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综合练习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阅读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培养我们的情怀。
遭人误解,读读《论语》,从“_________,_________”中学会对待误会的态度;遇到烦恼,从“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找寻开阔旷达的境界;面对未来,从“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去坚定自己对抱负终能施展的信念。
我们应该培养阅读的好习惯,排除干扰,静下心来,奋力追求“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的境界,沉醉其中,乐而忘我,不断阅读,使心灵澄明,正如《观书有感(其一)》所说“_________,_________”,时时补充新知识以达到新的境界。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1)~(4)题。
(12分)①成岗猛然醒悟,立刻把 A 的手拉到自己面前,他清楚地看见,她的食指和中指,隐隐地现出铁笔磨伤的()迹。
②“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改色,心不跳。
”( A 在就义前向战友告别时说)(1)给下列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猛.()然xǐng()悟hén()迹(2)画线句子是___________关系的复句。
(2分)(3)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红岩》,作者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文段中人物A是___________。
(3分)(4)《红岩》中人物A的形象,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下列《艾青诗选》诗歌中,哪首诗的意象,与人物A最相似?请选择并给出理由。
(4分)A.一天,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对我说:“北方是悲哀的。
”(《北方》)B.“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鱼化石》C.“在黄河流过的地域,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黑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手推车》)D.“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我爱这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年5月份的第2周(5月8日至5月14日)是第3个全省“学生劳动宣传周”。
适逢母亲节来临,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精心开展了系列活动。
(13分)(1)八年级年级组作为主办方将组织同学在周三(5月10号)下午4点的劳动课上制作“叶脉书签”送给母亲。
年级组请小君制作一张海报,下面是海报的内容。
(6分)①海报的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修改:(2分)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
(2分)③海报中画线的句子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
(2分)(2)陆老师展示了叶脉书签的制作步骤,请你根据图片和提示简述叶脉书签的制作步骤。
(3分)1.制作工具2.调制碱水3.刷去叶肉4.漂白压干5.染色装饰6心语传递(3)小明不懂为什么蒸煮叶子的水要用碱水氢氧化钠,你能给他解答吗?(2分)(5)漂亮的书签做好了,你觉得下面那句诗最适合印在书签上送给妈妈?()(2分)A.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B.你是人间的四月天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二、阅读(55分)【一】大爹的执着(22分)刘利元①大爹是我们村唯一穿中山装下地犁田的人,他曾经在村小和乡中当了三十多年的民办教师。
【甲】②西沙窝一带识字的人,基本上都是大爹的学生。
上世纪80年代,村子里出个大学生是天大的事。
人们经常说起大爹教出的哪个学生考上了哪所大学。
我对这些不太在意,他留给我记忆最深的是那件穿了十几年的中山装。
③记得我上小学时,一次大爹抱着一只獾子从乌兰布和沙漠里走出来,村子里的人围着獾子看稀奇。
大爹讲,他在野外发现这只獾子快不行了,便想着抱回家打一支强心针看能不能救活。
当时我也挤在人群里,但是我对獾子的生死毫不关心,我关心的是大爹的衣服,因为他身上穿的深蓝色中山装被这只小动物的爪子撕烂了。
过了几天我发现他又把那件中山装完好而整洁地穿在了身上,原来,大妈用平针把裂口缝好了。
我上中学后,大爹教我语文,我发现他还穿着那件被獾子撕破的中山装站在讲台上,只是深蓝已经洗得变成了浅蓝。
④【乙】他站在讲台上他情绪激昂,谈古论今,一丝不苟地授课。
下了讲台,他顾不上洗掉手上的粉尘,就钻进庄稼地里锄地、培土、育苗,裤腿和鞋帮上全是泥巴,和农民没有任何区别。
当其他人收工后吸一支旱烟优哉游哉时,大爹则牵挂着课堂上的学生和课后娃娃们的作文本。
⑤每天天不亮,大爹就骑个自行车在乡间小路上来回穿梭。
西沙窝一带的耕地十分分散,每户人家都有七八个地块,隔得远,在浇地时其他农民可以在地堰上挖开一个口子,让渠水慢慢流淌,观察四周都上了水,就把口子填上,让整个地块过水均匀。
大爹没有时间慢慢等候,他的学生还在课堂上等着他讲课呢。
【丙】他在清晨扛着把锹到处挖口子,等到下课了再来填。
至于水深水浅,浇得均匀不均匀,就顾不过来了,所以大爹种的庄稼要么水深了淹死,要么水浅了受旱,基本上同类地块中大爹种的庄稼产量是最低的。
