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盗防人身伤害

防盗防人身伤害

防盗防人身伤害【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亲自通过实践调查、访问,掌握防盗放人身伤害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防盗能力和防伤害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防范意识。

【材料准备】1.调查、访问的表格与相关内容2.提前预约待访人士。

3.根据采访、调查的需要,准备笔、纸、录音机、录像机、相机等。

【计划时间】4课时【阶段安排】第一阶段制定研究方案1课时第二阶段探究实践阶段2课时第三阶段成果交流阶段1课时第一阶段方案制定【阶段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制定简单的活动方案。

了解调查访问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3.情感目标: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步骤设计】一、导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中物品和人们出行随身携带的物品价值越来越贵重,成长中的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容易上当受骗,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

被偷窃就是经常发生的一种侵害,而这种侵害有时还会带来人身伤害,学生必须学会自我防范。

二、提出活动任务师:同学了解哪些防盗知识呢?防盗和人身伤害有关系吗?你准备研究哪些问题呢?生:我研究遇到坏人是怎么办?生:有哪些盗窃方式?生:反盗窃时的人身伤害案例生:怎样预防人身伤害……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出自己观点。

并把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师生共同归纳子课题:1.有哪些防盗技巧?2.怎样预防人身伤害?3.遇到坏人时怎么办?师:今天我们就以这三个课题为子课题进行研究,同学们要用为期2周的时间,采用多种方法,去调查,访问,搜集你需要的有关资料。

这节课我们就要为调查,访问,搜集做准备,展开一场活动方案设计大赛,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活动方案。

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好。

同学们开始设计吧。

三、商讨探究重点,形成活动方案1.探究解决方法。

我们的子课题归纳出来了,同学们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研究呢?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法,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查资料(上网、图书馆);采访民警;调查周围居民。

2.自由择组3.师生共同提出评比规则(1)科学合理(2)便于操作(3)有创意,有周全的注意事项。

4.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方案,教师巡回指导。

5.各小组形成活动方案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选择自己的活动形式,展开讨论,制定活动方案四、方案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活动方案,其他小组的成员提出自己的建议(此时学生可对于方案中好的方面提出表扬,也可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教师在每个小组发言后和评价的同学发言后,可随时加以点评。

1.防盗技巧小组:调查组:通过调查周围居民技巧来了解他们是否具备防范意识。

采访组:通过对民警的采访来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防盗技巧。

2.预防人身伤害小组参观组:通过参观派出所犯罪照片展览,从而体验人身伤害的性质和手段。

3.遇到坏人时怎么办小组采访组:主要通过对民警的采访来了解和掌握规避风险的办法。

五、方案改进各小组针对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六、总结各位同学,今天我们为实践活动《防盗防人身伤害》设计了很多的方案,每个小组的设计都都各有各的特点,都列出了最核心的部分,说明我们每个同学都是非常有想象力的。

我们除了要根据其他小组的建议对方案进行修改外,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防盗防人身伤害查资料(上网、图书馆)采访民警调查周围居民第二阶段探究实践【阶段目标】1.活动目标: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调查、访问,了解防盗技巧和规避伤害的办法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调查、访问,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和与陌生人交流的勇气。

【步骤设计】一、布置任务,提出要求1.确立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本节课开始,大家就要亲历实践,开始探究活动。

同学们的方案虽然都不错,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采访者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要做大量精心的准备工作。

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针对各小组的具体情况提几点要求:(1)遵从方案的设计,但在实践过程中,感到方案不周全的,可对方案及时进行修改。

(2)采访小组的同学一定要按照采访的要求去做,比如:先把问题想好,记录在采访本上、注意安全、有礼貌、必要时提前预约、做好笔录、带好采访工具等。

(3)搜集资料的同学,必要时可以与微机室管理员和图书室管理员取得联系。

(4)各位同学在活动中要积极思考,提出新颖的问题,以便探究更加深入。

(5)听从组长的安排。

各成员要相互协作,不要单独行动。

也可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交流一下。

2. 布置任务,开始行动二、亲历实践1、精心的准备工作做好了,下面就开始我们的实践历程吧。

学生根据自己小组制定的活动方案,展开调查。

活动一查资料(上网、图书馆)活动二采访民警活动三调查周围居民附加活动记录表:三、过程指导学生调查采访的过程,是一个较长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小组长全程指挥,提醒学生注意采访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作为指导教师要经常把各小组长召集起来,听取他们的最新动向,以便及时作出相应指导。

