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知识点汇总8单选题1、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自力更生、依靠群众B.继往开来、发展创新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答案:-1暂无解析单选题2、党的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
A.十五大B.十三大C.十二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A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十五大的主题,也是十五大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
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又一理论成果。
单选题3、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的报告指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积极倡导以()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
A.务实、创新、诚信、奉献B.务实、守信、崇学、向善C.开放、奉献、包容、和谐D.勤劳、勇敢、自强、诚信答案:B[解析]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宣传和普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积极倡导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
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实施《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广泛持久地开展学雷锋活动,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故本题选择B。
单选题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______。
A.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三个“代表”,科学发展D.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答案:C[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四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党的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项基本内容具有内在的结构关系,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是基础理论性内容,党的价值观是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质性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是民族性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是时代性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行为规范性内容或操作性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故选C。
单选题5、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命名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A.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B.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C.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D.邓小平是其主要创立者答案:D[解析] 考查对邓小平理论科学涵义的掌握。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型。
本题是单项选择题,答案只能是一个。
ABCD都能说明为什么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以邓小平理论命名的原因,其中D予以概括说明。
单选题6、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B.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C.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D.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答案:C[解析]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由此可知,C项是正确的表述。
单选题7、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是A.毫不动摇地实行改革开放B.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C.毫不动摇地进行体制创新D.毫不动摇地加强党自身的建设答案:B[解析] 68~72单选题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答案:A[解析] 做此题时考生要注意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有直接联系的,基本目标是纲,基本政策是为实现基本目标而制订的。
这个题的备选BCD三项分别为实现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基本目标的基本政策之内容,有些也很有干扰性,如C。
还要注意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基本纲领的内容与基本路线易混淆,可参见《2006年政治理论辅导讲稿(汪云生等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P410~413。
单选题9、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社会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答案:-1暂无解析单选题10、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答案:D[解析] ABC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其中A是马克思一生中两大伟大发现之一;B尽管不是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C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但是,马克思变革旧哲学,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使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新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是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由此可见,D选项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
多选题1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下面关于讲话的内容,正确的是______A.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B.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的基本原则C.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D.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答案:A,B,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改革过于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初步构想,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自主权等思想。
故ABC正确。
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是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到的,故D错误。
单选题12、1948年,南斯拉夫对从苏联照搬来的“行政命令式的国家集权式”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是()。
A.社会主义自治制度B.社会主义工人自治制C.人民自治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答案:A暂无解析单选题13、科技工作者因尽到了道德义务而受到社会的尊重。
如果个别科技工作者出于私利支配,背离真善美的良知,做出危害社会的科技行为选择,如为法西斯侵略战争服务,他们就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就要受到社会的制裁。
还有一类不正当的科技行为,如非法占有他人成果,这也应受到谴责和制裁。
要防止类似事情的发生,科技人员的良知作用非常大。
可见()。
A.对于剽窃他人成果的人要处以重罚B.科技人员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要比普通人高C.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需要科技工作者道德素质的提高D.要用法制来规范科研工作答案:C[解析] “对于剽窃他人成果的人要处以重罚”不是陈述所要表达的“道德”、“良知”主题所能推论出来的,所以A不正确;陈述没有做科技人员与普通人应遵守道德规范高低的比较,所以无法直接从陈述中推出B;陈述的主题是“道德”,“用法制来规范科研工作”偏离了道德主题,故排除D;只有C符合题意。
故选C。
单选题14、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文明道德风尚D.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答案:B[解析] 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决定》的这一新思想、新观点,不仅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而且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
单选题15、我国新时期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改革创新C.集体主义D.以人为本答案:B[解析]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
故选B。
单选题16、关于我国的社会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B.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C.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D.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答案:D[解析]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结合国内外经验,有关部门指出,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单选题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答案:D暂无解析单选题18、马克思:唯物史观A.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B.列宁:武装斗争理论C.邓小平:改革开放理沦D.思格斯:科学发展观答案:C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所创立,改革开放理论为邓小平所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