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1二力平衡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0-2021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1二力平衡 同步练习(含解析)

9.1二力平衡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2.如图,木块站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左倾倒3.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沿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绳子对手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4.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F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但没有推动。

此时,推木箱的水平推力F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A.F一定等于f B.F可能小于f C.F一定小于f D.F可能大于f 5.起重机以0.5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的拉力是2000N,若起重机改用2m/s的速度吊起同一个重物匀速下降,则钢丝绳的拉力是()A.等于8000N B.小于2000N C.等于2000N D.大于2000N 6.如图所示,小青用10N的力握住重5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5N 竖直向下B.10N 竖直向下C.5N 竖直向上D.10N 竖直向上7.如图,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

图中分别给出了A、B的受力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 A与F2是一对平衡力B.F2与F1是一对平衡力C.F1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F2与G A、F1两个力的合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8.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以下四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①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②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④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M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m放在木块M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二者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分析中正确的是()A.木块m受到方向水平向左的摩擦力B.木块m受到方向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水平拉力F和木块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相等D.木块M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0.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

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v2<v3,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二.填空题11.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力,它们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力。

12.一辆小车重50N,受到的牵引力是10N,车在水平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受到的阻力是N,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N,如果突然将所有力撤去,小车的速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甲图所示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同学们认为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优于图乙的,其主要原因是。

14.如图所示是在疫情期间为武汉建造“火神山医院”发挥重要作用的“小黄”推土机,其质量为1.5×104kg,“小黄”在平直场地上以1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5倍,此时它受到的牵引力是N;当“小黄”运动的速度变大时,它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所示,B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测力计连接于A物体与墙之间且保持水平状态,现用F=10N水平向左的拉力时,B物体匀速向左运动,待木块A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如果拉力增加至F=15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此时B物体(填“加速”、“减速”或“匀速”)向左运动。

(设整个过程中A物体与B物体不分离)三.实验探究题1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1)应保持物体处于或状态进行研究。

(2)某同学按左图对弹簧测力计校正零点,再水平放置测量拉力大小,这样操作会使测出的拉力偏(选填“大”或“小”)。

(3)改正错误后进行了实验,图中(a)、(b)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所探究的两个力需作用在上,物体才能平衡。

图(c)则可验证所探究的两个力必须作用于。

17.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4)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具备。

18.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

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

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

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

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如图a、b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选填“a”或“b”)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

(5)本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等、方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AC、若物体受平衡力,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原来静止的物体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然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C错误。

B、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故B正确。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一对平衡力,二力的性质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2.解: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A错误。

B、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B错误。

C、由于木块与小车共同做匀速直线运动,未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不具备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所以它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故C正确。

D、小车突然停止运动,而木块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不会倾倒,由于木块具有惯性,将继续向右做匀速运动。

故D错误。

故选:C。

3.解: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二力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绳子对手的拉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绳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物体、同一直线,因此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一直线,因此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4.解:小明用水平力F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但没有推动,木箱处于静止状态,木箱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解:当起重机以0.5m/s的速度匀速吊起重物时,重物处于平衡状态,其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拉力为2000N。

起重机以2m/s的速度吊起该重物匀速下降时,重物仍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仍然等于重力,由于重力不变,所以此时的拉力仍为2000N。

故选:C。

6.解:手握瓶子静止悬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瓶子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静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瓶子的重力大小为5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静摩擦力大小也是5N,其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故C正确。

故选:C。

7.解:由图知,A物块受到向上的支持力F2、向下的重力G A、B对A向下的压力F1;B物块受到向上的支持力F3和向下的重力G B,A、A物块处于静止状态,由图示和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2=G A+F1,则G A与F2的大小不等,所以G A与F2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A物块处于静止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2=G A+F1,则F2与F1的大小不等,所以F2与F1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B对A有向下的压力F1,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F3,所以F1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正确。

D、以A为研究对象,A物块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受力平衡;G A、F1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向下,合力的大小G A+F1=F2,则可知F2与G A、F1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均作用在A 物块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8.解:①木块相对小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所以二者是一对平衡力,故①正确;②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等于小车和木块重力之和,木块对小车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二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②错误;③④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小车对木块向左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向右的水平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④正确;因小车对木块向左的摩擦力和木块对小车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所以,木块对小车有向右的摩擦力,又因小车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地面对小车向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③正确;综上可知,①③④正确。

故选:C。

9.解:AB、木块m放在木块M上面,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m相对于M 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木块m没有受到方向水平方向的摩擦力;故AB错误;C、把m和M木块作为一个整体,因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M受到的拉力与地面施加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故水平拉力F和木块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C正确;D、地面对木块M的支持力等于m和M木块的重力之和,大于M受到的重力,木块M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M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二力不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