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运筹学与控制论(硕)

4+运筹学与控制论(硕)

运筹学与控制论Operating Research and Control Theory(070105)●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硕士应达到的要求:(1)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跟踪学科发展动态。

(2)具有项目组织综合能力和团队工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公关能力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3)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4)广泛获取各类相关知识,对科技发展具有敏感性。

(5)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流利阅读专业文献,有较好的听说写译综合技能。

5、本专业主要学习运筹学与控制论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侧重于动力系统与控制、鲁棒控制、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分支与混沌、变分不等式理论与算法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了解现代控制、动力系统、最优化与变分不等式理论方法在社会、经济、生物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要求本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具有系统、扎实的动力系统与控制和变分不等式理论的基础,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理论研究、实际应用及教学工作。

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工作。

(二)研究方向与简介1、动力系统与控制:主要研究无穷维动力系统与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与动力系统分支理论及其应用。

在非自治动力系统的渐近行为、周期解、同异宿分支及亚调和解和不变流形的分支等方面建立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在《J. Diff. Eqns.》、《Nonlinearity》、《Quarterly of Appl. Math.》、《Physica D》、《Disc. Contin.Dyna. Syst.》、《Inter. J. Bifurcation and Chaos》等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上海市基金等多项。

导师有周盛凡教授, 韩茂安教授, 张寄洲教授,丁玮副教授。

2、最优化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和网络流规划的优化设计、分析与计算,提供新的方法与技巧,能有效的数值实现。

目前注重运筹学和博弈论在经济学和金融博弈分析的研究。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上最权威的应用数学杂志,部分水平研究成果已被国际学术专著大量引用。

曾参加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金等多个项目。

导师是朱德通教授。

3、变分不等式与最优化:主要研究最优化与变分不等式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在《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等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上海市基金等多项。

导师是曾六川教授。

4、鲁棒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现代鲁棒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在参数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性和系统的正实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IEEE Trans. Circuit Syst.》《Journal Math.Anal. Appl.》《自然科学进展》等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

主持上海市基金多项。

导师是王志珍副教授。

(三)学制三年(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或缩短)(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必修课程:(1)学位公共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2学分)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 (2学分)第一外国语First Foreign Language (2学分)(2)学位基础课:(每门课程3学分)泛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现代控制理论Modern Control Theory拓扑学Topology数学物理方程Equation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3)学位专业课:(除专业外语外,每门课程3学分)专业外语Specialized Foreign Language系统科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Systems Science算子半群与发展方程Semigroups of Operators and Evolution Equations离散动力系统Discrete Dynamical Systems稳定性理论Theory of Stability鲁棒控制Robust Control泛函微分方程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变分不等式理论与算法Theory and Algorithms of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线性拓扑空间论Theory of Linear Topological Space常微分方程理论Theory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非线性规划Nonlinear Programming微分方程边值问题(I)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2、选修课程:(1)公共选修课英语口语(2学分)计算机基础(2学分)(2)专业选修课(每门课程2学分)极限环分支理论Bifurcation Theory of Limit Cycles无穷维动力系统Infinite-Dimensional Dynamical Systems脉冲微分方程Impulsive Differential Equations微分方程边值问题(II)Boundary Value Problems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H∞控制理论H∞Control Theory不动点理论Fixed Point Theory非线性算子方程理论与算法Theory and Algorithms of Nonlinear OperatorEquations偏微分方程概论Theory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期权定价理论Option Pricing Theory周期解、积分流形与混沌Periodic Solution, Integrable Manifold and Chaos随机微分方程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组合最优化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非光滑分析Non-smooth Analysis行波解Traveling Wave Solutions【注】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研究方向需选择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

(3)讨论班与论文选读(是否开课由导师决定)【注】学生可根据导师安排选修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并按专业选修课计算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少数内容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轮流报告。

专业选修课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报告相结合的方法,以学生报告为主,逐步减少教师的讲授内容。

从二年级开始,根据各研究方向,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查阅和报告有关文献,开展专题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毕业论文题目,并围绕该题目进行研究,最后完成毕业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考核分考试与考查两种方式,可采用笔试/口试、闭卷/开卷、撰写论文、完成项目等形式进行。

必修课程原则上都要进行笔试。

研究生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也可以分优(90分-100分)、良(80分-89分)、中(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不及格五等;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

撰写论文,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算成绩。

(六)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1、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本人主攻方向的历史和现状,在此基础上酝酿学位论文选题。

2、第四学期末,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写出开题报告,并经教研室有关专家论证。

开题报告需包含:论题;论文的基本构思或大纲;论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已阅读过的和准备阅读的资料;疑点和难点等。

3、论文的选题和内容应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有一定的创意和前沿性。

4、论文送审与答辩(1)论文送审,硕士学位论文至少校内外各1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评阅:如果参加盲检,论文还需各聘请1名校内与校外专家评阅;否则,只需请1名校内专家评阅(由学位点安排)。

第六学期中期(3月中旬-4月初)经导师同意由研究生登陆指定网站查看自己是否参加盲审。

(2)盲审结束后无异议则进入答辩阶段(每年的5月下旬进行)。

(3)答辩委员会由3-5名与选题有关的教授(或研究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组成。

答辩委员会推举一名答辩主席,答辩人的导师和副导师不能担任答辩主席。

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投票表决,答辩主席在答辩决议书上签字。

5、学位授予论文在获三分之二(或以上)答辩委员通过后,答辩委员会可建议授予答辩人所申请的学位。

(七)教学大纲☆泛函分析(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泛函分析是现代数学中一个较新的重要分支,泛函分析的概念和方法已渗透到现代纯粹及应用数学物理,力学和现代工程理论的许多分支,本课程系统介绍泛函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是为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学位基础课。

(二)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度量空间§1.1 基本概念§1.2 线性空间上的范数§1.3 LP空间§1.4 度量空间中的点集§1.5 连续映照§1.6 稠密性§1.7 完备性§1.8 不动点定理§1.9 致密集第二章线性有界算子§2.1 线性有界算子§2.2 线性连续泛函的表示及延拓§2.3 共轭空间和共轭算子§2.4 逆算子定理和共鸣定理§2.5 线性算子的正则集与谱,不变子空间§2.6 关于全连续算子的谱分析第三章Hilbert空间的几何学§3.1 基本概念§3.2 投影定理§3.3 内积空间中的正交系§3.4 共轭空间和共轭算子§3.5 投影算子§3.6 双线性Hermite泛函和自共轭算子§3.7 谱系,谱测度和谱积分§3.8 自共轭算子的谱分解§3.9 酉算子的谱分解定理§3.10 正常算子的谱分解第四章广义函数§4.1 基本函数与广义函数§4.2 广义函数的性质与运算§4.3 广义函数的Fourier变换(三)主要参考资料《实变函数和泛函分析》,夏道行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四)任课教师:(五)总时数:72学时(六)考核方式:考试☆现代控制理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有: 系统状态空间法;动态方程的建立及其求解;系统能控性、能观性和稳定性分析;最优控制问题及其基本求解方法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