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七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宋涛 著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
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七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宋涛 著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
2019/1/2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加强 和完善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建立和健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本章着重阐明宏观经济调控的必 要性、 政府的经济职能、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方式、手段和政策等问题。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和目标
2019/1/27
一、调节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
宏观经济调控是总量调控,是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总体上 进行控制和调节。调节经济总量就是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 总需求,使二者保持基本平衡。但由于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 结构优化是相互密切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因此,调节经济 总量和经济结构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任务。 (一)调节经济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调节经济结构,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三)实现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途径
主要内容
2019/1/27
第一节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第二节 政府的经济职能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和目标
第四节 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
第一节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2019/1/27
一、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是相对于微观经济而讲的。 微观经济是指经济主体(企业或居民)的个量经济活动。 宏观经济是指国民经济的总体(总量)经济活动,如社会 总供 给与总需求,国民收入或GNP、GDP的生产、分配和 使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货币供应量与需求量 等有关国民经济全局的经济活动。 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各 种政策手段,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总体上进行监管、控 制和调节,为微观经济活动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和市场环 境,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二、健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到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 建立。 目前,需要通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和深化财政 税收体制、加快金融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宏 观经济调控。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包括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以及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等。
2019/1/27
本章重点
1.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 要求 2. 正确认识和转变政府职能方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搞好宏观经济调控 3. 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
4.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5. 宏观经济调控的财政、货币、产业、收入政策
第二节 政府的经济职能
2019/1/27
二、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 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和 核心。 所谓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把政府职能由计划体制下管得 过多过宽、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和权责脱节,转变到经济 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转变政府职 能的基本原则是:“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 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实行政企分开。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和目标
2019/1/27
调节经济结构,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 经济结构是社会生产一定发展阶段上国民经济各部门、社 会再生产各环节、社会各地区之间的比例、构成及相互关 系。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结构、商品和劳务的 供给与需求结构等。 经济结构优化,就是在各产业部门、各行业之间保持合理 的发展比例和充分发挥关键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带 动作用,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互相协调,并形成市场经济发 展要求的互惠互利的分工协作关系。 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总量平衡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 总量平衡是结构优化的前提,经济结构的合理和优化,是 长期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基础。
第二节 政府的经济职能
2019/1/27
一、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市场监管者所具有的职能; 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所具有的职能。 国家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所具有的职能,是和社会主义 制度相联系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一个特点。 国家对属于全民所有的资产拥有所有权,这就使得社会主义 国家的政府具有了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经济职能。政府作 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不是直接管理和经营国有企业, 而是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确保国有经济控制 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控 制力和竞争力,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素质。保证国有资产的 保值增值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协调国有资产内部所有者、经 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服务资源总量,取决于下列主要因素: (1)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和商品率的高低; (2)进出口商品的数量; (3)国家储备物资调入和拨出的差额; (4)不作为商品的军需品占社会总产品的比例; (5)可作为商品的物资的回收数量; (6)社会各行业所提供的有偿服务数量。 一定时期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取决于以下主要因素: (1)城乡居民货币收入的数量; (2)社会各阶层、集团货币收入中用于储蓄和购买有价证券所 占的比例; (3)社会集团购买力状况; (4)商品的价格水平; (5)各行业的服务收费水平; (6)社会积累基金和补偿基金所形成的对生产资料需求的总量。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和目标
2019/1/27
调节经济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社会总供给,在实物形式上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 期内(通常为一年)向社会提供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从价值形式上看,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进入市场 可供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 社会总需求是指社会的有效需求,即以有货币支付能力为 前提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在实物上表现为社会 购买力所 要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总量。 市场商品和服务供应量,是在社会商品和服务资源总量的 基础上形成的。 市场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是由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社会购 买力所形成的。
第一节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2019/1/27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宏观经济调控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 宏观经济调控是克服市场缺陷,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 高效运行的需要。 宏观经济调控是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