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战国
荀子
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道家
春秋晚期
老子
《道德经》
认为事物有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战国
庄子
《庄子》
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
法家
战国
韩非
主张改革、法制,建立中央集权
兵家
春秋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
孙膑
反对空谈主义,提出战胜而强力、故天下服矣
难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备课内容
自我补充
一、板书课题
直接板书课题《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认真看目标,掌握重点内容
三、自学指导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著作
思想主张
儒家
春秋晚期
孔子
《春秋》
提出仁、为政以德、反对苛政、任来自刑杀。学习上态度要谦虚老实温故而知新,主张因材施教
战国
孟子
《孟子》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6、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木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
7、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是()
A孙膑B孙武C孟子D管仲
8、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9、下列人物不同类的一项是()
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
课题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主备人
审核人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9月
上课时间




1、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
2、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论关系。
3、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1、孔子的教育主张和教育成就。
2、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
3、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儒家经典是()
A《春秋》B《尚书》C《论语》D《诗经》
4、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清心寡欲,顺其自然
D善用权术,建立权威
5、下了作品中,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A《道德经》B《论语》
C《韩非子》D《孙子兵法》
10、关于孟子,荀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完全违背了孔子的思想
C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的思想
D都是战国形式的产物
提升题
阅读下列材料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的这段话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什么意识是一致的?
(2)请你用通俗的语言说一说孟子在这方面的主张。
四、先学
看表格归纳内容(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五、后教
就学生归纳的观点进行总结,教师要及时补充。
使表格完整、系统。
提出问题:1、孔子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并产生怎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恰当的补充。

基础训练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
2、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