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溶液表面吸附量的测定课件

关于溶液表面吸附量的测定课件


液体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和它的表面张力在数 值上是相等的。欲使液体表面积增加△S时, 所消耗的可逆功A为愈高,表面 张力愈小。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不分 ,表面张力趋近于零。液体的表面张力也与液 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 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 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 少。
试剂:95%乙醇(AR)
操作步骤
1.用95%的乙醇配制质量分数分别为5、8、 12、16、18、20、25、30、35、40、50 左右的乙醇水溶液,置于试剂瓶中备用。
2.将一根端面磨平的毛细管及表面张力管洗 净,再用温热的洗液浸泡30 min左右,重 新洗净,并浸入蒸馏水中备用。
3.按图所示连接仪器,甩干毛细管中的液 体,并将其垂直插入表面张力管中。将表 面张力管固定于恒温槽中。用滴管从表面 张力管另一侧的小支管中滴加入蒸馏水。 当水面接近毛细管端面时,应逐滴沿管壁 缓慢加入,并避免振动,同时密切注视毛 细管。当水面刚与毛细管端面接触时,毛 细管中会突然升起一段液柱,立即停止加 液。然后将表面张力管与下口瓶密封连接。 恒温10 min以上。
当加入溶质后,溶剂的表面张力要发生变化,根据
能量最低原理,若溶液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则表
面层溶质的浓度应比溶液内部的浓度大;如果所加溶质 能使溶剂的表面张力增加,那么,表面层溶液质的浓度
应比内部低。这种现象为溶液的表面吸附。用吉布斯公
式(Gibbs)表示:
c d
( RT
dc)T
式中:为表面吸附量(mol.m-2),σ为表面张力(J.m-2)。
5.开启表面张力管,用滴管吸干表面张力管中的水,
同法加入适量5%乙醇溶液,从毛细管中鼓气以 充分搅匀溶液,并用该溶液洗涤毛细管内壁2~ 3次,用张力管中的待测溶液荡洗几遍滴管(不 得将溶液吸走),再将表面张力管与下口瓶密 封连接,恒温10 min以后按步骤4记录pmax(x)。 读数完毕后,开启表面张力管,用荡洗过的滴 管吸取少量张力管中的溶液,在通以恒温循环 水的阿贝折光仪上准确测量溶液在恒定温下的 折光率。为提高测量准确度,需测量三次,取 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
d dc
)T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表面张力随浓度的改变率。即:
(1)
(
d dc
)T
<0,Г>0,溶质能增加溶剂的表面张力,溶液表 面层的浓度大于内部的浓度,称为正吸附作用。
(2)( d dc
)T
>0,Г<0,溶质能增加溶剂的表面张力,溶液表 面层的浓度小于内部的浓度,称为负吸附作用。
通过测定溶液的浓度随表面张力的变化关系可以求得不 同浓度下溶液的表面吸附量。
图1 分子间作 用力示意图
这种吸引力使表面上的分子向内挤促成液 体的最小面积。要使液体的表面积增大就 必须要反抗分子的内向力而作功增加分子 的位能。所以说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 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 。通常把增大一平方米表面所需的最大功
A或增大一平方米所引起的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值 ΔG称为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其单位为J.m-3。而 把液体限制其表面及力图使它收缩的单位直线 长度上所作用的力,称为表面张力,其单位是 N.m-1。
P 2 R
图3 气泡形成过程
若毛细管管径较小,则形成的气泡可视为
球形。气泡刚形成时,由于表面几乎是平的,
所以曲率半径R极大;当气泡形成半球形时, 曲率半径R等于毛细管半径r,此时R值最小。 随着气泡的进一步增大,R又趋增大,直至逸 出液面。R=r时,附加压力最大:
Pm
2 r
仪器及试剂
仪器:恒温槽;表面张力管;毛细管; 具嘴下口瓶;数字式微压差计;烧杯; 阿贝折光仪;表面张力测定仪。
6.测量完毕后,吸干张力管中的溶液并吹 干毛细管中的溶液。
7.按步骤5和6,同法测量8、12、16、18、 20、25、30、35、40和50%各组分乙醇 溶液pmax(x)和折光率。
8.实验结束后,将表面张力管、毛细管洗 净后,浸入蒸馏水中备用。
9.用吊环法测量纯水的表面张力,并与最 大气泡法的测量结果相比较。
图 表面张力测定仪 1 恒温浴槽;2 张力管;3 毛细管;4 下口瓶;5 烧杯;
6 数字式微压差计
4.调节微压差计,使之读数为零。微微打开 下口瓶下方的旋塞,使下口瓶中的水慢慢 流出,系统逐渐减压,观察毛细管,可以 看到管中液柱逐渐下降,并产生气泡,直 到气泡突然冲出管口而破裂。以后以会重 复上述现象。调整下口瓶下方的旋塞,使 毛细管尖端每隔一定时间(一般以10~20 s为宜)冲出一个气泡,记下气泡突然破裂 前微压差计显示的最大值,即为pmax(s)。
关于溶液表面吸附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 术。
2. 通过对不同浓度乙醇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加深对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吸 附量关系的理解。
3.了解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与液面弯曲度、溶 液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
基本原理
在液体的内部任何分子周围的吸 引力是平衡的。可是在液体表面层 的分子却不相同。因为表面层的分 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层的邻近分 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液面外部 气体分子的吸引,而且前者的作用 要比后者大。因此在液体表面层中 ,每个分子都受到垂直于液面并指 向液体内部的不平衡力(如图1所示 )。
如图2是最大气泡法测 定表面张力的装置。待测 液体置于支管试管中,使 毛细管端面与液面相切, 液面随时毛细管上升。打 开滴液漏斗缓慢抽气。
图2 最大气泡法表面张力测定装置
1-滴液漏斗,2-支管试管,3-毛细管,4-恒温 槽,5-压差计
P大气 = P系统 + △P
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 的曲率半径R成反比。
结果与讨论
测定正丁醇水溶液不同浓度下形成气泡时的 最大压差,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并根据吉布斯 吸附等温式 :
进一步讨论吸附量与浓度的关系,由最大吸 附量推算溶质分子截面积
数据是本实验数据处理的关键
表面张力与浓度实验点
作图获得
1、将实验点连成 平滑的曲线; 2、过曲线上点作 曲线的切线; 3、由切线的斜率 得到偏导数的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