四、资料整理活动过程结束,由小组成员对实践过程中掌握的材料进行整理,加工。

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及时提出建议。

帮助学生将资料整理成适合展示的成果形式。

但是,老师不要越俎代庖,老师在此阶段的任务仅仅是提出指导性建议。

第三阶段成果交流【阶段目标】1.活动目标:展示各自小组的活动成果2.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合作展示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和提出评价性建议的能力。

3.情感目标:教会学生学会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步骤设计】一、导入前面一段时间,我们进行了大量地采访、调查和资料整理活动,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实践活动的好与坏,除了看活动过程是否进行了实地调查、访问,是否亲自取得了丰富的资料外,还要看资料整理后如何展示,哪个小组做的更好?哪个小组更能赢得其他小组的赞同?这就要看我们各个小组在这节课上的展示本领了。

二、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调查记录材料,交流调查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和感受,汇报调查结果。

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倾听,本组同学可做相应补充。

防盗技巧小组:主要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方面的做法做交流。

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防盗意识。

如:居家睡觉养成关门匕插销的习惯.贵重物品存放在不引人注目的部位,或设置暗抽屉、暗洞,使窃者无法入室作案。

遇有形迹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告大人;入浴人员须将衣服悬挂在高处衣帽钩上,现金、贵重物品交浴室专人保管,一般物品存放在衣物箱内。

怎样预防人身伤害小组结合参观者在参观中得到的感悟和调查采访所得,从人身伤害的起因,伤害的性质,程度及危害方面作交流,提醒人们尽量避免人身伤害。

如:在遇到纠纷和矛盾时,同学们一定要清醒理智,难以通过交流解决的纠纷,应及时向老师反映,且勿以动武或喊人等冲突方式来“解决”。

伤害他人的行为是违法犯罪的,至人死亡、重伤、轻伤的都构成犯罪,至人轻微伤害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可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治安警告。

从民事角度看,伤害他人的将承担和赔偿医疗及损失费用。

同时,伤害他人也将受到校纪的处理。

遇到坏人时怎么办小组交流了遇到坏人时的做法,以及盗贼产生的原因和他们以后的做法。

让更多的人来防坏人。

如:当少年儿童遇到坏人作案时,千万不要直接与之斗争,要报告大人或者到附近的报警点进行报警。

盗贼的产生除了与他自身以及某些社会因素的原因外,还与我们没有树立时时防贼的意识有一定关系,如果我们宣传到位,时时提防,让盗贼无处下手,贼也就不存在了。

并且提出,他们要合作设计一个防盗宣传方案,并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资料,制定宣传标语、宣传板报、宣传单,在学校、社区、家庭等场所进行宣传。

三、及时评价在每个小组展示活动过程中,每个同学不要打断他们的展示。

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每一个同学可以积极地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师可以在每个同学的发言前后随时进行。

教师不仅要对展示的同学进行评价,有必要时也要对发言评价的同学进行评价。

对他们的评价做出指导性的建议。

对所有同学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四、整体评价在所有小组的展示活动中,同学们都非常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成果,也展示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三个小组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方面的做法、遇到坏人时的做法、盗贼产生的原因、从人身伤害的起因、伤害的性质,程度及危害方面作交流,提醒人们时时防盗,尽量避免人身伤害。

第二个小组还谈了他们今后的打算,非常好。

总之三个小组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展示,各有侧重。

在这次展示活动中,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优秀。

注:“优”请涂3颗星,“良”请涂2颗星,“一般”请涂1颗星。

五、活动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调查、采访、参观研究,不难看出,人们对于盗窃和人身伤害的预防是不能放松的,盗窃和人身伤害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研究的层面上,而应该切切实实地在生活中去实践我们得出的预防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盗窃,防止人身伤害事件的发生。

只有这样,我们的实践活动才算达到了目的。

【教后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