设计:课后记:直列柱塞式喷油泵所属科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时间:第12周周四(1班)周四(2班)教学目标 1.掌握P型和A型柱塞式喷油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掌握RQ型两级式调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了解喷油泵的驱动与喷油正时方法;4.了解机械离心式喷油提前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1.P型和A型柱塞式喷油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RQ型两级式调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教学难点 1.P型和A型柱塞式喷油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RQ型两级式调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教具粉笔,图片,实物,多媒体课型一体化教程:教师学生1.喷油泵的作用:(1)提高油压(定压):将喷油压力提高到10MPa~20MPa。
(2)控制喷油时间(定时):按规定的时间喷油和停止喷油。
(3)控制喷油量(定量):根据柴油机的工作情况,改变喷油量的多少,以调节柴油机的转速和功率。
2.喷油泵的类型:A,B,P型3.P型喷油泵(1)柱塞为一光滑的圆柱体,在其上部铣有螺旋槽或斜槽,并利用直切槽或中心孔(轴向孔和径向孔)使槽和柱塞上端的泵油室相通。
柱塞的下部制有安装弹簧座的圆柱体和十字凸块(或压入调节臂),以便使柱塞能往复运动,调节供油量。
(2)柱塞套筒为光滑的圆柱形长孔,套筒上部开有一个进油和回油用的小孔,或开有两个径向孔,两孔进油一孔回油,它们与壳体上的低压进油室相通。
(3)柱塞套筒装在壳体座孔内,并用定位螺钉和定位孔来固定,以防止柱塞套筒转动。
(4)柱塞和柱塞套筒是一对精密的偶件,不能互换。
柱塞副用耐磨性高的优质合金钢(轴承钢)制成,并经热处理和时效处理。
泵油原理:先找出喷油泵在燃油系统油路中的位置,再根据燃油系统的功用说出喷油泵的作用观看图片和动画,认真理解其工作过程4.调速器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指供油拉杆位置不变时,喷油泵每一个循环供油量(Δg)随转速变化规律。
柱塞泵的供油特性: 每一循环的供油量(Δg)随转速的升高而增加。
原因(1)柱塞运动速度增加时,由于柱塞套筒上的进、回油孔的节流作用,产生早喷晚停,且节流作用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加,“早喷”和“晚停”的程度也随着增大。
(2)柱塞运动速度增加时,泄露时间缩短,泄漏量减少。
恶果(1)转速升高,高速时飞车。
(2)转速降低,低速时熄火。
5.喷油泵的驱动与供油正时喷油泵是由柴油机曲轴前端的正时齿轮,通过一组齿轮来驱动的。
所谓喷油泵的正时,就是保证喷油泵对柴油机有正确的供油时刻。
喷油提前器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和离心件三部分组成。
发动机工作时,主动盘连同飞块受联轴器的驱动而旋转,两个飞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绕安装在主动盘上的销轴转动。
因此其活动端向外甩开,通过滚轮、从动盘臂迫使凸轮轴相对于主动盘转动一个角度△θ,直到弹簧的张力与飞块的离心力平思考:柴油机如果没有调速器的情况会如何观看动画和视频,理解调速器的工作原理结合教材学习此部分内容课后记:分配式喷油泵课后记:VE型分配泵和喷油器课后记:PT燃油系统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课后记:进排气系统课后记:进气增压和排污净化装置教程:教师学生一.进气增压装置通过将空气压缩后在供入气缸,使进气量增加的技术成为进气增压。
类型:涡轮增压器、机械增压器和气波增压器二.涡轮增压器1.涡轮增压系统如图所示的六缸电喷汽油机双涡轮增压系统主要有涡轮增压器、进气旁通阀、排气旁通阀、膜片式放气控制阀及中冷器等组成。
工作过程:排气由排气歧管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分别流入两个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构,驱动涡轮机叶轮和压力机叶轮旋转,然后进入排气管,进气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经过空滤器,分别进入两个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构,增压后汇集一处,经中冷器冷却后,沿进气管进入气气缸。
2.涡轮增压器(播放视频)增压器由右侧的涡轮机、中间体和左侧的压气机三部分组成。
增压器轴用左右两个浮动轴承支承在中间体内。
中间体内有润滑油道及防止机油漏入压气机和涡轮机的油封。
三.排气净化装置(播放视频)1.催化转换器催化转化器与排气管串联安装。
在其用不锈钢制成的密封壳体内装有很多蜂窝状小孔的陶瓷块,在陶瓷块的小孔表面有一层铂、钯或铑的催化剂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