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可以治疗脑胶质细胞瘤

中药可以治疗脑胶质细胞瘤

中药可以治疗脑胶质细胞瘤
脑胶质细胞瘤是以浸润性、扩展性、生长性特征与正常脑组织间无明显界限, 多侵犯1 个以上脑叶, 甚至侵犯脑深部主要结构或侧半球的脑部常见的恶性肿瘤。

该属中医的头痛、眩晕、呕吐、偏瘫、抽搐等范畴。

手术治疗可以使疾病缓解, 但难以根治且复发率高。

有鉴于此, 笔者多年来(2000 年~ 2002 年)应用脑瘤康平胶囊(Ⅰ号、Ⅱ号)治疗胶质细胞瘤, 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中男25 例, 女17 例。

病程20 ~ 154 天, 中数123 天。

临床主证: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者31 例, 抽搐、扑地、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癫痫者5 例, 偏瘫8 例, 复视、眼睛失明者4 例。

颅脑CT 所见:病变在额颞顶叶者2
2 例, 半球者12 例, 脑干4 例, 丘脑、脑室各2 例。

全部病例均经临床颅脑CT 、病理、脑电图确诊。

1 .
2 诊断标准参照《现代肿瘤学》拟定[ 1] 。

2 治疗方法
2 .1 治疗原则解毒化痰, 软坚散结, 消瘤、降逆止咳, 镇惊止痛, 豁痰开窍, 宁心安神。

脑瘤康平胶囊Ⅰ 号药物组成:炒枣仁45g 百合30g 土贝12g 白花蛇舌草15g 丹参18g 赤芍18g 元胡15g 川芎12g 细辛45g 蔓京子12g 水蛇6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泽泻24g 甘草6g 等。

手术后癫痫, 发作性抽搐, 扑地不省人事, 时有遗尿可用脑瘤康平胶囊Ⅱ 号。

上方加全蝎12g 蜈蚣
3 条制南星15g 石菖蒲30g 白胡椒9g , 用法:每次7 粒(全生药3 ~ 5g), 日3 次, 10 天为1 疗程。

3 结果
治愈5 例(11 .90 %), 显效10 例(23 .81 %), 有效21 例(50 %), 无效6 例(14 .29 %), 总有效率85 .71 %。

附病案举例
王某, 女, 47 岁, 农民。

因头痛、恶心、呕吐24 天加重, 伴双目失
明3 天就诊。

患者既往有头痛史4 年, 未加注意, 后进行性加重, 尚能忍受。

现患者主证为头痛, 反射性呕吐, 双目失明, 发作性抽搐、扑地, 不省人事, 口吐白沫。

舌苔薄黄, 舌质暗, 脉细涩。

大便干, 小便正常。

颅脑CT 显示:额叶见3 .44cm大小的肿物。

脑电图中度异常。

因种种原因, 患者不能接受手术治疗。

中医辨证为毒聚痰凝、血瘀。

治以解毒、化痰、软坚、消瘀、熄风镇惊、豁痰开窍、宁心安神。

用脑瘤康平胶囊Ⅰ 号每次7 粒, 日3 次。

服2 天后, 头痛、复视、呕吐明显减轻, 继服4 天, 以上症状消失。

再服6 天, 两眼视物恢复正常。

继用该药30 天, 患者基本正常。

30 天内抽搐1 次, 时间2 ~ 3s 。

改服脑瘤康平胶囊Ⅱ号, 药用30 天未见抽搐发作, 自述一般情况良好。

复查脑CT 显示:额叶肿物约0 .7cm 大小, 脑电图大致正常, 以后未再服药。

半年后随访, 该患者情绪稳定, 生活正常, 临床疗效评定为痊愈。

4 讨论
祖国医学历代文献中, 虽无脑瘤病名记载, 但中医古籍中所言之“厥逆”“真头痛”“头风”“癫狂” “痫证” “痿证”“内风” 等的症状或体征与现代医学之脑瘤相似。

如《素问·至真大要论》中“头顶囱顶脑户中痛, 目如脱。

”《素问·奇病论》中“人有病头痛以数多不已… …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 髓者以脑为主, 脑逆故令头痛… …病名厥逆。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是以头痛出巅疾, 下虚上实, 过在足少阴、巨阳, 甚则入肾。

”《素问·方盛衰论》“气不上下, 头痛巅疾。

”这些描述不仅与良、恶性脑瘤的头痛有相似之处, 其中病机的阐释如“中大寒”“下虚上实” “甚则入肾”“气不上下”等, 对今天辨治脑瘤甚有启发。

《济生方·头痛论治》中“痛引脑巅, 甚而手足冷者, 名曰真头痛, 非药之能愈”则对脑瘤的不良预后也有充分认识。

祖国医学对脑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寒入脑。

由于寒邪客入脑窍, 寒性凝滞, 脉络收引, 气机被阻, 清浊升降受抑, 痰瘀亦成。

(2)下虚上实。

虚指髓海空虚, 肾精乏源。

实乃毒、寒、湿、热、痰、疾胶结盘踞。

脑盖为髓海, 其根在肾, 肾脏精生髓, 若肾精亏损, 无髓充脑, 即如《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


(3)气不上下。

如忧思恼怒则气结, 气郁血亦滞, 久郁必化火, 津灼为痰、血炼为瘀, 气滞、血瘀、痰结阻气机, 使清者不升, 浊者不降, 致生脑瘤。

(4)邪毒内蕴。

正如华佗《中藏经》谓:“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 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而生矣, 非独荣卫壅塞而发者也。

”可见蓄毒留而不去也是脑瘤形成的重要病因。

总之, 前人关于脑瘤病因病机的论述, 强调内外两种因素, 在外多为邪毒袭人, 循经上注于脑或大寒犯脑, 日久阻滞气机, 升降乖戾, 致痰生瘀成湿。

在内则为脏腑功能紊乱。

七情失调, 先天不足, 年迈体虚皆可致之。

脾虚则痰湿内生, 肝肾阴亏则阳亢风动, 肺失治节, 则津血代谢受碍, 心失神明之主则五脏皆摇。

脑瘤病机可概括为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为标, 脾气亏虚, 肾精不足为本。

关于脑瘤的治疗大法, 总不外扶正祛邪。

扶正须护脾胃以养后天, 填补真元以壮先天。

《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云:“虚则补之”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进一步指出“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 。

祛邪当尊《医宗必读·积聚》提出的“初者, 病邪初起, 正气尚强, 邪气尚浅, 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 邪气较深, 正气较弱, 受且攻且补;未者病魔经久, 邪气侵凌, 正气消残, 则任受补” 的治疗原则, 采用活血化瘀、渗浊利湿,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此外, 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的“积聚者, 由阴阳不和, 脏腑虚弱……所为也”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及《丹溪心法·六郁》中“气血冲和, 万病不生” 之言, 都指出如何调整脏腑功能, 使阴阳调和, 从而湿、痰、瘀、火无由再生。

正如李杲云:“温之, 和之, 调之, 养之, 皆补也。

” 脑为“清阳之府” , “诸阳之会” , 禀五脏六腑之清阳精血而养, 其精至纯, 其势至高。

据“ 巅峰之上, 唯风可到”之理, 欲捣脑瘤之巢臼, 务须以风药引之, 方可有的放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