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倾听孩子心声,与孩子有效沟通
倾听孩子心声,与孩子有效沟通
重庆第三十七中学校
心理健康老师
金泽勤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硕士
案例:
13岁少女痴迷EXO疯狂追星 被父亲砍死
2013年11月8日清晨,13岁女孩小南因迷恋 EXO组合而与父亲周凯发生了争吵。争吵中小南的 一句“我就爱明星,比爱父母强,明星就是比你们 好。”立刻让周凯火冒三丈,一场父女间关于“追 星”的争吵为悲剧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周凯想起 一年多来,和女儿的种种不愉快,拿起菜刀疯狂地 向小南砍去。 一句“明星就是比你们父母好”的气话,让一 个女孩生命停止在了她的第13个年头……
第二种反应 妈妈:你一定很生气吧? 孩子:没有,他就那样。 妈妈:那你是怎么做的?把他的书也扔到地上? 孩子:是的。我悄悄地把他的书扔地上了,然 后,躲到一边偷偷看。 妈妈:他生气了吗? 孩子:没有。 妈妈:如果他发现书是你扔在地上,会怎样对 待你?会不会也像你一样报复?(故作夸张地) 然后,你俩的书都在地上了,同学们还
远远是黄侃的女儿,2008年9月赴荷兰留学,在阿姆 斯特丹大学读经济学。远远从小喜爱体育、唱歌,还 喜欢吹长笛和玩打击乐,成绩优异。中学时出访过新 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从小到大,女儿都没让黄侃操过太多心,学习优秀, 兴趣广泛,生活自理能力也强。 “你不知道我这个女 儿有多能干,情商高,朋友也多,性格开朗,处理事 情冷静。”一说起女儿,黄侃的神情充满了自豪, “留学的事情也是她自己决定的,自己找的学校,还 申请到奖学金,自己办签证,买机票。” 到荷兰后,远远曾写信说很喜欢就读的学校,生活很 愉快,还教美国同学学中文。
情绪ABC理论
埃利斯(美国心理学家) : A(activating event),诱发事件 B (belief):对诱发事件的信念和态度,也 就是看法和解释 C (consequence):由此引起的情绪和行 为后果 理论要点:影响我们情绪的是我们对事情 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
一、有效沟通的前提:(二)知彼
信件二: 女儿是我们无微不至的 呵护中长大的,可她上了初中以后,与 我们的交谈逐渐减少了,问她学校了的 事,总是一句‘不知道’就打发了我。 平日里,我们叫她往东,她偏要往西; 我们认为是美的,她都嗤之以鼻;我们 认为丑的她都津津乐道。原来那个依偎 在我们身边的女儿到哪里去了?难道这 就是我们付出无数心血换来的结果吗?
专家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激情犯罪,很难预防,破坏性 很大。他在激情状况下完全丧失了理性,加上他的一 些传统教育观念,有文化的基因在里面影响。”北京 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承办此案的检察官孙威表示,周凯 由于童年不完整,受教育程度有限,对女儿的教育方 式过于简单粗暴。
其次,孩子的青春期是一个难以管教和矛盾激化 的时期,而这个父亲几次都非常冲动,对孩子的教育 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溺爱,一方面简单粗暴。综合 起来,这是一个很多矛盾爆发的结果。
• 他本人则在法庭上坦言:“从小到大,我生活 中几乎除了学习以外就是练琴„„为了练琴, 妈妈会打我,或者拿皮带抽我,妈妈为了不让 我以学习压力大、作业多为借口(不练琴), 要求我回到家先弹琴,弹完琴才能写作业,我 害怕作业写不完,小学课间除了上厕所都不会 离开座位,就一直在赶着写家庭作业„„
•爸爸转业以后就没有再找工作,他学我的 数理化(为了辅导我),有一段时间,爸 爸看我的成绩不好,没有努力学,就把我 关在地下室里面,除了吃饭能上楼以外, 其他时间都得在地下室里待着……我觉得 看不到希望,天天压力特别大,经常想自 杀…… 上大学以后,我慢慢理解爸妈是特别爱我 的,他们虽然严厉,但是希望我好。
