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下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七下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七下期中考试历史复习资料韩雅洁,王羽霏编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特征:繁荣与开放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的建立: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南北归一:589年,隋文帝灭陈,继西晋以后,南北重归统一。

3、统一意义: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为后来隋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统一的历史条件: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主要条件】 ②长期的分裂,人民渴望统一 ③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国力强大。

④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

⑤ 隋朝为灭陈做了充分的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5、为什么会出现“开皇之治”(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③人民的辛勤劳动。

6、经济繁荣(开皇之治)的表现: 1)人口大幅增长 2)修建了许多大粮仓3)储存的物品可以供五六十年开销。

史称开皇之治。

7、大运河的开通:(“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时间:605年 2)人物:隋炀帝3)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重点】. 4)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

5)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由北向南) 6)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由北向南) 7)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8)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有利于统一国家巩固和发展。

9)全长:两千多公里。

8、为什么隋炀帝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条件): ①开皇之治,经济繁荣,具备了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大规模征发人力成为可能 ③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做基础黄河淮河浙江 邗沟·· 永济渠通济渠长江江南河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洛阳 涿郡· 余杭9、评价大运河: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的灭亡。

10、列举隋朝繁盛和隋炀帝暴政的表现,探究隋朝“繁盛一时”的原因繁盛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暴政表现:滥用民力繁盛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一时原因:隋炀帝的暴政第二课:“贞观之治”1、隋的灭亡与唐的建立: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游江都途中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618年,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李渊即唐高祖。

2、唐高祖退位后,传位李世民,他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3、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唐太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明白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关注民生。

(君,舟也。

民,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唐太宗正确的治国思想和政策(见5.)3)隋朝奠定的经济基础4)隋朝大运河的开通5)国家统一,社会安定6)人民辛勤劳动4、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富力增强;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轻5、唐太宗的治国思想:1)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2)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取正确意见;3)大臣要廉洁奉公。

6、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汲取亡隋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厉行节约;(经济合并州县,整顿吏治;(政治任用贤才(房玄龄,杜如晦),虚心纳谏(魏征)6、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山西文水),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7、人们称武则天的统治有“贞观遗风”,你能找出相关史实么?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2)选拔贤才(姚崇);3)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后人评价“治宏贞观,政启开元”8、评价唐太宗: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政府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善于听取正确意见,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提倡节俭;重视科举;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他在位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

后世称之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开元盛世”1、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

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1、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①唐玄宗励精图治(见4、)②国家统一,天下大治,社会安定③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④科技进步和劳动人民的努力⑤对外交流的频繁2、开元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农业:①修建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③蔬菜新品种从西域传入④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盛行⑤制成曲辕犁⑥创制筒车。

⑦人们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

手工业:①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发展,越窑青瓷、刑窑白瓷和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最为有名。

商业:①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内分坊和市(坊:居民住宅区;市:商业区)③长安云集边疆种族和世界各国的人,即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3、开元盛世的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4、唐玄宗的统治:唐玄宗任用贤能(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励精为治”;重视吏治戒奢从简提倡文教5、唐朝衰亡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他渐渐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他还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

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907年,唐朝灭亡。

6、唐玄宗前期、武则天和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答:注意发展生产,关注民生,善于用人,用于纳谏,听取正确意见,以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辖等。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诞生的原因: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无论优劣都可以好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官,为改变这种弊端,开始创立科举制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发展特点:中央集权3、科举制的发展过程: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清朝废除。

共1300余年4、科举制的影响:①扩大了政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保证李官员的素质③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社会风气④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6、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最重要的是明经、进士。

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第五课1、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的原因:唐太宗以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西北各族的拥戴,尊封他为各族得天可汗。

2、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含义: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体现了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3、吐蕃: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作用: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吐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世纪初,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作用: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唐蕃合同为一家。

历史见证,布达拉宫,文成公主庙,大昭寺及门前会盟碑。

4、回纥:维吾尔族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后改名为回鹘,政权瓦解后部众迁到今新疆、甘肃等地。

唐玄宗册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历史见证,诗句:回鹘衣装回鹘马。

5、靺鞨:女真族、满族的祖先,生活在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

粟末靺鞨统一各部,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从此以渤海为号,有海东盛国胜之称。

历史见证:渤海石灯塔、《送渤海王子归国》诗等。

6、六诏:生活在云南苍山洱海一带,是彝族、白族的祖先,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历史见证:千寻塔。

7、唐朝大败突厥后在今新疆地区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

8、唐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管辖、册封、和亲、会盟、征服、经济文化交流。

9、唐朝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答:①盛世繁荣,(为开展大规模的民族交往准备了条件)②高度发达的经济、科技文化(对在周边种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③唐朝辽阔的疆域、发达的交通,(都为中原与边疆地区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条件)④唐朝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1、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特点),与亚洲、非洲、欧洲的国家都有往来。

对外交往活跃的城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把中国人成为唐人的原因)2、唐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1)唐朝国力强盛2)文化科技发达【根本原因】3)对外政策开放4)对外交通发达3、唐对外交往频繁的影响:1)世界各国对唐王朝崇敬,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2)唐文化传播到各国,对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起促进作用3)唐王朝从世界各国吸取经济、文化上的经典4、遣唐使:贞观年间,来中国十多批,规模庞大,成员素质较高。

目的:全方位的学习中国文化。

(阿倍仲麻吕又叫晁恒)5、唐朝对日本的影响:1)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2)参考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3)社会生活、风俗、饮食、服饰、饮茶等方面保有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6、鉴真东渡:1)时间:唐玄宗时期。

2)经过: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3)影响: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文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至今犹存,被日本是为艺术明珠。

7、唐与新罗的关系:1)使节往来:派遣使节和留学生2)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3)文化交往:新罗采用科举制选官、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历算等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8、唐对新罗的影响:1)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2)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3)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9、唐朝与天竺的关系:1)代表:玄奘西游2)时间:唐太宗时期3)目的:天竺(印度半岛)4)学习寺院:那烂陀寺。

5)影响:带回大量佛经并进行翻译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10中外交往的方式多种多样:1)使节来往2)商贸往来3)宗教往来4)文化艺术交流11、朝对外关系对我们今天有何启迪?启示:我们一定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1、隋唐建筑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2、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成就有哪些世界第一:1)隋朝的李春设计并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了700多年。

2)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朝最富丽堂皇建筑是大明宫含元殿。

4、药王:唐朝孙思邈。

名言:人命至重,又贵千金。

著作:《千金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