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硅藻土助滤剂助过滤行为的研究
硅藻土助滤剂助过滤行为的研究
图 4 三种型号硅藻土助滤剂压差 比阻
1# 和 2# 硅 藻 土 助 滤 剂 的 平 均 粒 径 分 别 为 23 0 m、 21 9 m, 两种型号的助滤剂的平均粒径 很接近, 但是两者的平均比阻相差很大。两者滤饼 比阻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粒度的分布不同引起的。从 图 2中看到, 1# 和 2# 的粒度分布范围很接近, 但是 2#含有的小颗粒数量多, 在过滤过程中, 小颗粒在 大颗粒间孔隙 的钻隙明显, 增大了过滤过 程的阻 力, 所以 2# 的平均比阻大于 1# 的平均比阻。因此 选择助滤剂时, 在满足过滤精度的情况下应尽可能 选择粗的助滤剂和粒度分布窄的助滤剂。 3 2 压差对滤饼性能的影响
质量浓度 /% 5 8 15
滤饼厚度 /mm 8 12 24
av /m kg- 1 0 143 # 1011
0 183 # 1011 0 842 # 1011
k /m 2 0 101 # 10- 12 0 098 # 10- 12 0 059 # 10- 12
加入不同浓度的助滤剂, 会引起滤饼层的厚度 不同和过滤速率不同。一方面, 随着浓度的增加, 滤饼层越厚, 过滤的阻力越大, 同时, 由于助滤剂 颗粒有一定的粒度分布, 小颗粒的钻隙会到颗粒的 大孔隙当中, 容易堵塞滤 饼, 增大 过滤阻力。此 外, 浓度增加, 过滤时间增加, 压差作用在滤饼层 的时间增加, 增大了过滤阻力。另一方面, 由于过 滤时间的增加, 颗粒间的干扰现象明显, 过滤速率 减慢, 减小了液体对颗粒的拖曳力, 沉积到滤饼内 的颗粒间的作用力减小, 引起了过滤阻力的减小。 而从表 1的试验结果中发现, 滤饼层厚度、过滤时 间和小颗粒的钻隙现象是 引起阻力增大的 主要原 因。
m 滤饼湿干比。
1 2 渗透率计算模型
Darcy定律如式 ( 3) 所示, 描 述了多孔介质的
流动情况, 将流量与压差、滤饼高度、粘度关联起
来:
* 王 月, 女, 1984年生, 硕士研究生。上海市, 200062。
24
硅藻土助滤剂助过滤行为的研究
k=
L pA
dV dt( 3)ຫໍສະໝຸດ 式中 k 滤饼渗透率, m2;
( 2) 硅藻土助滤剂的平均比阻随着压差的增大 而增大。压差对滤饼渗透率的影响比较复杂, 随着 压差的增大, 渗透率可能增加、减小或保持不变。
( 3) 当料浆的体积相同时, 随着硅藻 土助滤 剂浓度的增加, 滤饼的比阻增加, 渗透率减小。
参考文献
[ 1] 李 惠仁 助 滤剂 的使 用 及其 选择 [ J ] 化 工 装备 技术,
图 5是 5% 浓度的 1#助滤剂在不同压力下的滤 饼平均比阻曲线图。从图 5中看到, 随着压力的增 加, 滤饼被压紧, 阻力增大; 随着压力增加, 比阻
压差曲线的斜率减小, 滤饼平均比阻的变化随着 压差的变化减慢。增加过滤压差, 一方面增加了推 动力; 另一方面, 滤饼被压紧实, 阻力增大, 阻碍 了过滤过程的进行。
究结果将为硅藻土助滤剂在难过滤物料中的选型和 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滤饼性能计算理论模型
1 1 比阻计算模型
计算 滤饼比阻的方法 常采用 Ruth 过滤模 型,
又称双阻力模型 [ 2, 3] ( 双阻力是指滤饼阻力 av cV /A
和过滤介质阻力 Rm ) , 其表达式为:
q = AdVdt=
p ( av cV /A + Rm )
因此在选择助滤剂的添加浓度时, 应根据物料 的黏度和粒度等物性选择适合的添加量, 添加量过 多, 反而会减慢过滤过程的进行。
4 结论
在 0 02 ~ 0 18MP a 操作 压差 的工 作 条件 下, 得到试验所用硅藻土助滤剂的滤饼过滤性能如下:
( 1) 滤饼随着平均粒径的 增加, 比阻 减小而 渗透率增加。粒度分布越窄, 比阻越小。
图 1 3#硅藻土扫描电镜图片
助滤剂的使用可以改善滤饼结构, 吸附小颗粒 和凝胶物质, 将简单的表面过滤变为深层过滤, 产 生较强的净化过滤作用。在滤饼过滤中, 渗透率和 滤饼比阻是评价助滤剂过滤性能的重要依据。助滤 剂的粒度、压力和浓 度是影响滤饼 性能的主要参 数。本文主要讨论这些参数对滤饼性能的影响, 研
( 1)
c=
s 1- m
( 2)
式中 p 压差, P a;
t 过滤时间, s;
滤液的黏度, Pa s;
av 滤饼平均比阻, m /kg;
A 过滤面积, m 2;
c 单位滤液体积的干固体质量, kg /m3; V 滤液体积, m 3;
Rm 过滤介质阻力, 1 /m;
s 悬浮液浓度;
流体密度, kg /m3;
3 结果与分析
3 1 粒度对滤饼性能的影响 在助滤剂的选择上, 首先是根据难过滤物料的
粒度、粘度等物性选择合适的助滤剂种类和型号。 图 4是三种型号的硅藻土在 5% 浓度、不同压差下 的比阻值。三种型号的助滤 剂的平均粒径 大小为 2# < 1# < 3# , 从图 1的数据得到三种型号的助滤剂 的平均比阻为 2# > 1# > 3# , 因此随着硅藻土助滤剂 平均粒径的增加, 其平均比阻值减小。