女儿小南:周凯说,小南从小就不喜欢自己的 妈妈,甚至很少叫“妈妈”。 矛盾激化 父亲曾拿菜刀冲进女儿房间。 伴随着摩擦,父女俩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而小 南的反应越来越不受周凯控制。 2013年5月的一个周末,周凯为了控制小南上网 的时间,要求她4点必须关电脑。小南不愿意,周凯 就上前强制拔掉了网线。小南气得一下子跳了起来, 开始骂周凯:“你算什么父亲,连狗都不如……” 周凯也爆发了,狠狠地打了小南一巴掌。 “我记得她当时背过身,一句话都没说,就气呼 呼地冲进厨房,拿出菜刀准备割腕。”周凯说, 此后,小南只要稍不顺心,就发脾气、扔东西,甚至 以死相逼。
——伤心的父母
自己的心理状态, 知己:
情绪等
有 效 沟 通 的 前 提
知彼:孩子的身心
特点及需求
平和的心态:有效
沟通的保障
合理的期望:根据
孩子发展特点调整
有 效 沟 通 的 技 巧
积极倾听
目的:理解,接 纳,同理孩子的 情绪
孩子易于接受
有效回应
方法:反馈信息 +标明感受
一、有效沟通的前提:
(一)知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教育的首要准备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事后的周凯 2014年3月11日,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以 周凯涉嫌犯故意杀人罪起诉至法院。 今年春节,周凯第一次在看守所里度过。他 想念妻子和家中的老人,并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后 悔,“我选择了一种最错的方式来解决我和女儿 之间的矛盾”。 “只是,一切都无法挽回。”周凯说,如果时间 能够倒流,他希望能回到女儿小的时候,那时的 他每天带着女儿到处玩,看着她笑盈盈的脸庞, 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
信件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 觉得自己家的空间变小了,难道是我的个子长 高了,才感到家里的天花板给了我一种压抑感? 我说不清为什么,反正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只 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毫无自由。父母与我朝夕 相处,却根本不懂我的心,不了解我的需求, 也不清楚我的困惑。他们对我总是斥责多于鼓 励,要求多于倾听,我已经明显感觉到我和他 们之间的隔阂。现在我和父母要么互不搭理, 要么就是激烈的争吵,我该怎么办呢? ——苦恼的女儿
怎样听:
1.停止你正在做的事情,认真听孩子说。
2.家长在听孩子讲话的时候,不要去思考你应 该说什么,而要尽可能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 的谈话内容上以及感受上。 3.听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谈话。 听得清,听得全,家长才会理解到位,也才学 会说,才能进行有效沟通。
二、有效沟通的技巧:(二)有效回应 怎样回应: 1、反馈孩子的语言:把孩子的话整理后重复 给他听,孩子知道父母听到他的话了,有 被尊重的感觉。 2、标明孩子的感受:把孩子说话时的心理状 态讲出来,孩子感到你是理解他的,有被 理解 的感觉。 有效回应的方法:反馈信息+标明感受
第一种回应点评:孩子遭到了误解,需要家 长的理解和信任,而家长却在武断地判断孩 子的对与错。 第二种回应点评:站在理解孩子的角度上,体 验孩子的感受,抚慰孩子的情绪。
实例二:我没做什么,可是,同桌却把我 的书扔地上了! 第一种回应
家长:早就告诉你,离他远点,不要和他疯 闹,偏不听,活该!吃一百个豆子总该知道 豆腥气了吧。
