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长鸣——典型腐败案例剖析卖官——一个副部级高官的“死穴”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作为全国第一个因腐败案“落马”的在任省级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原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国健在江苏乃至全国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2005年12月30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定,徐国健涉嫌受贿案由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2006年1月19日,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徐国健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04年5月30日,徐国健作为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最后一次公开亮相。
当天,中共江苏省委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南京召开,徐国健出现在大会主席台上。
6月4日,徐国健原计划列席一个会议,但会议开幕后,他的秘书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他。
6月5日,中共江苏省委向全省各市发布了徐国健被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双规”的内部通知。
6月3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徐国健的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委员职务被免去。
案发交通厅徐国健1992年任中共江苏盐城市委书记,1995年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
2004年被双规时,徐国健已年届六旬。
徐国健的落网与江苏省交通厅腐败窝案被查处有关。
早在2004年2月,江苏京沪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文锦与江苏省交通厅原厅长、江苏交通产业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章俊元先后被“双规”。
作为江苏省交通厅腐败窝案中关键人物的章俊元,2001年1月被任命为江苏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同年6月任厅长。
这一任命实际上得到了时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的徐国健的大力支持。
当时,章俊元因一票之差而没通过江苏省人大关于交通厅厅长人选的表决,于是他便找徐国健帮忙。
在徐国健的帮助之下,几个月后,章俊元高票当选为江苏省交通厅厅长。
2004年春节,章俊元带着一个宽50多厘米、高70厘米、厚约25厘米的编织袋和两幅名画来到徐国健家,说是感谢徐国健帮他当上了交通厅厅长,并希望徐国健在自己成为省级后备干部的事上继续帮忙。
后来,徐国健的妻子沈秀如发现,袋子里面装有200万元现金,而这也是徐国健单次收受的最大的一笔贿赂。
最早出事的王文锦,掌控着资产近百亿元的江苏京沪公司。
该公司是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大型国有企业,由江苏交通产业集团控股。
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段全长261.5公里,2000年12月建成通车,江苏京沪公司负责对该路段的经营管理。
王文锦行事相当高调,经常标榜自己“应该是年薪200万元的大型企业改革家”。
王文锦的年收入是其公司员工平均工资的35倍,是一线员工工资的50倍。
从2003年2月开始,反映王文锦涉嫌贪污以及其背后有保护伞的举报信,不断被寄给江苏省有关领导。
后来,中纪委介入查办王文锦一案,由此牵出了江苏省交通厅厅长章俊元,继而牵出了徐国健。
炒股掩盖下的受贿徐国健被查实的最早的受贿案情和当时的江苏华良集团总经理张忠良有关。
1992年,徐国健任江苏省盐城市市委书记后,在一次饭局上认识了张忠良。
当时,张忠良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
20世纪90年代初,江苏省委、省政府曾下发一份文件,规定企业销售总额达到一定指标后,企业主要负责人可以享受一定的政治待遇。
此时,尚在盐城郊区办企业的张忠良对这一政策很感兴趣。
在徐国健的帮助下,张忠良顺利当上了盐城某镇的副镇长,后来又挂职该镇党委副书记。
1993年春节,徐国健在盐城市政府大院的家中收到了张忠良送来的第一笔贿赂款10万元。
此后,张忠良的贿赂款不断送上门来。
当然,作为交换,徐国健在此后10多年间,利用职务便利,为张忠良本人和与他有关的人在职务升迁、企业经营、子女升学等方面牟取了大量不正当利益。
张忠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徐国健则越陷越深。
张忠良把徐国健当做自己的财神爷,自然也不忘回报徐国健。
一次,张忠良到徐国健家,看到徐国健的妻子沈秀如已经退休,就建议她到股市上走一走,消磨消磨时间。
之后,张忠良以自己的名义开了户,并分6次打进去109万元,名义上是让沈秀如替他炒股,实际上是变相送钱给徐国健。
据查证,徐国健先后15次收受张忠良的贿赂款,赃款总额241万元。
如此“投桃报李”徐国健受贿案中,除张忠良外,另两个“行贿大户”是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友林和江苏省溧阳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洪军。
胡友林通过关系靠上了徐国健这棵“大树”。
1995年1月,时任中共盐城市委书记的徐国健,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让胡友林任盐城市政协副主席一职,享受副厅级待遇。
2003年4月,时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的徐国健又主持召开省委组织部部务会,研究决定让胡友林任盐城市委常委。
同年5月,胡友林升任盐城市委常委。
后来,因为中央规定企业领导不能进党政班子,胡友林的市委常委职务才被免掉。
除此之外,徐国健对胡友林的帮助可谓无微不至,涉及企业经营、股权收购、贷款办理、房屋产权证办理等各个方面,其方式均是通过向省级部门负责人和市、县主要负责人打招呼,给予胡友林特殊照顾。
而胡友林的送款也可谓勤快、及时,不仅在饭店、家里送,甚至当徐国健在北京开会时,他都会准备现金供徐国健使用。
据查,胡友林11次送钱给徐国健,共计人民币110万元、美元1.1万元。
被判死刑,悔之晚矣徐国健并非为官之初就是个贪官,他曾经十分清廉。
在盐城市当市委书记时,他的专车一直是普通桑塔纳,而他很多下级的车都比他的车高级;有人给他送礼,他会让秘书或司机把东西退还给人家,或干脆上交。
有一天,徐国健的长子在南京看中了一套地段和户型都很好的房子,但房价较高。
