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模拟试卷9一,单项选择题(30)1,1632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研究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
A、杜威B、夸美钮斯C、斯宾塞D、赫尔巴特2,到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人数总规模达2979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二十四点二,已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阶段。
A、普及化阶段B、大众化阶段C、快速发展阶段D、精英教育阶段3,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是()。
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白鹿洞书院D、西学学堂4,高等教育的目的实现的动力支持是()。
A、德育B、体育C、美育D、智育5,早期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主要围绕( )四科来组织教学活动。
A.神哲理法B.文理法农C.法商工农 D.文法医神6,()是系统论述教育的经济功能的经济学者。
他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系统论述了其教育经济思想A.西奥多B.夸美纽斯C. 舒尔茨D. 亚当.斯密7,( )是制定高等教育目的的内在准则。
A. 社会需要B.教育规律C.学生身心发展规律D. 个体需要8,高等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要素是()A. 教师和家长B.校长和教师C.校长和学生D.教师和学生9,( )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教学的成败。
A.课程建设B.教学方法C.教学内容D. 多媒体建设10,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的总体分解成各“小单元”,并分别确定为必修与选修两大门类,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和取得该专业毕业应修满的总学分的教学管理制度称为()。
A学年制 B学分制C学年学分制 D学制11,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寻求问题的解决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属于():A.发现教学法B.问题教学法C.案例教学法D.程序教学法12,关于高校行为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B行为文化处在校园文化的最表层C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D行为文化是各种精神文化传播的组织与设计,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者,13,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叫做()A教学检查 B教学总结C教学设计 D教学评价14,()是德育工作的载体和媒介。
A. 德育内容B.德育手段C.德育方法D.德育过程15,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是()。
A. “两级管理,以省级为主”的体制B. “三级管理,以省级为主”C. “两级管理,以国家为主”的体制D. “三级管理,以国家为主”。
16,大学生的兴趣具有()的特征。
A. 广泛性和选择性B.时代性和发展性C.理性和感性D.成熟性与矛盾性17,高校要实现自身的基本职能,主要依靠的是()。
A. 教师B.大学生C.社会D.大学生家长18,提出大学的功能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包括生产性职能、消费性职能和公民职能的当代高等教育思想家是()。
A. 科尔B.范海斯C. 斯宾塞D. 赫尔巴特19,针对学分制的主要缺陷,人们又提出了()的概念。
A. 学年制B.绩点学分制C. 综合学分制D. 加权学分制20,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
A.中央集权制 B.权力分散型 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D.高校独立发展型二,多项选择题(20)1,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A.工作关系B.道德伦理关系C.情感关系D. 经济关系E,法律关系。
2,大学生的思维素质趋成熟,其主要表现为()。
A.思维具有一定的创造性B.思维的抽象性明显增强C.辨证思维成熟D. 自我意识强烈 E,思维的独立性增强。
3,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主要因素有()。
A.职称结构B.学历结构C.年龄结构D. 专业结构E,技能结构。
4,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包括 ( )A. 面向全体学生B. 全面发展学生C. 让学生主动发展D.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5,大学教师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因而大学教师的应具备()素质。
A.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或学科,要精益求精B.要热爱学生,要团结协作C.要忠诚于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D.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6,课程体系改革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A.专业定向与分流培养的关系B.课内与课外的关系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7,根据公、私立高校数量和在校学生数的比重,我们可以将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结构概括为()A.私立主导型B.双轨型C.公立主导型D. 私立主导和公立主导相结合型8,德育过程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展开的,是一系列矛盾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这一系列矛盾主要包括()。
A.学校提出的道德要求和高校学生已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B.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和高校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之间的矛盾C.高校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与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D.高校学生自身的道德要求与其道德实践能力之间的矛盾9,高校科研按科学研究的性质分,包括()。
A.自然科学研究B.应用研究C.基础研究D.开发研究E.社会科学研究10,下面所列选项属于校园标识的是()A校徽B.校容校貌C.校服D.校歌E校旗三、判断题(30)1,高等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2,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进行国际交流作为大学的主要职能()。
3,1810年,柏林大学首先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独立与自由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使大学除培养人才之外还具有科学研究的新职能()。
4,法国高等教育的地方管理机构是大学区,其自主权十分大()。
