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工程基础》复习资料10

《电力工程基础》复习资料10

答:电压降落是指线路始末端电压的相量差;电压损失 是指线路始末端电压的代数差。 2.什么是“经济截面”?如何按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导线和 电缆截面?
答:使年运行费用达到最小、初投资费用又不过大而确 定的符合总经济利益的导线截面,称为经济截面。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时,先按 Aec I 30 jec
求出经济截面,然后选择与 Aec 最接近而又偏小一点的标准
截面,这样可节省初投资和有色金属消耗量。 3. 倒闸操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倒闸操作的基本要求是:合闸送电时,先合上隔离 开关,再合上断路器;跳闸断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再断开 隔离开关。 4.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 的作用是什么?
靠性。 15.保护装置常用的接线方式有三相完全星形接线、两相不 完全星形接线和两相 电流差接线。前两种接线方式无论发生何种相间短路,其接 线系数都等于 1。 16.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是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 确定的,变压器的故障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变压器的 保护一般有瓦斯保护、纵联差动或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 护、过负荷保护和接地保护(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 等。 第七章 17.操作电源有直流和交流之分,它为整个二次系统提供工 作电源。直流操作电源可采用蓄电池,也可采用硅整流器电 源,后者较为普遍;交流操作电源可取自互感器二次侧或所 用变压器低压母线。但保护回路的操作的操作电源通常取自 电流互感器,较常用的交流操作方式是去分流跳闸的操作方 式。 18.中央信号系统分为事故声响信号和预告声响信号。断路 器事故跳闸时发出事故信号。断路器事故跳闸时发出事故信 号,蜂鸣器发出声响,同时断路器的位置指示灯发出绿光闪 光;系统中发生不正常运行情况时发出预告信号,警铃发出 声响,同时光字牌点亮,显示故障性质。整个变电所只有一 套中央信号系统,通常安装在主控制室的信号屏内。 第八章 19.配电网自动化系统(DAS)包括配电 SCADA 系统、地 理信息系统(GIS)和需方管理(DSM)三个部分。其中配 电 SCADA 系统负责配电网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实现配 网进线监控、配电变电站自动化、馈线自动化和配变巡检及 无功补偿等功能;GIS 系统负责设备管理、用户信息系统、 SCADA 功能及故障信息显示等功能;DSM 系统负责负荷监 控与管理、远方抄表与计费自动化等功能。 20.馈线自动化的主要功能是监视馈线的运行方式和负荷, 当发生故障时,及时准确地判断故障区段,迅速隔离故障区 段并恢复健全区段的供电。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方式有基于重 合器的当地控制方式和基于 FTU 的远方控制方式。 第九章 21.过电压分为内部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两大类。内部过电 压又分为操作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雷电过电压有直击雷过 电压、感应过电压和雷电波侵入三种形式。 二.简答 1.什么叫电压降落?什么叫电压损失?
答:距离保护是反应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或阻 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是否动作它接近
于 额 定 电 压 , 测 量 到 的 电 流 为 负 荷 电 流 IL , 则 比 值
U w IL Z L 基本上是负荷阻抗,其值较大。当系统短路
一.填空
第一章 1.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连接起来的一个 整体组成。该系统起着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耗的作 用。 2.电力网:在电力系统中,通常将输送、交换和分配电能的 设备称为电力网。可分为地方电力网、区域电力网和超高压 远距离输电网三种类型。 3.电能质量:是指电压、频率和波形的质量.。 4.电力系统在保证供电可靠性和良好电能质量的前提下,应 最大限度提高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经济性 第三章 5.电力网的接线方式:①放射式、干线式、链式、环式及两 端供电式(按布置方式分)②有备用接线和无备用接线(按 其对负荷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分)。 6.弧垂:导线悬挂在杆塔的绝缘子上,自悬挂点至导线最低 点的垂直距离称为弧垂。 7.输电线路的参数是指其电阻,电抗(电感),电导和电纳 (电容) 第五章 8.高压断路器: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开关设 备,它具有完善的灭弧装置,因此不仅能通断正常负荷电流, 而且能切断一定的短路电流,并在保护装置作用下自动跳 闸,切除短路故障。 9.高压隔离开关:高压隔离开关俗称刀闸,它没有专门的灭 弧装置,断流能力差,所以不能带负荷操作。高压隔离开关 常与断路器配合使用,由断路器来完成带负荷线路的接通和 断开任务。 10.避雷器是保护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绝缘免受沿线路传 来的雷电过电压损害的一种保护设备,有保护间隙、管型避 雷器、阀型避雷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几种类型。在成套 配电装置中氧化锌避雷器使用较为广泛。 11.电气主接线是变电所电气部分的主体,是保证连续供电 和电能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 灵活、经济。变电所常用的主接线基本形式有线路一变压去 器单元接线、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带旁路 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桥式接线等。 第六章 12、二次系统:为保证一次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在变电所中设置了专门为一次系统服务的二次系统。 13.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①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 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其损坏程度尽可能减小,并 最大限度地保证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②能对电气 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做出反应,并根据运行维护的具体条 件和设备的承受能力,发出报警信号、减负荷或延时跳闸。 14.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①选择性②速动性③灵敏性④可
时,保护安装处测量到的电压为残余电压U k ,测量到的电
流为短路电流 Ik ,则比值U k Ik Z k 为保护安装处至短
路点之间的阻抗,也称为短路阻抗,其值较小。因此,利用 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但能清楚地判断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 和短路状态,还能反映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
距离保护装置一般由起动元件、测量元件和时间元件三 部分组成。起动元件的作用是在被保护线路发生短路时立即 起动保护装置;测量元件的作用是用来测量短路点到保护安 装处的距离,并判断短路故障的方向;时间元件的作用是用 来建立距离保护第 II、III 段的动作时限,以获得其所需要 的动作时限特性。 5. 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构成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 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