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颠簸(bǒ)穹顶(qiónɡ)沟壑旷野(hè)B . 翌日(yì)巉峻(chán)霓裳羽衣(chánɡ)C . 妩媚(wǔ)隧道(suì)绚丽色彩(xuàn)D . 打嗝(ɡé)拾级(shí)白云缭绕(liáo)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渊搏黝黑荡然无存抑扬顿挫B . 追朔慰藉循循善诱恃才放矿C . 馈赠怜悯养精蓄锐金碧辉煌D . 荒诞琦岖好逸勿劳饶有兴味3. (2分)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山西人为啥爱吃醋?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温差较大,水土碱性大,俗称“水土硬” ,而醋的酸性正好能中和碱性,吃醋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身体健康。

山西面食闻名全国,山西人喜欢吃面食,而面食相对难消化,吃醋能增加身体的胃液酸度,有助面食的消化吸收。

醋还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增加人体微量元素等好处,山西人的美食自然也就离不开醋了。

A . “高原”是名词,“干燥”是形容词,“中和碱性”“软化血管”都是动宾短语。

B . “山西人的美食自然也就离不开醋了。

”这个句子中,“山西人”作主语。

C . “吃醋能增加身体的胃液酸度,有助面食的消化吸收。

”这是一个复句。

D . 画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身体健康”前补“有利于”。

4. (2分)下列提取句子主干不正确的一组是()A . 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主干:泉水就是灵魂。

B .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主干:我回到故乡去。

C .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

主干:我们散步。

D . 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一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主干:一股劲儿在身体里。

5. (2分)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

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

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A . 毁灭彷徨莽原呐喊B . 莽原呐喊毁灭彷徨C . 莽原彷徨毁灭呐喊D . 毁灭呐喊莽原彷徨6. (2分)下面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倔(jué)强阔绰(chuò)模(mú)样叱咤(zhà)风云B . 愤懑(mèn)挫(cuō)折着(háo)落深恶(wù)痛疾C . 愜(qiè)意埋(mái)怨脊(jǐ)梁廓然无累(lèi)D . 压轴(zhóu)下载(zài)友谊(yì)忧心忡(chōng)忡7. (2分)下列句中画线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 策之不以其道益慕圣贤之道B . 云归而岩穴暝男有分,女有归C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 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8. (2分)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陶渊明)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B .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北冥有鱼》)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C .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D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韩愈)他们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9. (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 .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 《登幽州台歌》这首曲风格明朗刚健,视野开阔,诗人的自我形象鲜亮感人;语言富有感染力,展现出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D .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告诉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0. (5分)写一手好字是令人羡慕的,请你把下面的话抄写到空格里。

平心静气,相信自己。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1. (7分)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杜牧《泊秦淮》)(2)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赋》)(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赵师秀《约客》)(4)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7)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8)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9)《爱莲说》中表现君子行为刚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12. (5分)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小说紧接着写了与“枪”有关的哪两个情节?请简要概括,每个情节不超过8个字。

保尔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

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

保尔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傅雷在家书中事无巨细地教导儿子,除了在音乐方面,还在日常生活、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等方面多加提醒。

请举一例说明。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13. (1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①山门圮于河 ________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________③阅十余岁 ________ ④不亦颠乎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

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 从表达方式来看,文章以记叙为主,最后一句的议论揭示了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C .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D . 文章启示我们: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仅靠主观判断,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4)结合链接材料和原文,说说为什么楚人找不到剑,而老河兵的方法却可以成功找到石兽?链接材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注释】①遽(jù):立即。

②契:用刀雕刻。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14. (10分)阅读下面的习作片段,按要求进行修改。

告别了冬日的寒冷,我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欢乐,独自一人去寻觅春天。

走在路上,我感受到了全新的气息。

湛蓝的天空,好似澄澈宁静的湖水;和煦灿烂的阳光,正像人们开心的笑脸;A微风轻拂脸庞,亦如母亲那温柔的手掌。

我用心去聆听。

我听到了!小鸟在树上轻轻地呢喃:春天到了!话毕,她又一溜烟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B我知道,她是去挨家挨户地报告春天到了的喜悦呢!……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改写画线的A句,使之与前面画线的句子的句式结构一致。

(2)面线的B句有语病,应________。

(3)在C处补写一句话,使之与文章开头呼应,并小结全文,点明中心。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5分)15. (1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①秋风顿起、气温骤降,走在街上,会有一种进入深冬的感觉。

刚回到家,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妞儿,我把你去年落在家里的羽绒服整理好了,赶快过来取一下。

”“取羽绒服干啥?”“傻闺女,你看天这么冷,你不得穿羽绒服啊?”老妈的话让我不禁咂舌,这天确实是冷,可还不至于穿羽绒服呀。

可她哪里肯听我的辩解,撂下一句“你不来取,我给你送去。

”便挂了电话。

②在去老妈家的路上,突然想到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二十来度的天气,一位小美女郊游时却穿着羽绒服,面对好友们不解的目光,小美女幽幽地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

联想到老妈的行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心头涌上温暖。

③从小到大,每次天气转凉,不管我身上穿着什么,老妈总会跟在后面喋喋不休:“死丫头,瞧你穿的那点东西,快去加件衣裳。

”那时候年少,一来爱美,二来也真不觉得冷,总是有意无意地和老妈作对,偏偏不肯多穿一件衣服。

初中时住校,周末回家,老妈特意交代我多带点衣服,说看天气预报这周要降温。

我撇了撇嘴,对老妈的话不以为意。

临走时,还悄悄把老妈塞到我包里的毛衣毛裤取了出来。

④没想到,到周三时,天空竟然零星飘起了雪花。

阴历十月,谁能想到会下雪呀。

只穿一条秋裤的我坐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我一边不停地搓着手,一边暗骂自己不听老妈的话,活该受罪。

课间我一路小跑着去厕所,隐约听到熟悉的叫声,下意识地回头,竟然看到了满身雪花的老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