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理论与人性假设

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理论与人性假设

的态度 这是一个遍及全厂员工 的访谈,历时两年之多, 找员工个别谈话两万余 人次。试验中规定访谈 者少说多听,让工人任 意发表意见。访谈计划 收到了意向不到的结果, 工厂的产量大幅度上升。 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 对工厂的不满都发泄出 来了,因而情绪心情舒 畅了,从而使产量上升。
群体试验:研究群体工作效率问题
• 惠普之道是建立在黄金法则之上的,该法则的主旨强调要善待组 织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惠普的管理者相信,公司的 每一位员工都是惠普团队的一员。他们强调提高员工沟通水平的 必要性,认为要创造积极地创新环境,不仅需要上下级的纵向沟 通,同事之间的横向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 惠普之道的实践成果有目共睹,它使惠普公司成为全世界电子企 业的佼佼者,具有很强的赢利能力。然而,2001年由于全球经济 的低迷,惠普和大多数高技术公司一样,出现了很多问题,公司 不得不宣布将设法削减成本。但是,惠普依然坚持创始人的管理 哲学和价值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卡莉·菲奥莉娜宣布公司不会解 雇员工,但会要求他们接受相对较低的工资或者不带薪休假,以 帮助公司度过难关。
• 惠普之道给我们启示?按照惠普之道中包含了一个对人性的一种 什么态度?
一、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是现代 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其早 期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 并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50 年代初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竞争向垄断的过渡, 现代工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科学技术进 步了,但由于当时社会固有矛盾的存在和激化,科学技术的进步 并没有导致工作效率的迅速提高,企业主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 开始聘请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从事工作效率与经营决策的研究, 因而促进了管理心理学的产生。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李文武 0104@163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章 人性假设与管理
开篇案例:
惠普之道
• 惠普电子公司的创始人威廉·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在公司里被亲 切地称为比尔和戴夫,他们创立了著名的管理哲学——惠普之道, 它以人为本,强调以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对任何成 绩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承认。
二、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
(一)《心理学和工业生产效率》
心理学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从心理技术学开始的。最早 进行心理技术学研究的是“工业心理学之父”闵斯特伯格(18631916)。
(闵斯特伯格出生于德国,后移居美国,在受聘于哈佛大学之后, 他在哈佛建立起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工业心理学活动的基地。)
在这项试验中,梅奥选择了14名男工 在单独的房间内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 工作。工作中实行计件工资。试验发现, 产量只维持在中等水平上。原来这个集 体为维护其群体利益,自发形成了一套 自己的规范,如他们约定,谁也不能多 干,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少干,影响大 家;违反规定者要受到惩罚。工人之所 以是产量维持在中等水平,是为了避免 当局者提高标准或裁减人员。这一实验 表明,工人为了维护班组内部团结,可 以放弃物质利益的诱惑。由此梅奥提出 了企业中“非正式群体”的概念。他认为 企业中工人们会自发形成非正式群体, 对其成员的行为有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霍桑试验试验结果: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群关 系理论。他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生产积极 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生 产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是 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是影响生产效 率的重要因素;新型领导的能力在于增加工人满意 度,提高生产率,并且能够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 与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照明试验:研究改变照明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第一次照明试验
第二次照明试验
未告知实验组
告知实验组
生产效率不变
实验组 生产效率提高
照明试验中尽管照明度发 生各种变化,甚至降低到 很低,但由于工人们感到 自己被挑选参加试验,有 着特殊的身份,感到有人 注意自己,一种被上级关 注和重视的感情就会产生, 从而激发出较高的工作积 极性,生产效率自然会大 大提高。
二战以来(19世纪40年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给 现代化大生产中的劳动性质与劳动力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劳 动分工越来越细,自动化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劳动者教 育程度和文化素养也越来越高。一些企业主开始注意到如果只看 到工人的物质的需要,而不重视工人的社会的和心理的某些需要, 就不可能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因此,仅仅采取强制与监督的 方法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当时,企业家中的一些有志之士认 识到在管理中更要重视人的心理因素,他们认为“胡萝卜加大棒” 的传统管理方式再难以奏效,仅仅靠纪律、监督、金钱刺激是行 不通了,人的因素与作用明显地突出来了。管理心理学顺应了科 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所形成的这一客观要求,得以迅速发展。
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理论为管理心理学奠定了 理论的基础,并成为管理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梅奥 被公认为是管理心理学的先驱。
福利试验: 改变福利条件和工作时间等对生产效率
的影响
选择六名女工在单独的房间里 从事装配继电器工作。实验时先 是逐步增加一些福利措施,比如 缩短工作日、延长休息时间、提 供免费茶点和水果等,结果产量 得以提高。两个月之后,取消了 一些福利措施,可是产量仍然继 续上升。

访谈试验:
试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工人对厂方
1912年,他发表了他的名著《心理学和工业生产效率》一书, 此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尽可能选择合适的工人以适应工作的要求;
二是如何安排条件使工人得到最大的满意和达到最大的工作效率;
三是如何发挥一切有益于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三方面的内容与后来管理心理学中的很多内容是相一致的。
(二)桑试验
1924年至1932年间,梅奥主持进行 的霍桑实验及相应的人群关系理 论,是管理心理学史的一个重要 的里程碑。所谓霍桑试验,是在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 的霍桑工厂进行的。霍桑工厂具 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设施、 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是 工厂仍有不满情绪,生产效率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