在妻儿的劝诱下,徐国健的“清官”当不下去了。
从此,徐国健开始一面公开大谈反腐败,一面大肆受贿。
从1992年至2004年,徐国健利用先后担任江苏省盐城市市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的职务便利,为江苏省交通厅厅长章俊元、江苏华良集团总经理张忠良、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友林、江苏省溧阳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洪军等人牟取利益,从中非法收受贿赂631万元人民币和1.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共计640多万元。
徐国健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而且受贿数额特别巨大。
但鉴于徐国健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有悔罪表现,赃款也已全部退回,所以法院依法对他从轻判处。
爱钱爱得“变态”的王广玉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当奴隶的一种工具。
——[法国]卢梭2008年1月30日上午,身穿囚服的王广玉从安徽省淮南市第一看守所转到合肥监狱服刑。
王广玉的罪名是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2007年12月29日,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上述两罪判处王广玉有期徒刑14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万元。
与老板攀比,心理失衡2006年7月1日,安徽省合肥市三县四区的党委换届工作结束。
由于此次换届工作中党政领导职位被大量精简,因此时任合肥市瑶海区区长并连任瑶海区区委副书记的王广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连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作为区长,王广玉给瑶海区的未来勾画了美好的蓝图:要将瑶海区打造成现代化制造加工区、省城商贸物流集聚区;还要将它打造成旅游休闲区,构建“生态瑶海”。
王广玉的蓝图还在酝酿阶段便终止了。
换届工作结束一周后,王广玉从延安考察回来,刚走进办公室,他就被安徽省纪委的办案人员带走了。
因王广玉涉嫌犯滥用职权罪、受贿罪,2006年7月12日,安徽省检察院决定对其依法立案侦查。
根据王广玉的交代,侦查人员从其办公室书橱里,搜出了他以多个户名分别存入合肥市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徽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国债等,共计371.37万元。
2006年7月19日上午,经安徽省检察院决定,王广玉被刑事拘留,并于同年8月1日被逮捕。
此时,王广玉担任合肥市瑶海区区长还不到两年时间。
出身农家的王广玉大学毕业后就进了县委机关。
其后,无论是当计委主任,还是当财政局长,王广玉都经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把握好自我,不能在权、钱、色上出问题。
然而,随着职务的升迁,王广玉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
在2000年9月担任肥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后,他的应酬多了起来,经常被一些老板约出去吃饭、唱歌。
慢慢地,王广玉开始收受别人送的烟、酒等礼品。
到瑶海区任职后,由于分管经济、科技、政法等多项工作,王广玉出去应酬的机会就更多了。
看着老板们出手阔绰,王广玉的心理开始失衡。
他虽然有职有权,但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这些老板的一顿饭钱。
他期望自己也能成为千万富翁。
有了和老板们比富的想法后,王广玉开始与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称兄道弟,对送礼者来者不拒。
到瑶海区任职还不到一个月,他就迎来了第一个行贿者——静安公司(静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斌。
孙斌也是肥东县人,王广玉在肥东任职时,两个人就熟络。
2002年11月的一天,在孙斌的办公室,孙斌向王广玉提出,静安公司今后到瑶海区投资项目时,希望得到王广玉的关照。
接着,孙斌从抽屉里拿出两万元人民币,说:“王书记,听说你小孩刚考上大学,我也没什么表示的,这点心意请您收下。
”王广玉笑了笑,把钱收下了。
2003年5月,经王广玉介绍和推荐,孙斌和安徽省帮才公司(帮才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伙,取得了瑶海工业园区瑶海家园恢复楼项目。
为表示感谢,当年5月26日,孙斌在合肥一家五星级酒店宴请了王广玉,并在席间送给王广玉一张存有近1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卡。
后来,孙斌又分6次向这张卡中存入了120万元。
在接受孙斌巨额贿赂的同时,王广玉还先后3次收受孙斌的合伙人帮才公司董事长许某所送的20万元现金。
按照当初的定价,瑶海家园恢复楼项目的价格是650元/平方米。
孙斌和许某提出,由于建筑原材料价格上涨,该项目每平方米的价格需要提高60元。
王广玉因为收了他们的钱,所以很痛快地批准了孙、许二人提高价格的要求。
收了钱也未必办事为了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促进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2004年,瑶海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建立区领导与优秀人才联系制度,联系对象都是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较有影响的拔尖人才及民营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带头人。
瑶海区委规定,每名区领导负责联系一到两名优秀人才,通过走访、看望、座谈等形式,了解他们的科研、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优秀人才对瑶海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王广玉却从中窥到了“商机”。
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瑶海区教育局局长唐某是王广玉联系的优秀人才。
王广玉一直考虑着让唐某为自己捞钱做点贡献。
2005年8月,静安公司董事长孙斌开始开发“君柳河畔”住宅小区。
孙斌粗略一算,光开发前期的教育设施配套费就接近200万元。
为了减少费用,孙斌找到了王广玉。
已经收了孙斌130多万元的王广玉当着孙斌的面给唐某打电话,让唐某对“君柳河畔”小区的教育设施配套费按50万元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