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 化学能与电能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 化学能与电能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一、化学能与电能1.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2+、Ag+ 的氧化性。

查阅资料:Ag+ + I-= AgI↓ K1=1.2×1016;2Ag+ + 2I-= 2Ag↓+ I2K2= 8.7×108(1)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说明氧化性Ag+>Cu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2:通过Cu2+、Ag+ 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实验试剂编号及现象试管滴管1.0 mol/LKI溶液1.0 mol/L AgNO3溶液Ⅰ.产生黄色沉淀,溶液无色1.0 mol/L CuSO4溶液Ⅱ.产生白色沉淀A,溶液变黄①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是________。

②经检验,Ⅱ中溶液含I2。

推测Cu2+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是CuI。

确认A的实验如下:a.检验滤液无I2。

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b.白色沉淀B是________。

c.白色沉淀A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说明氧化性Ag+>Cu2+。

(3)分析方案2中Ag+ 未能氧化I- ,但Cu2+氧化了I-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编号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KI溶液KI溶液 AgNO3溶液a bKI溶液 CuSO4溶液c d(电极均为石墨,溶液浓度均为 1 mol/L,b、d中溶液pH≈4)①a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实验3”不能说明Cu2+氧化了I-。

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证实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方案2中,Cu2+能氧化I-,而Ag+未能氧化I-。

其原因一是从K值分析:______;二是从Cu2+的反应特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2Ag+=2Ag+Cu2+;AgI Cu2+AgCl CuI+2Ag+=Cu2++Ag+AgI2I――2e-=I2将d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 mol/L Na2SO4溶液,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K1>K2,故Ag+更易与I_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2Cu2+ + 4I- = 2CuI + I2,生成了CuI沉淀,使得Cu2+的氧化性增强【解析】【分析】【详解】(1)向酸化的硝酸银中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说明银离子氧化铜,反应生成银单质和铜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2Ag+Cu2+; (2)经过检验,Ⅱ中溶液含有碘单质,推测铜离子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为碘化亚铜,沉淀A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灰黑色沉淀,过滤得到滤液为蓝色,说明生成了铜离子,滤渣加入浓硝酸得到黄色沉淀为碘化银,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B为氯化银。

①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为AgI。

②a.检验滤液无I2。

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铜离子;b.白色沉淀B是氯化银;c.白色沉淀A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I+2Ag+=Cu2++Ag+AgI。

(3). ①a中溶液较快变棕黄色,b中电极上析出银,说明形成原电池,a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变黄色是生成了碘单质,电极反应为2I――2e-=I2。

②实验3不能说明铜离子氧化碘离子,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验证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为:将d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 mol/L Na2SO4溶液,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

③方案2中,铜离子氧化碘离子,而银离子未能氧化碘离子的原因,K1>K2,故Ag+更易与I_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

铜离子氧化碘离子的方程式为:2Cu2+ + 4I- = 2CuI + I2,生成了CuI沉淀,使得Cu2+的氧化性增强。

2.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2+、Ag+ 的氧化性。

(1)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向酸化的AgNO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说明氧化性Ag+>Cu2+。

(2)方案2:通过Cu2+、Ag+ 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试管滴管1.0 mol/LKI溶液1.0mol/LAgNO3溶液Ⅰ.产生黄色沉淀,溶液无色1.0mol/LCuSO4溶液Ⅱ.产生白色沉淀A,溶液变黄①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2,黄色沉淀是________。

②经检验,Ⅱ中溶液含I2。

推测Cu2+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是CuI。

确认A的实验如下:a.检验滤液无I2。

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b.白色沉淀B是________。

c.白色沉淀A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说明氧化性Ag+>Cu2+。

(3)分析方案2中Ag+ 未能氧化I- ,但Cu2+氧化了I-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编号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a中溶液较快变棕黄色,b中电极上析出银;电流计指针偏转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色;电流计指针偏转(电极均为石墨,溶液浓度均为 1 mol/L,b、d中溶液pH≈4)① a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实验3”不能说明Cu2+氧化了I-。

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证实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_______。

