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隐形眼镜验配项目一 隐形眼镜的初步知识 任务2 隐形眼镜的基本设计(教案)
隐形眼镜验配项目一 隐形眼镜的初步知识 任务2 隐形眼镜的基本设计(教案)
4、能根据配适状态合理地调换镜片。
基弧、直径、矢深三者和配适状态间的关系。
难点:根据基弧、直径、矢深三者间的关系合理地调换镜片达到最佳的配适状态。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
教学场所准备:多媒体教室。
教学资料准备:教材或讲义
考核与评价
单元自测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
(10)边缘:边缘形态和舒适间有很大的关系,舒适度主取决于睑结膜和镜片边缘的摩擦。
3、影响镜片设计的因素
(1)影响可变参数的因素:
(2)影响弹性模量的因素:相同材料的镜片的弹性模量按:切削成形、固态铸模成形、液态铸模成形及旋转成形工依次递减。
小结:
布置作业:
(6)矢深:基弧、直径、矢深三者关系
直径不变,基弧越大矢深越小;基弧越小,矢深越大。基弧不变,直径越大矢深越大;直径越小,矢深越小。
(7)屈光度:隐形眼镜的屈光度主要取决于镜片外表面的形态。
(8)外曲面形态:将围绕外光学区的周边部分削薄称为缩径设计。
(9)厚度:镜片中心厚度通常控制在0.035~0.15mm之间。
角膜透明、无血管,中央呈圆形,向外逐渐平坦,主要由三叉神经眼支支配。
2、组织学结构
由外到内分成五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3、生理功能
(1)角膜上皮层:可再生,分化周期7-14天,可阻挡微生物和细菌侵入。
(2)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
(3)基质层:损伤后能再生,但速度缓慢,能保持物理强度、维持角膜形态。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首页)
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日期
年月日第周
上课地点
学习项目
项目一隐形眼镜初步知识
课时
17
学习任务
任务2隐形眼镜的基本设计
课时
4
知识目标
1、了解角膜的结构和生理。
2、了解镜片的参数、可变参数、边缘形态对配戴舒适度的影响。
3、掌握镜片的直径、基弧、矢深三者间的关系及对配适状态的影响。
教学步骤与内容
项目一隐形眼镜初步知识
任务2隐形眼镜的基本设计
引入新课:由日常生活的例子如一张A4纸用水可贴在黑板上,同样的条件很难贴在圆球的表面。结合隐形眼镜的配戴部位——戴在角膜表面的泪液层上引出隐形眼镜内表面的形态要和角膜表面相一致,从而引出隐形眼镜的基本设计。
讲授新课:
一、角膜的结构与生理
1、形态结构:椭圆形,VVID:10.5~11mm,HVID:11.5~12mm。t(中央)0.56mm,t(周边)1mm,r(前)7.70mm,r(后)6.8mm。e约0.4。
(4)后弹力层:损伤后可再生。
(5)内皮细胞层:损伤后不能再生,会失去正六边形相互镶嵌排列的规律。
二、隐形眼镜的设计
1、基本概念:
(1)镜片的参数:
(2)镜片的可变参数:
(3)镜片的设计:
2、镜片的可变参数
(1)内曲面:球面弧、非球面弧。——隐形眼镜镜片内表面常设计成双球弧面、多球弧面和抛物线弧面。
(2)光学区直径:最小光学区直径应大于瞳孔最大直径2mm以上。
(3)基弧:球面镜片内光学区的曲率半径。基弧越大,镜片越平;基弧越小,镜片越弯。
(4)周边弧:中心弧以外的弧面统称为周边弧。汇结点要进行融合性处理。
(5)直径:球面软镜的直径应大于HVID2mm。一般软镜常用直径:13.7~14.5 mm;透气硬镜常用直径:8.8~9.6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