cake permeab ility test m ethodo logy Am erican F iltrat ion & S epa
rat ion s Society 2005 In ternat ional Top ical C on feren ces& Expos i
tion: 19 - 22
图 6是 5% 浓度 1#硅藻土的压差 渗透率曲线图,
图 6 2# 助滤剂在不同压力下的渗透率
压力 0 02~ 0 08 MP a即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压力实 验, 压力 0 12~ 0 18 M Pa即在加压条件下进行的 实验。从图 6 中发现, 当压 差较小, 0 02 ~ 0 08 M P a时, 滤饼的渗透率随着压差的增大迅速减小; 当压差增大, 为 0 08~ 0 18 M Pa时, 压差 渗透 曲线斜率减小, 滤饼的渗透率随压差的变化减慢, 此时, 压差的增加使得过滤速率迅速增加, 过滤速 率对渗透率的影响作 用愈加明显。尤其当压差为 0 14~ 0 18 M Pa 时, 渗透率基本保持 不变, 在此 压差范围内, 推动力和过滤速率对渗透率的影响权 重相当。 3 3 浓度对滤饼性能的影响
表 1是浓度为 5% 、 8% 和 15% 的 1#助滤剂悬浮 液在 0 08MPa真空度下, 相同料浆体积 800m l下形
成滤饼的比阻和渗透率值。可以看出: 当料浆体积 相同时, 比阻值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根据达西 定律计算后滤饼的渗透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表 1 1#助滤剂在 0 08 M Pa 真空度下的浓度、 比阻、渗透率值
( 收稿日期: 2010- 04 - 02 )
图 2 1# 、 2#、 3#型号硅藻土助滤剂粒度分布
2 2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真空过滤试验装置如图 3所示, 测试滤饼比阻
图 3 真空条件下的助过滤过程性能研究试验流程 1 料槽 2 助滤剂配浆罐 3 带夹套的过滤器 4 阀门
5 计量瓶 6 真空表 7 抽滤瓶 8 真空泵
时, 将助滤剂和去离子水配成所需浓度的悬浮液; 试验时, 打开真空泵, 调至试验所需压差, 将过滤 物料加入过滤器内, 打开抽气阀门, 记录各个时间 下对应的滤液累计量, 过滤结束后取滤饼进行相关 分析。测试滤饼的渗透率时, 将去离子水倒入滤饼
1995, 16 ( 3) : 15- 19
[ 2] 拉时顿 A, 沃德 A S, 等著 朱企新, 许莉, 等译 固液两相 过滤及分离技术 [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9
[ 3] 吕维明 固液过滤技术 [ M ] 台湾: 高立图书 有限公司,
1993: 18, 108
[ 4 ] W enp ing L ,i C arl K iser, Q un tin R ich ard D evelopm en t of a f ilter
L 滤饼厚, m。
2 试验
2 1 试验物料 试验选用三种型号硅藻土助滤剂 1# 、 2# 和 3# ,
平均粒径 分别为 23 0 m、 21 9 m、 31 7 m, 其 粒度分布如图 2所示。过滤介质选用平均孔径 1 m 的尼龙单丝布。
上方, 注意不破 坏滤饼结 构 [ 4] , 其 它步骤与 测试 比阻的操作相同。加压试验装置与真空试验装置相 近, 不同的是在过滤器上放置密封装置, 形成密闭 腔室, 真空泵换为压缩机, 真空表换为压力表。
关键词 硅藻土 助滤剂 渗透率 比阻 过滤
0 前言 硅藻土助滤剂具有独特的微孔结构和比表面积
大的特征, 其电镜扫描电镜如图 1所示, 由盘状、 管状和不规则形状的颗粒组成。硅藻土助滤剂形成 的饼层, 具有高度的渗透性和吸附性, 从而提高截 流精度和处理能力。实际应用证明, 硅藻土助滤剂 过滤可去除悬浮物、胶体物质、细菌、病毒等, 截 留精度可达 0 1 m。过滤作用主要 是对杂质的机 械截留作用和吸附作用。助过滤方法通常是预涂层 过滤、掺浆过滤和预涂 掺浆过滤 [ 1 ] 。
!化工装备技术 ∀第 31卷 第 3期 2010年
23
硅藻土助滤剂助过滤行为的研究
王 月* 都丽红 王士勇 吕待清
(上海化工研究院 )
摘 要 对硅藻土助滤剂助过滤过程中的滤饼性能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助滤剂层性能的参数 包括滤饼比阻和渗透率的作用, 并在试验基础上分析了助滤剂的粒径、浓度和压差对滤饼渗 透率、比阻的影响。
!化工装备技术 ∀第 31卷 第 3期 2010年
25
图 5 2# 助滤剂在不同压力下的平均比阻
Darcy定律即式 ( 3) 定义了渗透率与滤饼高度、 滤液粘度、压差、过滤面积和过滤速度有关。不同 压差下的滤液黏度, 过滤面积和滤饼高度相同时, 渗透率受压差和过滤速度的共同影响。我们知道随 着压差的增大, 过滤速度增大。一方面, 压差的增 加使渗透率减小, 另一方面, 过滤速率的增加使渗 透率增加, 因此渗透率随着压差的增加可能增加、 减小或保持不变。