③方案2中,Cu2+能氧化I-,而Ag+未能氧化I-的原因:_______。

(资料:Ag+ + I-= AgI↓ K1 =1.2×1016;2Ag+ + 2I-= 2Ag↓+ I2 K2 = 8.7×108)【答案】Cu+2Ag+=2Ag+Cu2+ AgI Cu2+ AgCl CuI+2Ag+=Cu2++Ag+AgI 222I e I---=将d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 mol/L 24Na SO溶液,c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 K 1>K 2,故Ag +更易与I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 2Cu 2+ + 4I - = 2CuI + I 2 ,生成了CuI沉淀,使得2Cu +的氧化性增强【解析】(1)向酸化的AgNO 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说明铜置换出了金属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Cu Ag Ag Cu +++=+,说明氧化性Ag +>Cu 2+,故答案为222Cu Ag Ag Cu +++=+;(2)① 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 2,黄色沉淀是碘离子与银离子形成的碘化银沉淀,故答案为AgI ;②Ⅱ中溶液含I 2,说明Cu 2+做氧化剂,将碘离子氧化,本身被还原为Cu +,因此白色沉淀A是CuI 。

a .检验滤液无I 2。

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Cu 2+,故答案为Cu 2+;b .滤渣用浓硝酸溶解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盐酸,生成的白色沉淀B 为AgCl ,故答案为AgCl ;c .白色沉淀A 与AgNO 3溶液反应生成了Cu 2+和灰黑色沉淀,灰黑色沉淀用浓硝酸溶解后的溶液中含有银离子,黄色沉淀为AgI ,说明灰黑色沉淀中含有金属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CuI Ag Cu Ag AgI +++=++,说明氧化性Ag +>Cu 2+,故答案为22CuI Ag Cu Ag AgI +++=++;(3)①碘化钾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构成了原电池,a 中溶液中的碘离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单质,溶液呈棕黄色,电极反应式为222I e I ---=,故答案为222I e I ---=;② “实验3”不能说明Cu 2+氧化了I -。

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只需设计没有铜离子的情况下,也能看到相似的现象即可,可以设计实验:将d 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mol/L 24Na SO 溶液,c 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故答案为将d 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4的1 mol/L 24Na SO 溶液,c 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③Ag + + I - = AgI↓ K 1 =1.2×1016;2Ag + + 2I - = 2Ag↓+ I 2 K 2 = 8.7×108,K 1>K 2,故Ag +更易与I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 。

2Cu 2+ + 4I - = 2CuI + I 2 ,生成了CuI 沉淀,使得2Cu +的氧化性增强,因此方案2中,Cu 2+能氧化I -,而Ag +未能氧化I -,故答案为K 1>K 2,故Ag +更易与I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 。

2Cu 2+ + 4I - = 2CuI + I 2 ,生成了CuI 沉淀,使得2Cu +的氧化性增强。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探究,本题的难度较大,理解实验的设计意图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的难点为(3)③,要注意根据反应进行的趋势大小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解答。

3.电解原理和原电池原理是电化学的两个重要内容。

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1)如上图1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装置,若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NO3溶液和琼胶制成的胶冻,则NO3-移向_____________装置(填写“甲或乙”)。

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发现生成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则石墨上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上图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则甲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乙装置中石墨(2)为极,乙装置中与铁线相连的石墨(1)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

(3)在图2乙装置中改为加入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若某一电极质量增重 1.28 g,则另一电极生成______________mL(标况下)气体。

【答案】(1)甲;2H++2e-=H2;(2)原电池;阳;Cu2++2e-=Cu(3)224【解析】试题分析:(1)装置1中铁是负极、石墨是正极,阴离子在原电池中移向负极,NO3-移向甲装置;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发现生成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则石墨上电极反应式2H++2e-=H2;(2)图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型,则甲装置中两个电极不同,构成原电池;,乙装置是电解池,石墨(2)与正极相连,石墨(2)为阳极,乙装置中与铁线相连的石墨(1)是阴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Cu2++2e-=Cu;(3)某一电极生成 1.28 g铜,转移电子1.2820.0464/gmolg mol⨯=,则另一电极生成氧气,根据转移电子相同,生成氧气0.01mol,标况下的体积为224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