5,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是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给学生学习、发展转变()。
6,教学委员会是校长和主管副校长领导下的教学管理的主管机构,并在业务上接受教务处的指导()。
7,课堂讨论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等处于积极的状态()。
8,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化有主体性、多样性、时代性、稳定性等特点()。
9 ,美国的博士学位包括专业博士学位、哲学博士学位、理学博士学位和文科博士学位()。
10,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没有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化,就不可能健康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11,高校除了平时应加强对学生的科研训练外,专业教学计划还要安排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教学形式()。
12,教学认识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洁性上()。
13,高校教学工作原则一方面要吸收中小学教学优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反映高校经验的特点()。
14,夸美纽斯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他把这一理论广泛用于对高等教育问题的探讨,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
15,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经济体制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经济结构决定高等教育结构()。
16,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理论基础之一()。
17,大学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18,大学生的神经系统已接近成人水平,这一时期的青年表现为善于分析和综合客观事物,能够坚持较长时间的脑力活动()。
19,布卢姆指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20,分组教学的优点之一在于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四,情境题(20)1,王老师是一位高校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任某专业讲师的职务。
由于受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以及所处社会地位与个人知识修养的作用,王老师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渴望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做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
王老师学术上大胆创新,工作上积极进取,并希望有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向上发展的空间。
由于学校注重科研,王老师就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科研上,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不多,结果王老师在科研上倒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期学生的教学评定却不佳,对此,王老师心情很是不好。
现在,根据王老师的情况请你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育目的功能有()A.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B. 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作用C. 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D. 对教育活动的激励作用二)大学老师的任务主要有哪些()A. 教书育人B.从事科研工作C.进行国际交流D.为社会服务三)高校科研的作用是什么()A. 服务社会的主要渠道B.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C.学校升格的保证D.评定职称的基础E。
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四)高校老师从事教育科研可着重从那些方面进行。
A. 研究教学内容B.研究教学方法C.注重技术研究D.加强应用研究2,目前,在我国高校采用的教学方法中,传统教学方法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主要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以课堂为中心,与现实社会联系较松,封闭程度较强;以书本为中心,与知识的更新及应用联系较松,实践程度较弱;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太少,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不够;以传授为中心,课堂照本宣科,不能旁征博引,加强学科间的联系,素质培养和创新重视不够;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力度不够;以考导学,进行应试教育;灵活运用的较少,体现动手能力和实际能力的较少,考评方法上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较多,考试形式单一。
这些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高质量大学生的培养,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在,针对这种情况请你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与中小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相比,高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哪里()A. 教师教的成分减少,学生学的成分增加B.由教师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C.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相互分离D.教育目的不同二)国内外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有()A. 由启发式代替注入式B.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变C.手段上向多样化、现代化发展D. 由注重对教师的定量评价向定性评价转变三)发现教学法是由谁提出来的()A. 洛尼洛夫B.布鲁纳C.凯勒D. 赫尔巴特四)学导式教学法是我国近年来在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把教学的重心放在()A. 从教转到学上来B. 从学转到教上来C.注重教与学并重D. 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1,B 2,B 3,A 4,C 5,D 6,D 7,D 8,D 9,A 10,B11,B 12,B 13,D 14,A 15,A 16,A 17,A 18,A 19,B 20,B二,多项选择题(20)1,ABC2,ABE3,ABCD4,ABC5,ABCD 6,ABCD7,ABC8,BCD9,BCD10,ADE 三、判断题1,对2,错3,对4,错5,对6,错7,错8,错9,错10,对11,对12,错13,对14,错15,对16,错17,对18,对19,对20,错四,情境题1,一)ABC 二)ABD 三)ABD 四)AB2,一) A 二) ABC 三) B 四)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