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行政腐败案例分析

政府行政腐败案例分析

政府行政腐败
案例:
有媒体报道称,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当地奶农每日产出的鲜
奶均被雀巢公司所收购,但该公司拉地方政府参股并借助行政力量垄断奶源,在双城克扣奶农。

具体情况如下:双城市多年前就跟雀巢公司签有协议,不准双城市再建其他乳品企业,双城市的鲜奶原则上必须交给雀巢。

在行政之手强力干预之下,双城鲜奶市场只有雀巢一家,别无分店。

报道称有记者曾跟随当地奶农到双城雀巢有限公司设在双城镇承旭村的奶站去送奶,结果发现平均送一桶奶就要被雀巢扣掉1.25公斤奶。

不少奶农反映,雀巢公司克扣奶农已延续多年,现已成为“公开秘密”。

双城雀巢还通过“以质论价”的方式,将鲜奶分成四个等级,变相克扣奶农,出现低等奶的奶农要被迫承受一个月的低奶价。

当地政府还阻止奶农把奶卖给外地企业,并曾由公安、畜牧等多部门组成工作组四处拦截。

本来,市场竞争能够带来多重利好,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然而,双城市却做出让雀巢独家经营的“拍脑袋”决定,难道是相关权力的脑袋被拍坏了吗?当然不是,当地政府只是屁股坐歪了,完全掉进钱眼里钻不出来了,双城市政府在雀巢公司拥有2.99%的股份,在一个雀巢奶站的营业执照上,法定代表人赫然就是前任双城市市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的呢?
首先,可以给予肯定的是,黑龙江省双城市市政府有权干涩市场经济,但是,双城市政府对市场的干涩却不是向有益于全面市场共同发展的方面进行,他的行为完全违背了一个政府应有的对市场调控的职能。

双城市与雀巢公司签订协议,不允许双城市再建其他乳品企业,就是说双城市政府允许雀巢公司在该地区实行垄断,这只会导致“市场失灵”,而在“市场失灵”的产生中我们看出“政府的失灵”。

对于双城市政府的行政行为,我只能说他并没有从大众的利益出发。

行政行为是具有维护、监管、裁判、服务和发展的功能,所有行为都要在合法的法律依据下进行。

但在这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双城市政府却因为在雀巢公司拥有2.99%的股份而允许其做该地区的垄断企业,为的只是钱,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双城市政府不惜做出有违政府行政职能的决策。

更加让人失望的是,在一个雀巢奶站的营业执照上,法定代表人赫然就是前任双城市市长。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官官相腐啊,一官腐,影响的不只是短暂的该政府管理的社会发展,还会深远持久的影响着下一代政府。

经调查发现,双城市政府部门帮助雀巢垄断奶源的主要原因,是雀巢的税收支柱地位。

有关专家认为,地方政府为了税收,甘当企业的“守财奴”,是明显的行政错位。

从总体上看,形成腐败的主要原因是法制不健全、监督不有效。

1、监督制度滞后。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然而政府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难以提前预料,这就在客观上影响了监督制约的及时性,增加了监督和制度建设的难度,使权力者有机可乘,钻法律空子打政策擦边球。

2、监督主体模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和地方利益的不断调整,人事管理、领导体制、经济利益关系的不断变化,使监督管理的主体也不断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监督工作显得被动,给实施有效的监督带来很大困难。

监督主体的混乱,使权力者产生侥幸心理,甚至是无所顾忌,导致了权力腐败屡禁不止,花样不断翻新。

3、监督对象失衡。

我国党政机关内
部监督中存在严重失衡现象,往往是监督下级较多,监督上级较少;监督一般干部较多,监督领导干部较少,所有这些不可避免地影响监督的效果和权威。

4、监督方式单一。

从目前监督的实践来看,监督方式过于单一,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往往不重视事前、事中监督,案发后才进行纠错和处理,不能防患于未然;在经常性、定期性和不定期监督中,往往不重视经常性监督,从而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5、监督法制不健全。

监督机制应该是一整套的科学体系,需要法律作为后盾,失去法律支持的监督是盲目的,它不但难以遏制腐败,而且还会降低监督的权威性,使权力腐败现象不断出现新形式。

怎样才能阻止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首先要有一个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

怎样才能做到行政监督的完善呢?先要搞好法律架构,然后实行内外部共同监督:1、外部监督,包括人民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等等;2、内部监督,包括行政内部组织自我监督、例如审计局等,还有就是司法监督,包括检察院、法院。

行政监督的核心问题,是确立和确保行政责任的问题,是保证工作监督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如果监督部门只有一条干线的话,那监督是否能实施到位,就不能很明确的得到答案了。

所以,应该将行政监督设上几个不同方向的部门,这样就可以减少行政监督部门腐败的出现。

就是要实行分工负责、责权一致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

还要建立和健全门类齐全、明确严格的行政规章制度,并以此作为规范行政机关和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标准。

还要与法制监督相伴。

法制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是法定的权力主体通过享有和行使监督权,来督促和保证行政机关和行政官员遵从法律,对国民尽职尽责,履行行政责任。

它们与行政监督一起,共同构成国家法制行政的完整的监督体制和制度。

为提高行政监督的效能,还要做到:1、改革行政监督的双重领导体制,建立起行政监督的垂直领导体制。

2、重视和加强行政监督立法,实行行政监督的法制化。

3、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以强化社会及新闻媒体的外部监督。

4、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

“为政在人”,行政监督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广大监督人员的工作来实现,提高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就成了完成行政监督职能任务的重要保障。

像上面的案例,我们要加大对双城市政府的监管力度,不能让其继续滥用行政权来谋取利益而损害国家的名声。

政府要驱除腐败,建设一个廉洁的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