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烧圆明园 教学反思

火烧圆明园 教学反思

4、有浓厚的语文味。教学中紧扣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采用换词、删词法,通过朗读、比较、讨论,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课堂教学落实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当中,没有花架子,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
但也有不足之处:
1、第二课时内容偏多,时间显得很紧,朗读的时间还是不够充分。可以把第二课时的第一环节“认识价值放到第一课时,把这点时间用在朗读课文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反思
本课成功的地方有: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使他们进一步地了解了圆明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实现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教学第三段时,在学生对语言材料理解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搜索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再现圆明园的景观,配上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解说,使课文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皇家园林”的辉煌,丰富了他们感观上的认识,使课本中的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立体起来,鲜活起来;通过视频“火烧圆明园”,让学生突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课堂结尾引导学生课后利用网络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了解中国所蒙受的耻辱,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也体现了网络在教学中的运用。
2、体现了合作学习和学科整合。学习第二段圆明园的布局,小组合作画出圆明园的平面图这一环节,有机地整合了语文和美术学科,又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读书、思考和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通过完成平面图和课件展示,理解了“众星拱月”的意思,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3、让读书声充满课堂。课堂上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多种阅读形式交替使用,反复朗读,细细品味,以读引思,以读悟法,在读中感悟和积累,在读中学习表达,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教学第三段时,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通过想象具体表达出来,把阅读、感悟、想象、表达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网络搜索的图片有的太小,影响学生感受圆明园毁灭前的辉煌景况。搜索视频花的时间较多,致使教学任务没有按时完成。
3、对作者的写作方法学生领悟不够,基本上是老师总结出来的,说明学生与课文、与作者产生的情感共鸣还不够深刻,还需要教师在激发学生情感方面下工夫。教师姓名:X X X时间 NhomakorabeaX年X月X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