有好几次放学回家,大爹都埋怨着说,这个教书营生他再也不干了。
可是第二天清晨,他又骑着自行车奔波十多公里去了学校。
⑥虽然大爹已经退休二十几年了,可是他教书时的形象永远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⑦【丁】一个比农民还要黑瘦的中年教师,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吱吱”作响。
车把上挂着一个黄得发白的书包,书包里装着他的教案和课本,有时候还有一个或者半个馒头,那是他在乡中学教书时的午餐。
车后座上还绑着一只蛇皮袋子,那是下课后在回家的路途中给家里喂养的羊收集落叶用的。
哪怕十分疲惫他依然双目炯炯有神好像看到希望就在黄土路上不远的地方。
4.根据文中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4分)虽然大爹的中山装被抓坏了,但大爹依然穿着它上课。
虽然其他人种完地抽烟悠哉,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大爹第二天依然去上课5.以下的句子出自原文,请结合上下文,选出该句最适合的位置()(3分)大爹种地教书两不误。
A.【甲】B.【乙】C.【丙】D.【丁】6.结合文章内容,品味下列句子。
(6分)①有好几次放学回家,大爹都埋怨着说,这个教书营生他再也不干了。
可是第二天清晨,他又骑着自行车奔波十多公里去了学校。
(从人物描写角度)②下了讲台,他顾不上洗掉手上的粉尘,就.钻进庄稼地里锄地、培土、育苗,裤腿和鞋帮上全是..泥巴,和农民没有任何区别。
(从词语角度)7.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结尾段划线句的理解。
(3分)8.文章开篇提到:“大爹是我们村唯一穿中山装下地犁田的人”,鲁迅的《孔乙己》中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虽然同是读书人对自己衣着的执着,但其中也有不同,请分析二者不同之处。
(6分)【二】(17分)【材料一】风“呼呼”地吹着大地卷起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沙子、石子满天飞;有的树被刮得“沙沙”作响;空气里四处弥漫着一股呛人的黄沙。
这就是沙尘现象。
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km,这种天气现象便是沙尘暴。
沙尘暴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灾害之一并非现代的产物。
3000多年前,我国史书便有西北地区发生“黄沙”“雨尘”“雨尘土”“黄霆”等记录。
中国古人将风后降尘称为“霾”,《诗经》注释中称“终风且霾,传霾雨土”。
《尔雅》曰:“风尔雨土曰霾”。
“终风”“风尔”讲的都是风后降尘的天气现象,由于古代扬沙降尘天气不时发生,因此“霾”就成了这一天气现象的专称。
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甘肃“十一戊午朔,大风从西北来,折木飞沙走石,六日始息”。
表明这场风形成的沙尘暴摧折树木,沙石均被吹起,持续6天方平息。
可见,沙尘暴在我国古代就成为一种对人类产生危害的天气现象。
【材料二】《朔方通志》载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四月乙亥午宁夏洪广堡,风霍大作,坠灰片如瓜籽,纷纷不绝,逾时而止,日将沉,作红黄色”。
沙尘暴是一种强沙尘天气,即强烈大风将地面沙粒、尘土席卷入空中,导致空气混浊与能见度显著下降的天气现象。
通常而言,当大量沙尘导致的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且风速达到6级或以上时,即可称为沙尘暴;而水平能见度仍有1千米以上、相对较弱的大风沙尘天气,则称为扬沙;风速较弱(低于3米/秒)、沙尘悬浮的沙尘天气则称为浮尘。
这三类天气现象可以统称为沙尘天气。
要形成沙尘暴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干燥松散的沙状物质作为沙源,将沙尘从大地带离的起沙条件,以及能让沙尘扶摇直上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构(或上升条件)。
干燥松散的沙状物质,是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影响我国沙尘天气的沙源,来自我国和周边国家地区的大片沙漠——包括我国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一众沙漠,以及常古的戈壁沙漠与中亚的大片荒原。
这些庞大的荒漠区有大量干燥沙尘,只待后续的动力条件,扶摇直上。
起沙条件是需要足够强的大风。
而影响我国沙尘天气的沙源,地处亚洲中纬度内陆地区,邻近西伯利亚冷空气源地(与相应的西伯利亚高压)。
在秋冬春三季,常出现强烈的冷高压携带冷空气南下的天气过程;此时,冷高压外围的强风区就成为了黄沙飞扬的关键。
当然,如果遇到一个高空槽东移,槽前区域诱发的气旋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激起强风,如果气旋和冷高压相配合,其间更大的气压梯度会造成更狂暴的风(出现在气旋西侧),这种情形往往容易造成更猛烈的起沙。
如果只有这两步,我们只能得到风和沙交织的“混合体”,根本无法“缠缠绵绵绕天涯”,一旦地面风稍微减小,很快就会因为贴近地表的摩擦而坠地沉降。
要造成蔽日千里的强沙尘天气,还需要第三个条件: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构(或上升运动条件)。
简单来说,它需要大气层在垂直方向是上部冷下部暖,这样下方的空气较轻,容易扶摇而上;高空风速更大且受地面摩擦影响较小,所以进入高空的沙尘足够飞扬千万里。
【材料三】沙尘暴治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预防沙尘暴的发生,二是缓解沙尘暴的影响。
预防沙尘暴的发生,首先需要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土地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