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新生入学适应(课堂PPT)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新生入学适应(课堂PPT)

适应! 适应是终身的任务,是你大学的起点!
15
每一个人从中学步入大学,从大学步入社会, 从一种生活环境再进入另一种生活环境都是一种适应, 人生是一个不断使自己适应环境的过程。
适应是心理健康的一项最基本的标志, 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人们都需要学会适应。
16
大学新生主要心理矛盾和困惑
(一)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 • 从父母的“重点保护动物”
阳光心态 陪伴成长
-----2018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1
2018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1
什么是心理健康?
2
思考大学:变化、困惑
适应大学:新生期的心理调适
3
心理普查
4
大学,我来啦 !?
2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 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 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 ,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10
(三)人际环境的变化 1、人际交往范围的变化
中学:家庭、班级。 大学:家庭、宿舍、班级、院系、社团等。
“独生子女”的问题 自我中心,过分地受人关注,这是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来源。当孩子受 到家人过多的关怀时,他以为自己永 远是中心,他们会表现出缺乏爱心。
11
2、人际交往对象的变化 中学:亲人、同学、教师 大学:转向宿舍、班级、院系 异性交往、谈恋爱
入学成绩,小黄比小卢高了近10多个名次;和小黄几次交流 ,流露出的是对学校、专业的不满,对自己的失望,认为自己 高考失利,不会再成功;而小卢总是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觉得 任何情况下都是可以尝试的。
不同的人生轨迹其实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18
(二)新鲜感与怀旧感的矛盾
一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一段时间后,新鲜感和好奇心消失,强烈的怀旧感开始出现。
5
一位大学新生的独白: “当我刚刚步入大学的时候,面对食堂不可口的饭菜,吃饭
成了一种无奈;而对‘教无定法’的教学方式,我不知道应该怎样‘ 主动觅取’;面对性格各异的舍友,我感到陌生而又孤独;我躺 在床上辗转反侧,一连好几天失眠,我非常想念父母,如果他 们在我身边,我可以向他们求助。可现在,我该怎么办?”
到“没人理” • 从“学习好一切都好”到“
学习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 • 从人际关系的“孩子王”到 “没有什么朋友”
案例
17
一个故事: 小黄和小卢是我做辅导员的时候带的第一届学生,小黄一副
玩世不恭的样子,对学习、对班级事务、对活动都不是很关心 ,常常旷课;小卢做事认真、积极,并且非常主动,参选班干 部,参加学校活动,还在校运会上拿了好名次。小黄在学校里 独来独往,没有什么朋友;而小卢因为个性乐观,随和,在学 校里交到了不少朋友。临近毕业,小黄因为多门课程不及格面 临留级的威胁;而小卢已顺利进入订单班,开始准备实习。
3、人际交往要求的变化 中学学习为主,人际交往技巧没那么高。 大学对人际交往能力有较高要求。
12
人要生存,必须与人相处——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要幸福,必须有亲密的关系——亲密关系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 富兰克林
13
(四)经济环境的变化
1、没有计划消费,不会理财
案例: 计算机系的女生阿雨(化名),虽然也想家,“第一天来了
20
(三)独立感与依赖感的矛盾 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渴望能自己主
宰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成人意识、自由感和 独立感都大大增强。
但在学习、生活、经济和心理上对家长和老师 长期形成的依赖感还难以彻底摆脱。
21
(四)轻松感和空虚感的矛盾 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和激烈的高考竞争 大学应该是歇歇脚、喘口气、轻松轻松 轻松后又觉得大学不如高中充实,空虚感油然而生
3
大学是什么?
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梅贻琦: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
4
大学在人生各阶段中的重要性
1、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2、是对此前所有学习和经验的整合; 3、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成功的基础; 4、是未来生活的“实际操练”。
案例1:
某女生考入大学后,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温暖、充满母 爱的小家庭到校园中的大家庭,完全不能适应。她说:“洗澡 要排队,衣服要自己洗,食堂的饭菜难以下咽……”为此,她 天天给家里打长途电话诉苦,电话里的哭声让在家的母亲揪 心,于是母亲只好请假租房陪女儿读书……
19
案例: 王某,大一新生。 “老师,我是刚刚入学不久的大一年级新生。进入大学前,
就想回去。”不过没几天后,怎么管好自己的生活费,成为 她最烦心的事。“以前在家,如果钱没有了,就向父母要, 从来没觉得缺钱。现在一个月还不到,从家里带出来的2000 元现金已经快花完了,原来自己花钱这么大手大脚,没有计 划。”阿雨决定从下个月开始制订支出计划,管住自己的钱 包。
2、勤工俭学
1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不可改变的现状,我们该怎么办?
8
2、生活习惯的改变 如: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等。
3、文化环境的改变 如:口音、风俗习惯等。
9
(二)学习环境的变化 1、学习内容的变化
中学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等。 大学 专业课、基础课(英语、计算机)、公共课、选修课、专业 必修课。
2、学习方式的变化
中学 教师为主导 大学 以自身为主导,强调自学,学习方法多样化。
幻想着大学生生活浪漫、幸福,可是来到大学后却觉得人地 两生。特别是到了周末、假日,看到当地同学陆续回家或者 与老同学相聚,我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是多么留恋过去 的中学时代,过去的同学、朋友,过去熟悉的生活环境,甚 至后悔不该报考外地大学。我觉得大学还不如过去的中学时 代好,人长大了,上了大学,但生活却没有什么意思,还不 如少年时代好玩……”
6
高职高专的迷思: 文凭不够? 学校不够有名气? 学习氛围不够浓? 学习能力不强?
承认差距,欣赏自己,脚踏实地, 确立目标,专心致志!
7
大学新生面临的四大变化
(一)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的变化 1、生活方式的改变 如:依赖父母——独立自理;独居——群居。
现在该学会一个人走了
中青报文章:我们应该回到幼儿园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同伴;不拿别人的东西; 饭前便后洗手;做错了事要道歉;午饭后休息; 仔细观察大自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