黄侃如论无何也没有想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 儿竟会背负如此大的痛苦,而她作为母亲竟没 有丝毫察觉。 “现在回想起来,她上初中后一度变得沉默 寡言,我还以为她是变文静了,没想到患上了 心理疾病。孩子最后的时光,也是在异乡孤独 地度过……”黄侃痛苦地回忆。 黄侃认为女儿太要强,事事要求完美。“在 我们面前从来没有表露过失败的一面,展现给 我们的只有微笑。” 远远的意外身亡让她的许多朋友吃惊不已。
父亲周凯,41岁。他1岁时父亲就不在了,13岁 时母亲也去世了。 1998年,他只身一人来到北京,经人介绍他认识 了现在的妻子吴红。吴红是北京人,但患有精神疾病, 属于三级残疾。周凯和吴红没有工作,属于低保户, 一直接受家里两位老人的接济生活。但无论小南有任 何要求,周凯都会答应,两个老人更是对这个外孙女 百依百顺。 在邻居眼中,周凯是一个老实、内向的人,态度 随和,只是,谁也没想到,一向好脾气的周凯会用菜 刀对准了自己的女儿。 父女间的争吵再一次爆发,小南叫嚷着不活了。 周凯忍受不了女儿的这一作风,心想:“不活就不活 了”。随即拿起菜刀冲向女儿的房间。
1.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
★独立性增强。
★情绪两极化。
★心理上“锁”。 ★心理向成熟过渡。 ★行为易冲动。 ★性意识萌动。
2.了解孩子的需要
★独立与被尊重的需要。 ★对友谊的需要。 ★自信心与成功体验的需要。 ★对美的追求,被关注的需要。 ★对性知识的需要。 ★对偶像的需要。 ★物质上丰富的需要(为了弥补精神上的欠缺)。 ★对适应社会的渴望。
知己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的情绪。
想想看你有经常会有以下哪些情绪? 喜爱、不安、舒服、乐观、抑郁、希望、紧张、自 信、焦虑、感恩、欢乐、冷漠、勇气、自卑、忠诚、 恐惧、厌恶、同情、嫉妒、生气 以上的词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各有十个,你数数 看你经常会有的是正面的多还是负面的词多?
?
• 负面情绪 正面情绪
药家鑫的悲剧给我们的反思
他从小被灌输的很可能 是责任、计划、目标、 控制、规范、勤奋, 而孩子天性中的若干重 要的特质则受到充分的 压抑,情绪表达、慵懒、随性、逃避、儿童的习惯 等等是不被认可和允许的。这些能量就如压抑在内 心深处的火山一样,一旦爆发就无法控制。
• 药家鑫身边的朋友说,他看上去是一个温和安 静的少年。
以为你们两个是邋遢鬼哪! 孩子:我才不做邋遢鬼! 妈妈:那怎么办? 孩子:和他好好说说吧。 妈妈:这倒是一个好主意。 第一种回应点评:家长不顾孩子感受,居高 临下地训斥孩子。
有 效 沟 通 的 技 巧
积极倾听
目的
方法:反馈信息 +标明感受
二、有效沟通的技巧:(一)积极倾听
听
聽
简写的“听”字,是“口”部首。就 像用嘴巴听,随时准备反驳对方的言论。 繁体字“聽 ”,拉长耳朵听,意在用心倾 听,把对方当成心中的国王,十分认真、 目不转睛、一心一意地去听对方。 家长只有这样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 听出孩子内心的脆弱,听出孩子内心真正 的需求。
3.表达适度,激发动机。
一堂特殊的生命教育课
2009年7月2日上午,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电化 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和家长。9点钟,伴随着一首 《别哭我最爱的人》歌曲忧伤的旋律,讲台的大屏 幕上开始播放一段视频。 一张张照片缓缓闪现,记录了一个女孩成长的历 程,从可爱的婴儿到青涩的幼女,再到花样少女, 然而就在女孩最美好的花季时光,一切都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具冰冷的灵柩…… 8分44秒的视频放完,现场嘘唏不已。 这是一堂特殊的生命课,主讲人南京一中的老师 黄侃,照片中的那个女孩就是她的女儿远远(化 名),在荷兰留学时选择用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 自己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