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二26课经济全球化

历史必修二26课经济全球化


第26课
一、原因 • 1、 2、3、4、 二、表现 • 1、 2、 3、 4、 三、意义 四、问题 • 1、2、3、4、 五、正确认识 • 1、 • 2、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1、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是 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 基本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政治障碍 4、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为经济全球化 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20世纪六 七十年代
经济区域一体 (集团)化
20世纪九 十年代
经济全球化迅 速加快
智利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反对经济全球化
在俄罗斯莫斯科的工业区附近,有90个1973年以后出生 的孩子没有完整的肢体,反映了工业污染造成的令人毛骨悚 然的后果。
反对全球化的示威人群
五、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
• 1、这一 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2、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 趋利避害。(问题的解决途径)
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现
• 1、贸易全球化。 • 2、生产全球化。 • 3、跨国公司成为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 体。 • 4、金融全球化。
英国
法国
生 产 的 全 球 化
荷兰、比利时 西班牙
德 国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表现
三、问题与展望
1.世界贫富的分化严重 —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 被动地位。 2. 加剧世界经济投机性和风险性。 3.世界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 4、加剧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第五单元
时 间 特 点
15世纪—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世界市场最终 形成
归纳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表 现 中国的应对及结果
课本44页最后一 段
1、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导致 落后挨打。 2、鸦片战争后:沦为半殖民地,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战后
向体系化、制 度化方向发展
两大体系(金融 货币、贸易) 三大支柱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贸易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 跨国公司 1、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1992年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 目标。 3、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结果:使中国经济真正与世 界接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 展。
两 极 分 化
福建省长乐榕通码头查获 的300吨洋垃圾
福建省闽侯县工商局工作月28日披露了一则惊人消息:荷兰警方最近在 鹿特丹港口截获了1000吨来自英国的家庭垃圾。这些未经分类处理的垃 圾被贴上“废纸”的标签,正准备启运前往中国。荷兰和英国环境部门 随后进行的联合调查表明,英国每年都有数量惊人的家庭垃圾被一些公 司非法运到中国进行处理。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 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 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 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一体)化的关系 • 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 产生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区域经济集团 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 2、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有促进和阻碍 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区域集团都存在一定的 排他性,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另一方 面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 进程。 •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 的重要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集团化的 最终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