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物理全册8.3空气的力量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八年级物理全册8.3空气的力量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8.青藏高原是许多人向往去的地方,但是你知道吗?在青藏高原人们一般吃烧烤,很少 煮饭,如果煮饭的话必须用高压锅才能将饭煮熟,你知道为什么吗?
9.请你想像一下,如果没有了大气压,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过程
时控
学导内容设计
情境创设
2min
视频:瓶吞鸡蛋马德堡半球实验。
引领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强烈学习的意识和欲望,充满了好奇。大气的力量如此
大!
目标咀嚼
2min
阅读并勾画冋题导读-评价单上的目标,2分钟形成自己,2分钟后点
名提冋2-3名同学说出自己的目标,并引导其他同学牛记自己的目标,开始本节 课的学习。
自学指导
12mi n
1•先通读一下单子上的教师问题引领。再通读教材,再次记录自己的疑难问 题。
空气的力量
学导目标
1•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托里拆利实验;熟记标准大气压的值,大气压随海拔变化 的规律。
2•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简单分析托里拆利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用大 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3•通过用气压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感受物理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学导重点及方
法
因为大气压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是本节的 重点;而托里拆利实验较难完成,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学生较难理解为此作为 难点。
展讲指导
精讲点拨
10mi n
1•根据选定的问题,各组学科长代表小组展讲,用规范的物理语言表达,要有 起始语、陈述语、讨论语,要说答案、思路和拓展。要调动并引领同学做出补充 或提出质疑。其余组做好记录、补充和质疑。
2•教师维持秩序和评价、规范学生的展讲;同时引导其余组提出质疑。
课下学术助理将黑板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上交。
1.先交流导读问题再交流“我的问题”。随时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我的问 题处。交流时要从问题的答案、思路和拓展三方面交流导读问题和我的问题。
2.学科长按照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好分工,要做到组内的每个人都要发言,同时指 导组员做好记录补充,并对组内的组员的单子进行评价,评价时要真实,做到公 平、公正。
3.交流解决不了的冋题可以到其他组交流寻找解决方案。
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还有哪些实例应用到了大气压?
3.历史上第一次测量出大气压的实验叫做什么实验?在实验中为什么要把管子内灌满 汞?为什么将管子倒置后水银会下落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下落?经测量,管内外汞柱面的 高度.差约为多少mm汞柱?根据液体压强公式算出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大气压强那么大, 为什么没有把房子压塌呢?
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释疑:大气压的存在。瓶吞鸡蛋,套管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吸盘、吸管、抽
水机抗亚服等等。
2.初二三班的谢鹏同学在自学托里拆利实验时有很多疑问,水资源不管从来源的 获取,对实验者的安全都优越于汞,而为什么托里拆利不用水而用汞来做实验 呢?
2•再进行教材阅读和认真查阅手边的资料,用红笔补充完善导读单上的问 题。0
问题预设:提问学生以下问题
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有质量,有重力,有压力,还具有流动性,所以「
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了什么:大气压的存在。而且大气压强还很大。
3.大气压强的测量
4.(1)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强跟760mn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引领生活中的引用。
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为什么要把管子内灌满汞?为什么将管子倒置后水银会
下洛到一定咼度就不再下洛?经测量,管内外汞柱面的咼度差约为多少mm汞
柱?根据液体压强公式算出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大气压强那么大,为什么没有把 房子压塌呢?
方法:引领做实验的注意事项,真空的理由。液体压强的计算。内外压强相等。
4.初二三班的谢鹏同学在自学托里拆利实验时有很多疑问,水资源不管从来源的获取, 对实验者的安全都优越于汞,而为什么托里拆利不用水而用汞来做实验呢?
5.初二一班的朱依琳同学在想: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将玻璃管换成粗的、将玻璃 管略微倾斜一下、略微拔起一些(管口未离开水银面)、略微下压一些,管内水银柱是 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这又是为什么呢?
问题预设
1•虽然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空气有质「量,但实际上1立方米的空气质量大约有1.29千 克,初二四班的王希同学在估测出教室的长、宽、高的基础上算出教室内的空气大约有 多少?算完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后知道了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观察并体验157页的实验探究和迷你实验室,你知道铁皮罐变形的原因是什么吗?为 什么吸盘不易拉开?试分析。阅读信息窗的内容,写出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什么?「想
4.老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深入到个小组,指导他们如何分工,如何规范组内展 讲,如何生成小组问题,在交流时如何记录同伴的意见,如何补充发表自己的见 解等。并鼓励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
5.教师观祭对组内的交流情况进行评价指导。
个辅:整体较差的小组。
问题预设:
1.写出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什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证明大气压强的 存在?还有哪些实例应用到了大气压?
7.阅读160-161页的内容,了解测量各种气压计的原理,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有哪些?
8.我们知道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那么大气压强的大小是一成不变的
吗?为什么要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值是多少?其大小与海拔高度有何关系?如果托 里拆利当年在做实验时搬到高山顶或很深的井底去做,结果会怎样呢?为什么?
5.P=pg h=13.6x103kg/m3x9.8N/kgx0.76m = 1.013x10 5 Pa
6.(2)测量大气压强的工具:金属盒气压计水气压计
7.大气压强的变化
8.(1)1个标准大气压=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1.013X10 5Par
(2)大气压强随咼度的增加而变小
讨论指导
10mi n
4.初二三班的谢鹏同学在自学托里拆利实验时有很多疑问,水资源不管从来源 的获取,对实验者的安全都优越于汞,而为什么托里拆利不用水而用汞来做实验 呢?
5.初二一班的朱依琳同学在想: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将玻璃管换成粗的、 将玻璃管略微倾斜一下、略微拔起一些(管口未离开水银面)、略微下压一些,
管内水银柱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这又是为什么呢? 方法:观察视频从中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