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进度计划计算方法--网络图法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概念
如果用一条箭线来表示一项工作,将工作的名称写在箭线上方,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注在箭线下方,箭尾表示工作的开始,箭头表示工作的结束,在箭头和箭尾处分别画上圆圈并加以编号,称为双代号。
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工作(箭线)、节点、路径
工作(箭线)是指一项需要消耗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具体活动过程,也称工序、作业,用箭线表示工作。
(一)箭线
(1)一根箭线表示一项工作或表示一个施工过程。
(2)一根箭线表示一项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和资源,分别用数字标注在箭线的下方和上方。
(3)在无时间座标的网络图中,箭线的长度不代表时间的长短,画图时原则上是任意的,
(4)箭线的方向表示工作进行的方向和前进的路线,箭尾表示工作的开始,箭头表示工作的结束。
(5)箭线可以画成直线、折线。
1、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的性质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工作可分为实工作和虚工作。
双代号网络图中表示一项工作的基本形式
双代号网络图中虚工作的表达形式
虚工作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起着正确表达工序间逻辑关系的重要作用
2.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间的关系
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间有紧前工作、紧后工作和平行工作三种关系。
1. 紧前工作:紧排在本工作之前的工作称为本工作的紧前工作。
2. 紧后工作:紧排在本工作之后的工作称为本工作的紧后工作。
本工作和紧后工作之间可能有虚工作。
3. 平行工作:可与本工作同时进行称为本工作的平行工作。
(二)节点和编号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节点用圆圈“○” 表示。
它表示一项工作的开始时刻或结束时刻,是工作的连接点。
节点不需要消耗时间和资源。
1.节点的分类(圆圈)
一项网络计划的第一个节点,称为该项网络计划的起始节点,它是整个项目计划的开始节点;
一项网络计划的最后一个节点,称为终点节点,表示一项计划的结束。
其余节点称为中间节点。
2.节点编号(圆圈里的数字)
为了便于网络图的检查和计算,需对网络图各节点进行编号。
节点编号的基本规则:
(1) 节点编号必须满足二条基本规则:
1.箭头节点编号大于箭尾节点编号,因此节点编号顺序是:箭尾节点编号在前,箭头节点编号在后,凡是箭尾节点没编号,箭头节点不能编号;
2.在一个网络图中,所有节点不能出现重复编号,编号的号码按自然数顺序进行。
(三)路径
网络图中,由起点节点沿箭线方向经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至终点节点,所形成的路线,称为路径。
在一个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到终点节点,一般都存在着许多条路径,每条路径都包含若干项工作,这些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就是该路径的时间长度,即路径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
1.关键路径与非关键路径
在一项计划的所有路径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其对整个工程的完工起着决定性作用,称为关键路径,其余线路称为非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的持续时间即为该项计划的工期。
关键路径可以有多条,可因为工作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时差为0。
(二)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双代号网络图的正确绘制是网络计划方法应用的关键。
正确的网络计划图应包括:正确表达各种逻辑关系,且工作项目齐全,施工过程数目得当;遵守绘图的基本规则;选择恰当的绘图排列方法。
(一)绘制网络图的基本规则
1、双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定的逻辑关系。
2、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所谓循环回路是指从网络图中的某一个节点出发,顺着箭线方向又回到了原来出发点的线路。
如图所示。
3、双代号网络图中,在节点之间严禁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如图所示。
4、同一计划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编号相同的箭线。
5、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
如图所示。
6、当双代号网络图的某些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多条内向箭线时,为使图形简洁,可使用母线法绘制(但应满足一项工作用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结点表示)。
7、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
8、双代号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而其他所有节点均应是中间节点。
(三)绘制网络图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应用虚工作
应用虚工作可以使网络计划中的逻辑关系更加明确、清楚,是正确表达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
它起到“断”和“连”的作用。
(2)力求减少不必要的箭线和节点
双代号网络图中,应在满足绘图规则和两个节点一根箭线代表一项工作的原则基础上,力求减少不必要的箭线和节点,使网络图图面简捷,减少时间参数的计算量。
二、网络图
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开展顺序及其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的有向、有序的网状图形。
说得通俗一些就是:用来展现项目各个计划活动,持续时间,逻辑关系的图形。
1.1 分类
项目进度网络图分为单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
1.单代号网络图
2.双代号网络图
1.1.1 单代号网络图(节点型):
用一个节点表明一项活动,箭线仅表示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工做在节点上。
1.2.2 双代号网络图(箭线型):
用一个箭线表示一项活动,活动名称写在箭线上,箭线同时表示活动间的逻辑关系。
工做在箭线上。
1.2 逻辑关系
1.3 提前量和滞后量
提前量:是相对于紧前活动,紧后活动可以提前的时间量。
滞后量:是相对于紧前活动,紧后活动需要推迟的时间量。
1.4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关键路径(Critical Path) 是项目中历时最长的那条路径,决定项目最短的完成时间,一个进度网络图中可能有一条或多多条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上的活动被称为关键活动,关键活动的工期之和就是项目的总工期。
其他线路长度均少于关键线路,称为非关键路径。
总浮动时间(TF) ,又称作总时差,不延误总工期。
正常情况下,关键活动的总浮动时间为零。
自由浮动时间(FF),又称作自由时差,不延误任何紧后活动。
正常情况下,关键活动的自由浮动时间为零。
总时差为零的活动,自由时差肯定为零自由时差为零的活动,总时差不一定为零。
*
1.实线:不管是哪一项计划,都会包含着许多待完成的工作。
而在我们的网络计划图中,工作是用箭线来表示。
箭尾表示工作的开始,箭头表示工作的完成。
箭头的方向表示工作的前进方向(从左向右)。
任意一条箭线都需要占用时间,消耗资源,工作的名称或内容写在箭线的上面,持续时间写在箭线的下面。
2.虚线:是实际工作中不存在的一项虚设工作,因此通常不占用资源,不消耗时间。
它表示出来的工时为零,是没有消耗任何资源的虚构工作。
它的作用只是为了正确表示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1.5 基本概念
三、七格图
四、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时标逻辑图”也叫“时标网络图”,其中包含时间刻度和表示活动持续时间的横条,以及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它用于优化展现活动之间的关系,许多活动都可以按顺序出现在图的同一行中。
五、前锋线时标网络图
基于时标网络图,从检查时刻的时标点出发,用点划线依次将各项工作实际进展位置点连接而成的折线。
通过实际进度前锋线与原进度计划中各工作箭线交点的位置来判断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
如下图:
检查点为第4天,按原计划C/D/E进度应该在蓝/绿/黄的交点上,但实际在拆线转折位置,C落后/D符合/E提前完成。
1..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2.自由时差,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该工作的箭
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该工作的自由时差为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
3.关键线路上的工作节点和时间段都是前后衔接紧密的,没有时间间隔。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都是零。
如下图:C的总时差为5到4之间的波浪线,即12-11=1周;C的自由时差为C到F,无虚线,即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